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旅游文化課程角色扮演法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在近幾年明顯加快,以餐飲、旅游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更是迅猛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產業的支柱。在旅游文化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培訓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因此,“角色扮演法”對于旅游文化課程的教學具有實際意義,本文將簡要介紹“角色扮演法”的重要性,并對其應用在旅游文化課程中的細節進行探討。
一、前言
旅游文化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歷史、民族以及宗教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學習旅游文化過程中了解旅游的真正內涵,找到旅游文化的深入價值,以便能夠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優良的專業技能基礎。而旅游文化不僅僅是需要了然于心的理論知識,它需要學生能夠在工作當中結合實際,展現出良好的理論基礎水平和基本的旅游文化常識,教師在進行旅游文化課程的教學時,應當善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中掌握旅游文化知識。
二、“角色扮演法”應用于旅游文化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在進行旅游文化課程教學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各種風俗文化,讓學生對旅游文化有一個基礎的認知,但學生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將旅游文化課程的內容學以致用,為了避免學生不能掌握旅游文化的使用方法,教師需要采用“角色扮演法”的實踐教學方式。“角色扮演法”立足于實際工作情況,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和問題,讓學生深入了解自身的崗位職責和專業知識。通過“角色扮演法”模擬各個不同場景和工作環境下的具體工作,教師安排學生進行不同崗位、不同部門的角色扮演,也能讓學生掌握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手段,加強對突發情況的應對水平,訓練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的操作能力,讓學生避免步入工作崗位后產生茫然和手忙腳亂的狀態。因此,教師應結合旅游文化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將“角色扮演法”進行有效的應用,以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三、“角色扮演法”在旅游文化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角色扮演法”具體應用時,教師應當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選擇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導游案例,并適當使用各種道具,讓學生在每次實踐課前都進行充分的備課,避免在進行實踐時產生緊張慌亂的情景。一般在案例選擇上,需要選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個例,讓學生能夠管中窺豹,對類似案例產生協同認知,并且教師還需要將案例的具體情況向學生詳細描述,先提出本節旅游文化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表演和觀看的過程。學生也需要準備好教師安排的角色所要了解的基本旅游文化知識,并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揣摩推敲,將案例盡可能真實的還原。
(二)課程進行階段
教師和學生進入角色扮演的實踐過程后,教師可以在表演中對觀看表演的學生進行提問,也可以讓表演的學生回答教師的臨時提問,提高表演學生的應變能力,促進觀看表演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設定場景為神仙居國家5A景區,學生分別扮演導游、游客和神仙居國家5A景區工作人員,導游引導游客參觀神仙居國家5A景區,此時游客向導游發問:神仙居國家5A景區興建于何年何月?教師可以在此處將表演暫停,讓觀看表演的學生回答“游客”的提問,接下來教師設置突發情況,神仙居國家5A景區工作人員質疑導游的回答,游客也對導游的文化修養和導游素質產生了懷疑,考察導游該如何應對此種情況。在整體角色扮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攝像機對全程表演進行拍攝,讓學生在課后反復研習,糾正角色扮演時自身出現的漏洞和錯誤,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三)點評測驗階段
每次進行“角色扮演法”教學后,教師都要對當堂課學生的表演情況、案例掌握情況和旅游文化應用情況進行深刻點評,并進行課后提問,鞏固學生在本堂課學習到的相關旅游文化課程知識,還可以讓觀看表演時發現問題的學生親自演示。例如,案例為神仙居國家5A景區,游客亂丟垃圾破壞景區生態,導游為游客講述景區的歷史和豐富人文,勸說游客不要亂丟垃圾。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點評,并請觀看表演的學生回答:如果發生游客不聽勸阻的情況,作為導游又該如何應對?學生進行積極回答,教師再讓一名回答問題的學生扮演導游,把教師當做游客“勸說”,達到旅游文化課程采用“角色扮演法”的讓學生結合實際運用旅游文化知識的最終目的。
四、結論
角色扮演法已經被廣泛運用于中職教育中,在旅游文化課程教學時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夠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就能夠充分把握未來工作將要面對的各種問題。角色扮演法具有靈活直觀的教學特點,不僅讓學生將旅游文化課程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運用,也提高了教師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作者:馬清清 單位:仙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