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傳統文化茶館空間設計創新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茶文化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化之一,體現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特點,茶館作為茶文化的載體,在文化展示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茶館空間的設計可以體現中國社會的發展水平,在茶館空間設計過程中合理地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既能夠與茶文化相輔相融,切合大眾審美觀念,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韻味,又可以更好地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和傳承。
關鍵詞:
傳統文化元素;茶館空間;應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館作為茶文化的載體,最能體現出中國的文化現狀。在茶館空間設計過程中,結合運用建筑、字畫、圖案、家具、陳設等傳統文化元素,使茶館具有現代感的同時,還能夠創造出別具韻味的飲茶環境和獨特的藝術效果,發揚和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1茶館的起源和發展
1.1茶館的起源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滲透于日常生活中,茶館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普及到了大街小巷,不同時期對茶館的稱謂不同,有茶樓、茶園、茶室、茶亭、茶坊等,但是都是指的茶館。中國發現茶樹并對茶葉進行使用,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人工栽培茶樹技術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中國對茶的發現和使用在世界范圍內都有深遠的影響。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時期,茶館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貿易往來的頻繁,促使了茶館的產生和發展,最初的茶館是以街邊或集市上的茶攤形式出現,沒有固定的場所,具有季節性和流動性的特點,主要為過往行人提供解渴歇腳的方便,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飲茶要求日益提高,茶攤開始走向正規,于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便出現了茶館的雛形,茶攤演變成了場所固定化的茶館。
1.2茶館的發展
唐玄宗開元年間出現的茶館到了唐朝中期迅速普及,大唐中期國家政治穩定,社會經濟繁榮昌盛,伴隨著陸羽《茶經》的問世,茶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茶館迅速興起,在大江南北、街頭小巷隨處可見,成為當時人們主要交流休閑的場所。到了宋朝,中國茶館進入興盛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的描繪出了宋朝繁榮的市井景象,畫中就描繪了很多熱鬧的茶館,宋朝的茶館除了供人喝茶聊天之外,還進行各種演藝活動和行業聚會等。到了清朝時期,茶館成為了市井街頭最普及的大眾活動場所,茶館功能愈加豐富,形式愈加多樣。近代中國在經歷戰亂之后,茶館走向衰微。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茶館重新煥發了生機,當代中國茶館業已經成為一個朝氣蓬勃,極具生命力的新興產業。
2當代茶館功能的概述
茶館從晉代的出現到清代的盛行,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發展,漫長的歲月里茶館經久不衰,日漸繁榮,其根本原因,就是具有時代功能。當代茶館把傳統文化元素與茶館的空間設計相融合,使茶館從單一的形式和功能,發展成為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大眾化活動場所,成為當代社會不可缺少的空間環境。
2.1茶館的休閑功能
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在休閑的同時,對休閑的方式和品質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茶文化的復興使得茶館業迅速發展,茶館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全國各地。茶館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休閑方式,人們在品茶的同時,能夠全身心的放松自己,緩解工作和學習所帶來的沉重壓力和負擔,既能夠達到休閑的目的,還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當代茶館的設計結合了眾多傳統文化元素,營造出舒適優雅的環境,讓人們在濃郁的茶香氛圍中保持舒暢的心情,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茶館的茶藝表演對品茶者來說,不僅是對茶文化的學習,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使品茶者的思想變得空曠,達到心靈的自然回歸。
2.2茶館的社會功能
茶館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亮點,是社會的縮影,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館》中,通過在茶館的所見所聞,描繪出了當時社會背景下不同人的生活狀況,一間茶館展現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現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符號。茶館是面向平民的大眾化的社交活動場所,人員流動頻繁,匯集了各種不同的人群,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社會,作為大眾化的社交場所,不同的人群會在這里舉辦不同的聚會活動,比如家庭聚會、朋友聚餐、商務洽談、擇偶相親、人才招聘等,茶館就好比一個信息交流中心,各種信息在這里交織匯聚,然后傳散開去。茶館還有一個“民間法庭”的美名,當兩個人產生矛盾或者糾紛,雙方可以邀請一位信得過的長者在茶館品茶論理,理清事情原委,化解兩人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改善了人際關系,這也是茶館的社會功能的表現。當代茶館除了具有以上社會功能外,在國際范圍內,還能夠展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特點,比如北京老舍茶館,民俗性和國際性的特點使其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場所,使外來游客在感受到濃厚的北京古城文化的同時,還能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情調,起到傳遞海外友誼的紐帶作用。
2.3茶館的文化功能
茶館作為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設計離不開對茶文化的應用,茶館的發展見證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茶館建筑和裝飾的思想以及工程的實施都是與茶文化同步進行的。茶文化的發展從簡單的飲茶,到后來的斗茶、茶詩、功夫茶等,這些活動都是對茶文化的豐富創新,當代的茶館還會定期舉辦茶文化的講座,進行茶藝的傳授,這些都加快了茶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是茶文化大眾化的表現。當代的茶館設計中運用多種傳統文化元素,將傳統文化和茶文化有效結合。宋代至今的茶館,經常在室內布置字畫古董等,很多茶館會舉辦文化交流活動,比如書畫展、吟詩詞、觀茶藝等活動,茶文化活動除了專業的茶藝講座外,還包括文化學術交流、茶藝與茶道交流等,這些活動在傳播茶文化的同時,還擴大了茶館的影響力,起到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用。當代茶館室內裝飾風格借鑒傳承了中國傳統裝飾風格,茶館的整體建筑理念和建筑外觀也參考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在提升茶館消費檔次的同時,傳承和發展了中國建筑文化和園林文化。當代茶館的室內裝飾多采用傳統木構架、明清的窗格、傳統建筑構件、古典建筑等元素進行裝飾,如北京老舍茶館的門頭采用傳統建筑中的飛檐進項裝飾。
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茶館設計中的應用
3.1字畫的應用
字畫屬于室內陳設的范圍,字畫體現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在民族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傳統的字畫,可以從字畫內容上深入設計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設計者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當代茶館的墻面經常掛有卷軸或者畫框的書法作品,設計者利用傳統字畫的裝飾性展現當地茶藝空間的特殊韻味,利用中國字畫的設計空間,達到一種追求吉祥、美感的目的。中國傳統字畫通常都是設計者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感進行創作的,體現出社會的哲學觀念,符合人的審美觀念,將人的情感和字體表現或者畫面內容完美結合,是一種設計者內心情感世界的展現形式。
3.2吉祥圖案的應用
我國傳統文化經過漫長的發展,形成了具有文化內涵的吉祥圖案,吉祥圖案用抽象手法,以富有寓意的動物或者植物為基本結構,組成圖案或者紋飾,主要包括人物、景物、圖騰等各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符號,體現了中國傳統思想中所追求的美好事物的標準,在中國是中國文化長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吉祥圖案的運用擁有漫長的歷史,最開始用于陶器之上,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和行業,茶館中吉祥圖案多出現在陶瓷、房梁、屏風、門窗、欄桿等物件之上,傳達出人們對幸福、吉祥的強烈期盼,在傳達精神寓意和美化裝飾的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3.3建筑構件的應用
建筑構件,顧名思義就是組成建筑物的各種部件,建筑構成的主體是墻面;房梁、柱子起到了支撐作用;屋頂保證了建筑的封閉性;欄桿、門窗是修飾點綴作用。中國的傳統建筑具有古典美和對稱美的特點,當代茶館在設計時,充分利用傳統建筑的特點,在整體建筑風格上效仿中國傳統建筑風格,體現出了中國建筑的古典美和對稱美,在室內空間設計上,多運用傳統物件進行裝飾,比如隔扇、屏風等,這些是現代裝飾元素不可替代的,傳統建筑構件的運用,增強了茶館空間的文化氣息和空間韻味。
3.4家具的應用
家具作為人類生活必需品,以滿足人類基本活動為宗旨,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家具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端莊、典雅,是一種高貴氣質的表現,是中華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中國傳統家具的制作藝術在明清兩展到了頂峰,在這一時期的中國家具表現了最高超的藝術成就,當代茶館對家具的運用多采用明清時期家具的方式,如圓凳、桌子、幾、案、衣架等,在實現家具的使用功能時,表現出了一種藝術美,實現了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創造出別具一格的藝術氛圍。
3.5陳設品的應用
陳設品也叫裝飾品,是精神文明的標志,是空間靈魂的使者,在整體的空間設計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當代茶館空間中的陳設品,體現出民族的審美觀,傳遞民族的文化精神,任何陳列都要求具有觀賞價值、審美情趣,合理擺放室內陳設品,可以協調茶館空間的內部結構,既能烘托氣氛又不顯得雜亂,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使人與空間可以更好的相融合,陳設品的運用還能夠豐富人文情趣,給人一種舒適恬靜的文化氛圍,除此之外,陳設品的運用還是對傳統工藝美術制品的傳承和發展。陳設品的組合形成了文化景觀,表達獨特的情感意境,傳達設計者的情感和設計意圖,讓人們的情操在審美中得到陶冶。
4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茶館起源及發展概況的描述,概括了當代茶館的時代功能,列舉出了當代茶館在空間設計時能夠運用的傳統文化元素。茶文化作為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化,源遠流長,茶館承載著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設計空間中結合時代特點合理地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使茶館更具文化表現力和精神內涵,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作者:張興蓮 單位:昭通學院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建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中式茶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2(8):69-69.
[2]蔡春燕.茶藝空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應用[J].福建茶葉,2016(2):104-105.
[3]張佑佳.中式茶館室內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9):6-7.
[4]楊浩然.當代茶館設計中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3(1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