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芻議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的區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個城市的價值定位,應首先確定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任一客體都具有眾多特性,人們根據一群客體所共有的特性形成某一概念。這些共同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稱為該概念的特征,”是事物可供識別的特殊的征象或標志。城市文化特征應該考慮兩項基本內容:時間和空間,即歷史性和地域性。無論精神特征,還是社會特征,或者制度特征,基本脫不出這二者的范疇。時間性包括古代、近代、現代,其內涵歷史性則涵蓋每一時間段的文化創造。每段文化創造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不同。一般說來,早期歷史文化決定該城市文化的特征,最具有文化價值,常常成為城市文化的標簽??臻g包括自然地理空間和社會地理空間,其內涵地域性體現在獨特的自然地域風光和該地域的獨特地理位置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區域核心作用。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種原生文化。探討原生文化,才能更為準確地定位城市文化。
城市旅游文化雖然也稱之為文化,但其實質首先不是文化,是一種商業行為。一般來說,是近現代工業化之后逐漸興起的以經營為主的商業活動,其后,為滿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定性,促使旅游目的地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特點的文化形態。當它借助于城市文化時,就成為城市旅游文化。因此,城市旅游文化的特征首先是基商業性,其次才是文化性。因此,城市旅游文化是一種衍生文化,其定位應是城市特色文化下的商業文化。
二、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內涵解讀
城市文化的特征決定了城市文化的基本內涵,大多數城市并不像專家學者所論述的那樣,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可觀瞻性,都具有規模意義,都具有被外界所關注的價值。如鳳凰古城、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黑河、滿洲里、蘇州、蓬萊,等等。這些城市被關注的內容或特色,主要集中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其城市文化內涵不可能涵蓋社會、自然、人文的所有部分。因此,地方政府在建設城市文化時,往往選擇該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具有文化特色及積淀的部分代表城市文化。如古城、古園林、古建筑、古都,等等,以及自然方面獨步全國的特色,如桂林、陽朔、昆明、五大連池,等等。當然,也有超大型城市具備各種典型綜合城市文化特征,如北京、上海等。只是這樣的城市是少數,不代表廣泛性城市文化意義。
解讀城市文化內涵應該從城市特征入手,而不能從廣義城市文化概念開始。否則,將陷入概念繁瑣的陷阱之中,無法有效認識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內涵。城市旅游文化既然是衍生文化,其文化內涵自然要追蹤溯源,探尋該城市旅游文化產生的本源,這是根本性的。另外,某一城市旅游文化的形成,與外界所關注的內容直接相關。通過外界的關注,某種可能不受當地人重視、沒有納入本地城市文化的文化,而被作為城市旅游文化的內涵受到重視,成為地方城市文化的內容。但無論怎樣解讀,城市旅游文化內涵必須具備商業開發價值這一根本性特征。
三、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的關系
從上面關于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文化特征及內涵分析中,可以明確二者的關系。城市文化為母,城市旅游文化為子,或城市文化為源,城市旅游文化為流。當然,母子關系或源流關系,并不完全代表雙方一致。歷史各個階段的文化創造之“源”并不能全都成為城市文化的標志。如中原地區眾多城市中的少數民族文化,由于其普遍性而沒有納入城市文化標志性內容之中。而“流”有時也例外地選擇“源”之中非城市文化的內容作為開發內涵,反客為主,成為城市文化的主要內涵,逆向豐富城市文化的內容。如麗江納西古樂就是在外界關注之下,成為麗江城市文化的主要內容。黑河知青文化,也是在大量知青回第二故鄉的潮流推動下,成為黑河大力開發建設的城市文化。
四、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的功能
功能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事物或方法所發揮的有利作用、效能;另一種是對象能夠滿足某種需求的一種屬性。一種是主動性質,一種是被動性質。這兩種性質的功能在不同領域發揮著作用。美國著名城市理論家芒福德非常重視城市的文化功能。“他形象地將城市比喻為,‘容器、傳播者和流傳者’。其論據是,城市的出現與象形文字、表意文字以及手書草字等這類永久性的記錄方式的發生時期吻合,還與數的抽象概念以及口語詞匯同期出現,也就是說,城市憑借象征性的書寫符號,‘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大社區邊界的濃縮作用和貯存作用’;‘一個城市的級別和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這種功能發揮的程度’。他把‘文化貯存,文化傳播和交流,文化創造和發展’稱為‘城市的三項最基本功能’”。
實際上,芒福德的城市文化功能理論自身具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性質,“文化貯存”、“文化創造和發展”具有城市文化的主動性質。但芒福德的功能理論雖然強調了城市文化建設的人文性,卻沒有把城市文化的主動性完全包含在其理論要素中。城市文化的規范性和導向性功能,在城市文化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階段性作用。城市文化功能主要以主動性為主,是在城市建設中發揮有利作用的重要基石。城市建設核心思想的制定、城市建設規劃的制訂、民眾參與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城市建設的方向、規范人的品德、提高人的素質等,皆有賴于城市文化。“文化傳播和交流”功能兼具主動和被動兩種性質。主動與其他區域城市文化進行交流,是在發揮城市文化的主動性;與來訪的城市進行文化交流,則是以被動方式傳播和交流文化。而規范性和導向性功能,貫穿于城市文化建設的每個階段,在技術、建筑方式、建筑規劃、管理模式、人文內涵、生活方式等方面,通過城市文化主動性的規范和導向,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和基本框架,并基本上左右著城市文化的走向
城市文化的主動性,主要體現于城市的內在文化建設。當然,真正意義的功能的被動性質,主要是某種事物能夠滿足某種需求。在城市文化中,實際上,這種功能主要由城市旅游文化來承擔。因此,城市旅游文化的功能體現的主要是被動性質。大量消費者到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體驗異域文化,他們所購買的旅游產品,基本上是城市旅游文化,即城市精選出來供旅游消費者消費的城市文化。這些文化從各種不同意義上滿足消費者復雜、各具個性的需求。所以,城市旅游文化的被動性主要體現在城市的外向文化建設。
五、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建設方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在城市文化與城市旅游文化建設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以適應各自不同的特征,針對不同的群體,實現社會、經濟、文化、商業等方面的功能,達到相應的效益。關于城市文化建設,學術界的研究和設計成果極多,但大多偏重于總體設計與規劃,以及全方位文化思考。關于該方面的研究情況,王立曾經做過詳細綜述。對于大多數中小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如若攤子鋪得過大,考慮過于全面,則不利于城市的發展。因此,對于這類城市,應根據城市歷史和自然的特征,適度開發與當地民俗相表里的文化內容,盡量避免受現代文化影響而與大多城市相雷同。以特色文化建設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導向。例如,黑龍江省黑河市,在城市文化建設中,應該秉持黑河城市建立發展過程所獨有的歷史文化痕跡,包括民族文化(以達斡爾、鄂倫春文化為主)、俄羅斯文化(俄羅斯移民文化)、移民文化(關內大量人口移居黑河)、中俄商業貿易文化(黑河城市興起之源)、知青文化。
以“民族”、“移民”為主線,打造黑河城市建設,組織人力研究黑河城市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概括出黑河城市文化的內涵,設計黑河城市文化的象征標記,推進黑河特色城市文化發展。作為有特色的城市,自然要大力發展城市旅游文化。發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加快城市與外部世界接軌,加強城市與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城市旅游文化的發展,要根植于城市文化的主要特征,并結合自然因素,以價值開發為基礎,從城市文化中衍生出城市旅游文化。因此,價值開發是城市旅游文化建設的基本導向。如黑河城市旅游文化的開發建設,應以俄羅斯、達斡爾、鄂倫春文化為根基,以觀光、避暑、冰雪自然地理特征為紐帶,借助于五大連池和俄羅斯阿穆爾州航天城的獨特資源,形成以黑河為中心的旅游文化輻射區,南走中國廣大內地,北走俄羅斯阿穆爾、遠東、俄羅斯歐洲腹地,極具價值開發的旅游文化圈。
辨析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內容,是城市文化發展內涵不得不考慮的內容。區分二者的特征、內涵,對城市建設、經濟文化的發展、城市間的競爭有所幫助。
作者:師清芳 單位:黑河學院 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