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婚戀觀古代文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營造既正式又輕松的談論婚戀的氛圍
引導學生閱讀古代文學中與婚戀相關的作品,如《詩經•關雎》《上邪》等,讓學生懂得愛情、婚姻是人類永恒的文學母題,是美好的情感,在談論該類話題時無需隱晦、回避。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當今大學校園戀愛現狀:67%的大學生談過或正在談戀愛,82.6%的人認為大學生可以談戀愛,5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利大于弊。當大學生面臨感情問題時,教師不能一味地堵、禁,而要耐心與學生溝通,引導他們認知愛的能力和責任。在品讀不同作品時,讓學生討論自身及當今大學生的婚戀觀,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表達真實心聲。
二、了解不同的婚戀動機、婚戀類型及其利弊
結合古代文學中的婚戀主題作品,如《詩經•氓》《西廂記》等,讓學生分析、總結、評價歷代不同的婚戀動機及不同的婚戀生活。在分析古代婚戀觀的同時,結合當今大學生的婚戀動機,如:生理需要、排遣寂寞、排解孤獨、尋求刺激、好奇、從眾等,在眾多的婚戀動機中讓學生分析其利弊,在討論中讓學生明晰正確的動機并及時修正可能出現的不太正確的戀愛動機。在充分了解戀愛動機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歸納不同的婚戀類型,并結合當今大學生所預想的婚戀類型,將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門當戶對”“夫榮妻貴“”三從四德”等與當下的功利型婚戀觀結合起來討論。調查顯示,當代男大學生婚戀過程中的功利化色彩也越來越明顯,交往對象的經濟狀況和家庭背景往往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67.8%的男大學生希望找一個家庭條件好的作為戀愛對象。不少人認為“:被愛者”只是“愛者”滿足物欲的工具,“愛者”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欲和虛榮心。誠然,財富、地位和學歷等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發展狀況,在愛情選擇中適當考慮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純粹為了滿足自己的功利要求,而把這些條件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就會使愛情成為一種利用和交易。
三、在解讀婚戀作品時針對社會上相關婚戀事件進行評析
在解讀古代文學中的婚戀題材作品如《牡丹亭》《紅樓夢》等時,分析其社會因素及其對后世婚戀觀的影響,結合當今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讓學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媚俗、庸俗、低俗、拜金主義愛情觀。在針對具體實例的分析中,引導學生明白哪些是低俗的,哪些是高尚的,并探討面對社會上的拜金愛情、“外貌協會”、愛情即性等觀念時的應對策略。
四、分析錯誤婚戀觀的危害
在古代文學婚戀題材作品如《詩經•谷風》《長生殿》《孔雀東南飛》等的教學中,讓學生分析不同婚戀觀的利弊,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錯誤婚戀觀導致的人間悲劇,如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方面分析錯誤婚戀觀的危害:對個人而言,如果處理好愛情,可促使戀愛雙方奮發向上,不斷進步,如處理不當,則容易沉溺其中,影響正常生活、學習,甚至從此萎靡不振;對家庭而言,因為感情不順自暴自棄,并因此傷害自己及他人的家庭;對學校而言,部分大學生公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擁抱、接吻等,影響校園正常秩序;對社會而言,因感情受挫而引發的大學生自殺、報復等惡性案件數量正呈上升趨勢。
五、在正確婚戀觀引導下培養大學生正確的觀
在古代文學婚戀題材作品如《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金瓶梅》等的教學中,讓學生分析不同時代的觀,并討論古代觀中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以便正確應對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和網絡文化的泛濫。我國大學生雖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受過性教育的極少,有些學生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越軌和其他不當行為,并對自己的行為不能很好地認識,對行為產生的后果也沒有能力解決,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和障礙。大學生在校期間發生性關系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有調查表明,74%的人認為婚前性行為是不合適的,但55%的人卻認為只要雙方自愿,婚前性行為無所謂。這表明大部分人對婚前性行為是持保守態度的,但性解放、性自由等觀念已得到一部分大學生的認可。鑒于此,需在大一學生中增設性健康及性道德教育相關課程,充分利用學校網絡資源,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和性健康咨詢服務,幫助大學生端正態度,調節學生因戀愛受挫而引起的心理沖突和心理失衡,從而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并及時評估、調整自身的婚戀行為
在充分認識婚戀動機、婚戀類型及各種婚戀類型利弊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婚戀行為進行自主的、及時的、客觀的評估與調控,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婚戀觀。
七、配合學校其他教育途徑做好課后跟進引導工作
正確婚戀觀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的、不斷修正的過程。在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中進行正確婚戀觀教育時,可能有部分學生受傳統思想或保護隱私等觀念的限制,不愿多談自己的真實看法。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在情感上建立互信基礎,讓學生有個值得信任、愿意聽其傾訴、有能力為其分析、愿意引導他的老師,在課后一對一地為其疏導婚戀過程中的迷茫、畏懼、焦躁等情緒。只有這樣,婚戀觀教育才能有始有終,學生才能真正形成正確的婚戀觀。
作者:彭春艷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