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文化旅游產業建設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體現。隨著大運河的貫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德州逐漸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化。運河的發展促進了德州旅游業、餐飲業、制造業等行業的發展。此外,德州還有董子文化、蘇祿文化、黑陶文化等,這些都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晶。2020年,肺炎疫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許多景區、酒店、餐館因沒有客流量而難以維持,其中旅游產業受到了最直接的沖擊。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有效地結合科技創新手段復蘇文化旅游產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概述德州文化旅游發展的現狀,指出在疫情影響下文化旅游產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德州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德州;文化旅游產業;創新發展
一、德州文化旅游發展現狀
隋朝時期,隋煬帝下令修建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自從有了大運河,德州面貌煥然一新,形成了“車舟所會,食貨集散”“漕糧船擠、游人如織”的景象,并有著“九達天衢”的稱號。明清時期,德州學術之風昌盛,人們崇尚讀書上進,重視文化的傳播,一時間“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如今,德州已先后建立多個書院,用來紀念并傳播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這體現了德州人民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文化情懷。德州的地域優勢使當地文化得以多元化發展,當地人民廣泛吸收并借鑒先秦以來不同學派的思想,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思想構架,這對德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元1417年,蘇祿國東王、西王和峒王率家眷官員來到中國訪問,受到明朝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訪問結束后,在歸國途中蘇祿國東王不幸病逝于山東德州。永樂皇帝以王之禮將其厚葬于德州,并親撰碑文,樹碑墓道,以垂永久。其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都魯及侍從留居德州守墓。從此,他們的后代開始在德州生活。德州也是黑陶之城,擁有古老的傳統制陶技藝。黑陶文化可以追溯到大汶口,即龍山文化時期。黑陶文化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黑陶以砂質、泥質為主,到了中晚期,則以表里透黑的砂質陶和細泥陶為主,還出現了制陶水平最高的蛋殼陶。現代黑陶表面做工精細、材質光滑亮麗,而且結合了現代技術,采用微雕的手法在黑陶表面刻寫文字,提高了黑陶的藝術價值。
二、肺炎疫情影響下德州文化旅游產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德州的文化旅游產業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為1034元,2019年的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為1062.6元(核實),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國內居民出境人數16199.34萬人次,2019年國內居民出境人數16921萬人次,整體也呈上升趨勢。隨著旅游人數的增加,旅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國內的旅游產業遭受了史無前例的打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德州的旅游文化產業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雖然德州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大多沒有構成體系,各種文化資源之間沒有關聯,這與國內外文化旅游資源的建設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對德州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深入改造。
(一)旅游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缺少配套設施
德州市旅游產業發展不均衡,存在游客的需求與實際服務水平不匹配的問題。德州的旅游景區主要分布在德城區,但由于旅游項目過少,出現了旅游資源和周邊產業不配套的情況,景點周邊的餐飲、住宿、休閑娛樂、交通等方面的設施不夠完善。在餐飲方面,雖然有代表德州美食的德州扒雞,但是較為單一,沒有可以代表地方特色的美食一條街;在住宿方面,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場所。旅游產業最重要的就是為游客提高休閑娛樂服務,但是部分旅游景區過于老舊,缺少地方特色,景點過于同質化,且旅游景點相對來說較為分散,缺乏整體的規劃,無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而在交通方面,景點間存在交通不便和缺少旅游交通專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省內與省外潛在旅游消費人口外流現象的發生。
(二)文化旅游特色不足,缺少精品創新項目
德州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存在特色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德州雖然有與運河文化、董子文化、蘇祿文化、黑陶文化相關的旅游景區,但是大多景區缺少標志性的建筑物,難以吸引人們前來觀賞。第二,旅游景區之間沒有關聯,很難把游客從一個景區吸引到另一個景區,無法形成環形的游覽路線,從而不能形成體系化的產業鏈。第三,景區缺少完善的配套設施,且沒有與地方文化特色相關的文創產品或紀念品。這些問題制約著德州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以董子文化街為例,文化街內建筑整體呈白色,建筑上部有青色的瓦片,在步行街的入口豎有石柱,上面裝飾著圖案。沿著步行街道向里走,發現步行街內售賣的商品過于單一,且缺少餐館和供行人休息或洽談的空間,不利于行人停留。再加上肺炎疫情的影響,步行街內客流量大幅下降,大部分商業門店為關門狀態。再如,德州市城區北部北營村的蘇祿王墓,景點內設施過于單一和老舊,缺乏創新。而對蘇祿王墓的介紹也僅僅停留在文字解說的層面,缺少趣味性的項目體驗,不能使游客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整體行程過于單調且乏味。
(三)旅游產業布局過于分散,缺少合作
旅游產業布局主要體現在對景點路線的安排上。德州市景區之間缺少合作,每個景點相對來說比較孤立,無法共同發展。德州位于山東省西北部,臨近濱海城市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但是沒有與其合作打造旅游組團路線。參觀者只能通過自己搜索路線到達不同的景點,但這樣很有可能會出現未到或漏到的旅游景區,不利于景區的整體發展。
三、疫情后德州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建議
(一)完善德州市內旅游產業的配套設施建設
要改變德州市旅游產業發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的問題,可以把改造現有旅游景區作為切入點,加快配套設施的建設,促進立體交通網絡的形成,并結合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完善線上智能配套設施的建設;要結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增強線上資源設施的建設,為更多的游客提供服務;在壯大互聯網市場開發的同時還要促進線下商業的發展,提高線上與線下旅游接待的能力;促進旅行社與德州地區旅游資源的合作,將德州旅游資源有機地串聯在一起,打造完整的旅游路線。對自駕旅行的游客,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其安排并提供完整的旅游路線。因此,景區要針對游客的不同需求制定對應的營銷策略。此外,要加快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如在重點旅游景區、特色旅游村鎮建設金融、網絡、通信和垃圾、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完善各景區之間的交通網絡,增強旅游公路的建設;提高旅游城市的承載能力,完善旅游公交線路及停車場的建設;提高服務人員的旅游接待能力,在車站、景區等游客集中的地方設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免費為游客提供旅游相關信息,并受理游客投訴。
(二)創新升級黑陶文化旅游產品
政府應當加快開發智慧旅游項目。肺炎疫情期間,很多公司通過數字科技、5G和VR等技術積極“接招”,提供“非接觸”旅游產品和服務。智慧旅游的便利化、個性化和智能化代表著未來旅游的發展趨勢。開發電子導游、游客自助旅游系統等項目可以方便游客提前了解景區情況。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涉旅企業建設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導游,讓外來游客真正實現“一機在手,暢游德州”。而建設黑陶文化休閑體驗區,可以改善人居環境,彰顯城市特色。因此,要推進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生產生活品質;建設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研學游活動;加快特色旅游產品的研發,建設黑陶旅游商品生產基地;建設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推進御窯廠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三)創新旅游業體制機制
要想促進旅游與文化、生態深度融合,推進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就要創新旅游業體制機制。首先,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其次,培育壯大旅游市場主體。探索實行重點旅游項目點狀供地改革,保障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旅游扶貧用地。建設文化休閑體驗區,恢復城區內整體的歷史文化風貌,積極打造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和旅游紀念品生產基地等。最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高校的合作。
參考文獻:
[1]鄭朝暉.論董仲舒的“馀義”言說[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42-150.
[2]季麗莉.從山東地名解讀齊魯文化[J].管子學刊,2010(2):80-84,88.
[3]葛劍雄.地名、歷史和文化[N].光明日報,2015-09-24(11).
作者:郭月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