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探索弘揚傳統文化的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1.收集古典詩詞
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學生對優秀的古典詩詞加以收集,可以選擇教材上的,也可以從課外讀物上摘抄下來,每個學生都要有一本專門的本子將這些詩詞記錄下來,并且要讓學生寫出從每一篇詩詞中都體會到了什么?學習到了什么?并且談一下對這首詩詞的理解。這樣整個學年下來,每個同學在古詩詞方面都會有不少的積累和收獲。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古典詩詞交流的活動,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心得與體會,一同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2.品讀古典詩詞
教師要組織學生從自己收集的古典詩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作品,然后寫一段對這首詩詞的賞析文字,表達一下學生對這首詩詞的獨特感悟,然后讓大家互相評價。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所喜歡的詩詞進行改編,可以表演一個話劇,可以寫一幅書法,也可以跳一段舞蹈,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誦讀古典詩詞
俗話說“文讀百遍,其意自見”,因此,通過誦讀的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詩詞內涵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安排學生閱讀經典的古詩詞,可以采取學生領讀、學生齊讀、或者是分組朗讀等等誦讀方式,同時老師要加以指導,對詩詞的意境加以解釋,然后讓學生聲情并茂地重讀。通過熟讀學生就能夠將詩詞流利地背誦出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每隔一段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詩詞誦讀比賽,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加以表揚和獎勵,這樣,能夠在整體上擴大學生的詩詞掌握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又向學生弘揚了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從文化氛圍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文化氛圍的營造,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間滲透傳統文化,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首先,對于教室的布置,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墻壁上張貼古代文化名人的畫像或者是書法、繪畫作品,以及名言警句等等,在班級的“文化廣角”或者是黑板報上做出傳統文化宣傳欄,以此在整個班級中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其次,對于教學內容的導入,教師可以引入和本節課相關的文化故人或者是文化名人,從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知識,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再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傳達文字想要描繪的意境,比如在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一方面可以用幻燈片播放荷塘里荷花盛開的圖片和畫面,一方面可以播放《荷塘月色》這首頗具有古典風的歌曲,在優美的歌聲和情境里展開對課文的學習。
(三)從傳統節日中領會傳統文化的精神
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教材去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去感受傳統文化氛圍,還可以借助于傳統節日來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比如可以借助一些傳統節日來舉辦一些活動,引導學生去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相關風俗。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準備十分鐘左右的課前演講,講述關于端午節的傳說和故事,介紹屈原的生平事跡,以及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促進學生之間傳統文化知識的交流。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選艾葉、包粽子,在親身實踐中加深對端午節的感悟,并且還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從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風情。因此,在各個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教師都應該精心設計并安排類似這樣的一些活動,這是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最直接的表現,能夠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與審美情趣,不僅能讓學生重新加深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和喜愛之情,還能夠恰到好處地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
結語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在教育中對學生灌輸傳統文化的精華,高效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充分利用課堂外的擴展,不僅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作品,并且能夠對傳統文化形成自己更深的領悟,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為成為祖國未來的優秀人才做好鋪墊。
作者:鄭遠輝 單位:黑龍江省綏化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