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茶文化宣傳中圖形設計的重要性,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圖形設計的基本概念
圖形設計是一種信息“代碼”,它是以多種復合的視覺元素的集合而組成的圖像類型,通過某種有目的的組合、排列和整理、使圖形符號傳達出特定的內涵和意義。它是使受眾者從設計產品中得到有益信息的活動的過程。視覺上美的享受不僅是由簡單而富有寓意的圖形帶給我們,同時他又可以導向人的思維、讓人更為快速和準確的做出判斷和決定。對“圖形”本身含義的界定,可以是由外部輪廓線條及其相關關系構成的矢量圖.它可以被理解為是有一定形狀的東西,比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這種組成是比較單調的,也是單一化的。但“圖形設計”則作為視覺傳達中的一種方式,卻可以運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方面面。會以一種“會說話”“易理解”的視覺形象直觀的傳達信息。圖形是美學意義上的升華,圖形是藝術設計中的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得以廣泛交流,乃至成為了全世界通用的廣泛傳播工具。既然如此,藝術設計領域就應該將圖形設計提升到作為大眾傳播活動的主要手段,也就應該產生以傳播信息為設計本質的設計理念。
2.圖形雙關設計在設計中的體現
在表達“雙關”設計時,不難直接的將它聯想到“形”相關的設計要素。那么怎樣凸顯武夷山巖茶的“形”就成為了巖茶文化與圖形設計相關的重點之一了。武夷山之所以景色優美,不能只是流連武夷山區的山景優美,她的“美”是也與環繞在他周邊的溪水相呼應。而九曲溪的“美”又呼應著漂于其上的夜夜泛舟,而當地的茶農閑暇時用的小舟撐桿前行也無意的烘托出了自然和諧的山水之“美”。所以,山、水、人的互動,造就了武夷巖茶。武夷巖茶的小葉灌木叢依仗溪水的滋養變得更加豐潤而獨特。在造型上小舟與巖茶的形又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把小舟與巖茶的茶葉結合到一起設計就成為了雙關設計的要點。在設計的過程中,將葉子纖薄的“肢體語言”在保留它的根本形態以后,適當的去掉葉邊的“毛刺”部分,就會形成一種新的視覺印象,即這個圖形既可以被人做是巖石,又可以是巖茶葉。色彩的同一土紅色調,又把這兩種物體緊密的結合到了一起。這里類似“一語雙關”的圖形表現法,不僅沖擊效果被完整的保存,同時它的語意也是深厚和值得思考的。
3.文字成型法在設計中的體現
因為武夷巖茶的香氣具有綠茶清新的草香和有紅茶的甜香,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黑茶的糊香,顧是六大茶系中比較特別的,甚至可以說它在茶界獲得了“獨領風騷”的地位。所以在圖形設計中應該把香氣的傳達作為重要的表現對象。但茶香卻是類似空氣的氣體,作為設計的對象又很難抓住其固體形態。要抓住這種氣息,可以嘗試用文字來表現,想到香氣就會聯想到茶碗接起茶蓋一瞬間香氣因為熱氣的蒸騰,它的飄渺形態一定是像為隨風舞動的柳樹枝一樣妖嬈,同時也似毛筆在宣紙上隨性一抹的風范。而毛筆與文字恰恰是書法中的兩大元素,這樣便可以通過用書法技藝繪寫出的文字來表現武夷巖茶的氣韻;回首武夷巖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朝•齊時期,那時武夷巖茶便以其獨特的茶品被稱之為“晚甘侯”,并為社會上層所賞識而初具知名度。唐元和年間,曾有孫樵寫的《送茶與焦刑部書》記載武夷巖茶,稱“晚甘侯”“蓋建陽碧水丹山之鄉,月澗云龕之品,慎勿賤用之”,充分的說明了巖茶是可遇不可求之物。這樣通過了解武夷巖茶的初始,可以把武夷巖茶與齊國、唐朝時期的相關文學審美結合到一起,齊國時期的正式字體用的是大篆,與現在的字體比較相似,形體比較齊整;唐朝時期的正式字體為楷書,而楷書的的最大特點較為整齊,這樣與大篆有相同之處,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字體特點來完成文字成型法具有巖茶文化的圖形設計。
二、圖形設計與巖茶文化的融合
在圖形設計與巖茶文化相交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圖形雙關法來表現巖茶巖茶的“形”與“感”;通過文字成型法來表現巖茶的“香”與歷史文化;再通過隱形省略法來表現巖茶的“韻”;武夷巖茶文化與圖形設計間乃至視覺傳達的交互中,在加強某些要素的前提下,也存在著一些“沖突性”的因素,它使設計原理和現實依據的整合過程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并且需要更多的技巧去解決。
1.色彩基調
為了突出“巖韻”,前文所證正是表明了“巖”的主基調需要用土紅色。但圖形主色調如果只是這種顏色會顯得單調、沉悶甚至是乏味。所以在與之配色的過程中,為了使畫面活躍,其他色塊(主要指大或小的面積性色彩的應用)需在明度,色彩純度等方面有不同的對比與調和。也應該根據明度的不同調式,如明亮且強對比的高長調,又如溫婉柔和的中短調等進行顏色相關的調和。對于其他不同色相的取舍,要根據某種色立體(如孟賽爾色立體)的相關法則,根據色相環角度和實際調查走訪等選取出適合搭配不同明度和純度的色相。
2.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設計方面,除了要強調“葉子、巖石、和山巒”等相關的特點與圖形設計之間的結合與妙用之外,更應當注意到設計是為人所服務的這一道理,即設計是以人為本的。我們應當注意到,巖茶是一種茶類的統稱,在巖茶的概念之下,也有類似“大紅袍、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等這樣的名樅,也有把大紅袍細分后的“水仙、肉桂”等品種茶。更有不知其如何命名但是卻更加珍貴的“奇種”茶。如上文所講,既然設計是為人所服務,那么就應該在設計之初多溝通和多了解相關巖茶企業、茶廠等的特色后再進行進一步的設計。比如某企業主打產品是大紅袍,那么在設計時就應該更多的去體現字面的意思而選用大面積的紅色基調。
3.新技術的運用
傳統的字和墨的藝術,在新的條件下,可以更方便的融合新的技術和理念。在強大的濾鏡插件系統下,一張剛剛收集來的照片會輕易的被渲染出書法和水墨畫的特點。雖然這種特點給人的“感覺”不是那么的純粹和正宗,但高效且強調不正是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所需要的嗎?圖形的立體感營造也有助于設計中既定主題的顯現。電子雕刻技術甚至是3D打印技術對于提高圖形自身的立體感和主體周圍的立體化氛圍也有著十分有效的加成,
三、結語
武夷巖茶已躋身中國十大名茶的行列,它在品嘗度和鑒賞度方面值得稱道。它有著與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黃茶即有明顯的區別,也由于武夷巖茶在結合了環境與人的基礎上的茶韻十分的明顯,才使它更容易也更有價值的與圖形設計相關聯。這種交互在中華大地上相互影響的意義甚遠,這種藝術文化形態可以優先的被強化和塑造,而且有如延綿不斷山巒一樣,影響力也是從古至今,相信會延續到更遠的未來。武夷巖茶在圖形設計上的研究對中華民族無論是對歷史文化的追溯,還是現代文化的拓展研究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武夷巖茶文化及其相關圖形設計方面的研究不僅是對中華傳統茶藝精神的傳承,更是為茶文化傳播設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喬新雨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