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主編在學術期刊創刊中的職責,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引言
近年來,在“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我國英文學術期刊呈現出空前的繁榮態勢[1]。據統計,1980—2013年我國年平均創辦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數量約為7種,2014年度則爆發式創辦了18種,2015年度創辦了9本。國內一批新創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在國際化辦刊之路上大膽探索并取得不俗的成績。學術期刊能否創辦成功,創刊主編的專業素質、科研洞察力和國際同行認知度起到關鍵作用,決定著期刊的學術質量和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對于從零開始的新刊,創刊主編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和關注來建設期刊。近年來,我國不少期刊出版機構在創辦英文期刊時,都將聘請國際知名專家擔任主編作為提高期刊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對遴選主編、發揮主編作用來提高期刊國際影響力進行深入的探討。本文結合《中國激光》雜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激光雜志社)創辦PhotonicsResearch(以下簡稱為PhotonRes)的過程,探討了創刊主編在提高新刊刊物質量和國際影響力中的作用,分析了主編在創辦新刊中的重要職責,包括建立編委團隊、遴選優秀文章、策劃前沿專題、提高審稿質量以及與編輯密切合作等,并為新刊遴選主編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試圖為國內英文期刊的創辦和快速發展提供參考。2主編在創辦新刊中的重要職責2013年6月PhotonRes創刊,2015年2月被SCIE收錄,2016年6月獲得首個影響因子3.179,在JCR收錄的90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3位,進入全球排名的Q1區。PhotonRes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中國激光雜志社與美國光學學會(TheOpticalSociety,OSA)出版的開放獲取期刊。PhotonRes從創刊之初就堅持走國際化道路,期刊編委會由世界知名光學與光子學專家組成。截至2016年6月,PhotonRes已經在線出版了來自33個國家的205篇論文。PhotonRes創刊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和期刊有一位優秀的主編有很大關系。PhotonRes創刊主編由具有多年留美經歷的北京大學教授周治平擔任。周治平教授用一種科學家的創新探索精神,堅持創刊實踐。他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以及熱情誠懇的為人,為PhotonRes在光子學領域形成了強大的學術凝聚力。
1.1組建編委團隊,邀約重量級文章
主編是刊物的靈魂,對于一本從無到有的刊物,主編的人格魅力和人脈關系尤其起到決定作用。編委會是刊物的重要元素。邀請國內外一流科學家擔任編委成員是創刊主編的一個重要職責。主編需要對編委的國際影響力和學術水平進行嚴格的審核,保證所有編委成員活躍在該領域各學術團體,是重要研究團隊的學術帶頭人以及工作在科研一線的專家。同時,主編要嚴格按照編委會運作的國際規范,使編委成員在任職期間積極地履行工作職責。在PhotonRes創刊籌備時期,周主編邀請了光子學領域的15位核心人物擔任PhotonRes編委,形成了一支學科分布均衡的國際化編委團隊,海外編委比例為55%。周主編親自向編委們解釋創刊理念,和編委們一起制定期刊發展目標。PhotonRes沒有掛名編委,所有成員從策劃內容、組織同行評議到國際宣傳等均全方位參與期刊工作,齊心協力把PhotonRes塑造成高水平的國際一流期刊。在周主編的帶領下,編委們積極向全球知名光子學專家約稿,最終為創刊卷邀約到15篇高質量文章。這些優質文章的出版,迅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同和肯定,為PhotonRes形成并提高國際影響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PhotonRes已經被SCI收錄期刊引用超過900次,單篇最高被引70次。其中周主編邀約美國兩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DavidMiller的論文,由于觀點新穎,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興趣,已經被世界著名期刊Science引用2次。
1.2把握領域熱點,組織前沿專題
組織熱點專題是提升期刊質量的重要途徑。一個優秀的專題能有針對性和前瞻性地引導和推動學術研究,引領學科發展。一個成功的專題,可以提高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為期刊帶來更多領域內同行的關注,以及更多的下載和引用。周治平主編對光子學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前瞻性的認識,并與世界知名的光子學專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創刊以來,他用實際行動幫助期刊組織了7期優秀專題,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2015年,他關注到二維材料光子學這個極其有潛力的前沿學科,及時邀請深圳大學教授張晗等青年專家,為PhotonRes組織了二維材料光子學專題,發表國內外高質量文章15篇。截至目前,該期專題已經被SCI收錄期刊引用超過100次,其中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波蘭弗羅茨瓦夫技術大學的兩篇文章被湯森路透集團的權威數據庫基本科學指標(ESI)評為“HighlyCitedPaper”。同年,周治平主編主動聯系PhotonRes編委浙江大學教授戴道鋅,鼓勵他組織一期集成光子學的熱點專題,成功邀請到包括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等集成光子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團隊為PhotonRes撰寫了6篇綜述文章,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周主編在專題組織中,為期刊逐步建立了一個公開、高效的專題出版流程。首先,主編明確專題編輯和專題方向;第二,專題編輯撰寫征稿啟示;第三,專題編輯提供邀請作者名單,開展組稿工作;第四,收到稿件后,專題編輯進行稿件送審;最后,專題出版。在上述的一些關鍵環節,周主編幾乎全程參與,并積極與專題編輯和出版機構協調溝通,確保了專題的高質量、按時出版。
1.3提高審稿質量,遴選優秀文章
同行評議是科技期刊評定稿件質量、篩選高質量稿件的手段。目前,國內期刊多由編輯部組織送審,由于編輯的專業限制,有時會導致審稿意見不夠準確。國際大型出版機構多采用主編初審、編委送審的同行評議組織形式,有利于對審稿意見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定。PhotonRes從創刊起,就采取主編初審、編委送審的稿件處理方式。目前PhotonRes收到稿件約600多篇,每一篇都經過周治平主編的嚴格初審,再分配到編委手中進行同行評議。同時,周主編也會送審專業范圍內的稿件,提高審稿質量。對于編委們的稿件處理情況,周主編會定期進行總結,發郵件或者打電話提醒審稿時間過長、錄用標準較低的編委。他還與出版機構邀請業內專家對PhotonRes發表文章進行質量評定,從國際審稿比例、審稿意見質量、稿件創新性、英文寫作水平等方面全方位評估期刊文章,這對后續同行評議的開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4宣傳期刊,提高期刊國際知名度
要辦好國際化的期刊,主編還要在國際舞臺上積極宣傳期刊,使期刊獲得國際學術界更多的關注。相比編輯部,主編宣傳期刊有很大的優勢。主編是學術領域的活躍人物,能夠很好地和科研界溝通,獲得學者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周主編活躍在光子學領域的科研一線,經常利用各種同行交流機會宣傳PhotonRes,鼓勵領域內的專家投稿和閱讀。他每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時,都將PhotonRes的簡介添加到報告里,并且攜帶期刊和宣傳頁,發給感興趣的同行。周主編也會積極參加編輯部舉辦的各種期刊宣傳活動。上任以來,周主編與編輯部的同事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長春等城市的數十家國內光學領域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和研究機構,與期刊的讀者、審稿專家、作者開展集中深入的對話,擴大期刊學術影響力。另外,周主編也做了許多細致入微的工作,他在郵件個人簽名、個人主頁和名片里都添加了期刊的基本信息,進一步增加了期刊的知名度。在他的影響下,PhotonRes的編委們也紛紛效仿周主編的做法,盡心盡力為期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1.5與出版機構共同制定出版策略
國內機構在創辦英文期刊時基本都會與國際知名的出版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彼此的資源優勢,共同制定期刊出版策略。但對于很多期刊,這部分工作往往只在出版方之間展開,主編并沒有深入參與進來。其實,作為科學家,主編更加了解科學界需要什么樣的期刊,了解期刊的讀者、作者、審稿人需要怎樣的學術服務。所以,主編需要定期同國內外出版方一起討論期刊的發展。例如,中國激光雜志社周主編及OSA的編輯會定期召開電話會議,深入探討期刊發展策略。周主編認真聽取大家對期刊專題、審稿、編校、宣傳等工作的匯報,并對每項工作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同時,周主編也會參加OSA的年會,與OSA的高層和旗下著名光學類期刊的主編們討論PhotonRes的國際化發展問題,制定新的期刊出版方針。
2對于遴選創刊主編的幾點建議
要創辦一本高影響力的國際化期刊,主管、主辦單位以及出版機構通常提前1-2年開展籌備工作,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為刊物遴選有能力、精力和責任心的主編。在主編的任職期間,編輯部要讓主編切實發揮作用,協助主編提升其在刊物中的個人價值。對于這些工作,筆者在這里給出幾點建議。第一,大膽啟用富有活力,相對年輕的科學家擔任主編。一些國內期刊往往過分看重科學家的名譽,更多的是考慮主編是不是院士或知名專家,較少考慮主編是否真正有意愿從內心想做好一本期刊。國際知名期刊在選擇主編時,則會較多考慮對刊物發展有創新理念、具有活力、擅長人際交流的科學家。甚至一些一流學術期刊更是啟用年輕科學家來擔任主編,例如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NRMCB)期刊,其創刊主編為AlisonSchuldt博士。她于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后,做完1年博士后便加入NRMCB。在她的帶領下,NRMCB創刊1年就收獲了首個影響因子19.388。第二,優先選擇華人科學家或者具有較長海外科研背景的國內專家擔任主編。國際化的期刊要求國際化的學術圈子來支撐。相比本土的科研工作者,華人專家或者海歸更加熟悉本領域的國外專家,在建立編委隊伍和作者隊伍時,更容易得到國際學者的支持;在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時,可以更快融入國際學術圈,吸引國際同行的關注。相比國外專家,華人科學家對中國更有感情,對期刊更具凝聚力。我國一些高影響因子的英文期刊在選擇主編時似乎也考慮了這些因素。例如,NanoResearch和Light:ScienceandApplication分別聘請了華人科學家擔任主編和執行主編。第三,建立主編采用聘用制和業績考核機制。國內許多英文期刊多邀請知名科學家擔任“長任期”主編,但長時期的任職可能會降低主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期刊缺乏生機活力。相反,很多國際知名出版集團采用了主編聘用機制,主編的任期通常是3年,最多2屆。有些國外機構還出臺了完整且公正的《主編考核業績標準》,從編輯組稿、刊物運作、刊物創新發展等方面對主編提出了要求。這些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主編的辦刊責任意識,在期刊發展中了積極的作用,但我國對主編聘用和主編業績考核方面鮮有報道。第四,考慮聘請科學家擔任專職主編。目前國際上一些出版高影響力學術期刊的機構會采用聘請專職主編。例如,Nature主編PhilipCampbell就是專職主編,負責刊物的編輯內容、管理和長期質量。國內英文期刊多采用兼職主編模式,期刊主編由科學家兼職,其主業是科研工作,只能花部分精力來處理期刊事務。對于全職辦刊的主編而言,其主業就是建設期刊,所以更容易使期刊具備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保證刊物良好運轉。最后,在主編的任職期間,出版機構要明確主編在辦刊中的責任,切實發揮主編的作用,協助主編提升其在刊物中的個人價值。在期刊日常運營中,出版機構的編輯要經常主動與主編聯系,匯報期刊工作、討論期刊出版問題以及策略,讓主編更好地把握和規劃期刊出版方向。同時,對于需要主編處理的事宜,編輯也要積極跟進,使其可以按時完成期刊工作。
3結論
創辦高影響力的國際化期刊要切實發揮主編的作用。本文以PhotonRes為例,深入討論了主編在創辦期刊過程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建立編委團隊、遴選優秀文章、策劃前沿專題、提高審稿質量以及密切聯系國際出版合作方等,同時提出在選擇主編方面,編輯部應該考慮具有國際學術背景、杰出領導能力、強烈辦刊意愿和奉獻精神的科學家。筆者認為,在新的出版形勢下,我國期刊還應該不斷學習國際高影響學術期刊的主編選拔和聘用流程,對主編的任命及考核有更加深入的探索,進一步發揮主編在創辦期刊中的積極作用,提升我國英文期刊的辦刊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作者:丁潔 王曉峰 胡艷芳 楊蕾 單位:《中國激光》雜志社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