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茶文化和德語習俗的思考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德國茶產業較為發達,其中紅茶、綠茶、花果茶廣受當地群眾歡迎。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德國逐漸形成了較為獨特的茶文化,其文化內涵與本國語言習俗有密切聯系。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德國茶文化起源及發展特征進行分析,深入研究其與德語習俗之間的關聯性,希望能夠為專業人士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德國;茶文化;德語習俗;茶葉
1657年,德國藥店中出現各種類型茶葉,但除了薩克森地區群眾喜愛茶葉之外,其他地區德國人對茶葉并無太多興趣。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茶產業在德國發展規模逐漸擴大,越來越多德國人養成飲茶習慣,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德國茶文化與德國語言結構有著深厚淵源,二者均受到德國民族性格和民族意志的影響,但是從某一特點進行分析,二者存在相似之處。通過探索相同點,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剖析德國茶文化。
1德國茶文化起源
由于德國并非茶葉生產國,所以大部分茶葉需要依賴于外貿進口。縱觀西方國家茶葉推廣情況來看,德國在飲茶方面起步較晚,所以飲茶歷史并不久遠。17世紀中期,荷蘭開始大規模種植和應用茶品,紅茶在當地市場迅速躥紅。德國作為荷蘭鄰邦國家,也開始逐漸興起飲茶模式,以東弗里斯蘭(現為薩克森)地區為主,茶文化逐漸形成并廣泛蔓延。迄今為止,東弗里斯蘭茶文化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主要原因在于該地區靠近北海,人們可以通過飲茶溫暖身體、低于猛烈海風。尤其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的漁民和農民而言,茶葉是一種代替咖啡的飲品,不僅安全健康,而且物美價廉。但在東弗里斯蘭以外的地區,幾乎很少有德國人知道和了解茶習俗。受東弗里斯蘭地區水質條件影響,該地區習慣飲用厚重的紅茶,即阿薩姆茶的葉子。將紅茶在鍋中煮到沸騰,并倒入瓷器中,加入奶油或冰糖,在此過程中不能攪拌,這也是德國茶文化最初的狀態,另外,在東弗里斯蘭地區,還有一個重要的風俗習慣,即喝茶不能少于三杯,否則會被看做不禮貌行為。受德國人性格影響,在飲茶過程中他們格外偏愛茶袋。新時期背景下,德國經濟迅速發展,促進經濟市場對茶葉需求量不斷上升,同時對茶葉口感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越來越多德國人選擇前往茶葉專賣店購買茶葉。眾所周知,我國是茶葉種植地和生產國,也是德國進口茶葉的主要來源地。拒相關數據統計,中國茶葉在德國貿易項目中占據30%。尤其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中國與德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活動交流日益頻繁。發展至2013年,德國地區為了促進茶文化進一步發展,建立了老舍茶館,為中德文化、貿易交流帶來了劃時代意義。2015年,中國與德國舉辦了茶文化研討會,通過共同研究茶文化及茶歷史,促進文化交流深入推進,為中德貿易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德國茶文化發展特點
為了進一步對德國茶文化進行剖析,需要充分了解其發展特點,通過構建完整的管理框架和體系,全面提高茶文化認知水平,為促進茶文化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1德國茶文化發展具有復雜性和嚴謹性特點
縱觀德國茶文化發展進程來看,可以發現其具有嚴謹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具體來說,德國人思維縝密,在為人處世等方面習慣遵循具體流程,保證各項事務有序開展,盡可能規避偏差問題。也正因如此,所以德國文化也較為嚴謹。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德國人嚴謹的生活態度與茶文化之間形成了較為和諧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在德國人性格和意志引導下,德國茶文化不斷重構,其發展過程復雜、繁瑣,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德國茶葉說明書。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德國茶葉的說明書較為簡短,但內容較為詳盡,旨在為促進茶葉推廣奠定基礎。第二,德國茶具。德國茶文化和茶歷史在不斷發展的同時,茶具也充分突出了嚴謹性、復雜性特點。在飲茶前,德國人會利用篩子多次清理茶球,并將這一操作成為“沖茶”,確保茶葉達到良好過濾效果,與其他國家相比,其特色較為顯著。第三,茶葉質量。上文提到,德國人思維嚴謹,做事認真,所以茶文化也充分你提現了該特點。在茶葉選購過程中,德國人會反復驗證茶葉質量。由于德國并非茶葉主產國,大多為貿易進口,所以對茶葉各項指標要求較高。對此,德國相關部門還制定了嚴謹的茶葉質量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業市場綜合質量水平和國際間的貿易交流水平。
2.2德國茶文化具有實用性和簡潔性特點
德國茶文化在一段時間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時效性和簡潔性特點。眾所周知,德國工業發展水平較高,充分滿足了茶葉加工需求。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的推廣茶葉、發展茶文化,需要與德國民族實際需求進行分析,不斷研發茶葉新品種和新款式,促進德國茶文化形成健全、完善的體系。結合德國茶葉銷售情況來看,與中國相比存在較大差異。德國人飲茶偏愛茶袋,原因在于茶袋便于攜帶,同時對衛生標準有較為苛刻的需求,所以在德國茶葉包裝和銷售過程中,比較崇尚簡潔風,這也是德國茶文化中較為顯著的一個特點。
3德國茶文化與德語習俗之間的相同點
德國茶文化與德語習俗,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國人性格和意志的影響。從表面分析,二者相差甚遠,但從某一角度來看,二者有存在相似之處。具體分析如下:
3.1德國語言習俗的嚴謹性、復雜性特點
語言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文化元素,在德語習俗形成和德國文化建設中,充分體現了德國人思維眼鏡行和生活細致性特點。正如上文所述,德國人在差距清洗方面認真、細致;在茶葉說明書方面語言陳述嚴謹。這些無不體現德國茶文化和德語習俗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另外,在整體語法運用過程中,也突出了復雜性和多邊形特點。結合歐洲語言結構情況來看,德國算是語言體系較為復雜的一個國家。其中既包括26個英文字母,還包括4個英文字母中沒有的字母。值得一提的是,德語習俗中,詞匯有一定規律可循,簡單來說,就是前綴為人物主語、時間副詞或者地點副詞,后綴是動詞,也正是這一獨特性,彰顯了德國語言和德國文化之間的關聯性。另外,雖然德語分數單詞復數形式具有規律性,但相對于英語而言復數形式更加復雜,有十幾種之多,其動詞根據人稱發生變化,如同英語語言結構中第三人稱需要加“S”。不同的是德語所有人稱動詞都要做出相應變化。德語此類較多,包括冠詞、名詞、副詞、介詞、感嘆詞、數詞等多種,其中一部分㤇結合語法變化詞性,所以德語學習者需要在全面掌握單詞應為語法發生變化的各種情況。句式結構是德語復雜性和嚴謹性的重要體現,通常,報刊雜志中的一句德語中,就有30-40個單詞,由這些單詞組成的詞型、復合詞、插入語多種多樣,即便精通德語,也需要讀到最后一句話才知道句子含義是什么。例如用德語來說“我明天想和你一起去商場買衣服。”必須要先交代人物、時間以及地點,最體現“買”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德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形成了德國人獨具特色的性格特點和文化特點,與語言習俗的嚴謹和復雜特點相一致,德國人對于茶葉的品判和要求獨具特色。從德國人性格以及習俗中的嚴謹和復雜出發進行觀察,很容易發現德國人對于烹制茶葉的水質有一定的要求,與水源差異為重的古代時期相比,現代的德國基于大工業時代的工業福利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以及全球范圍內尋找替換水源的方式,提高烹制茶葉的水源水質,在保證茶葉質量的前提下,德國人相信好的水源會獲得好的茶文化體驗。從茶葉品質要求來看,多數德國人喜歡煮制茶水的過程中添加奶油和糖,雖然為了方便現在多使用茶包,但這種烹制方式形成的茶文化傳統也使得德國人偏愛茶味較“濃”的茶葉,例如前文提到的紅茶,可以想見在未來,隨著茶葉貿易以及中國茶文化的傳播,還有德國人對于茶葉的多樣化追求,湖南黑茶、湖北青磚、云南黑茶(熟普)、安徽安茶、茯茶等等黑茶系列茶葉會逐步走進德國人的視野擴充德國茶文化。
3.2德國語言習俗的簡潔性、實用性特點
上文提到,德語結構較為復雜。但隨著時代不斷進步,德國茶文化以及德語習俗也逐漸刪繁就簡,將其中多余、不必要的繁雜去除,使得茶文化和語言結構逐漸向實用性、簡潔性趨勢發展。具體來說,在德語語法方面,對虛擬化形式進行不斷簡化,并且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德國人口語表達的一種重要形式。另外,二格之后的后綴也產生了變化,由以往“es”轉變為“s”。從時態方面進行分析,現代化德語具體體現在過去時和現在時方面,其中現代時也可以替代將來時,這也意味著,德語習俗中沒有將來時。從德語句子結構方面進行分析,也充分突出了實用性和簡潔性特點。由于以往德語結構過于復雜,所以在表達一句話時,需要通過句末動詞前綴實意動詞了解該句話具體含義,這也使得很多國外讀者在德語閱讀過程中,即便掌握很多單詞,但仍然不了解句子的含義。而現代破框結構能夠有效突破了以上問題,促進德語更加通俗易懂。最開始,德國破框結構并未得到正規語法的認可,后來隨著德國人越來越頻繁的使用破框結構,使得其逐漸進入正規語法體系中。當前,在德國語言結構中,破框結構已經成為較為常見的句型之一。除此之外,德語簡化也是德語句型結構不斷簡化的有力證明,具體體現在德語從句變少,并列結構應用逐漸增多等方面,這種結構變化方式使得句型結構更加簡單明確,能夠使人對句子更加輕松的理解。這種短句、簡單句的表達方式,勢必會成為德語口語和書面語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德語簡化的重要標志是“新正字寫法”。2005年起,德國正是實施了“新正字寫法。”促進德語不斷簡化,具體體現在大小寫、連寫、標點符合、分寫等方面,使得德語書寫越來越簡便。例如:舊正字寫法中的“Tee-Ei”在新正字寫法中可以用“Teeei”代替。“rauh”可以用“Rau”代替,這也充分體現了德國語言習俗的簡潔性和實用性特點,并且二者相輔相成,語言結構越簡單,其實用性也越強。從德國人語言習俗的簡潔和實用出發,我們可以窺見德國人傳統性格以及文化當中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向和簡潔的文化審美取向,基于當前德國人的日常實際生活,高效、簡便、易攜、易清理,是當前德國茶文化發展和普及的優勢,茶包作為茶文化中的新生事物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大范圍德國人的青睞。從德國人對于茶葉濃度高的要求來看,細碎的茶葉甚至是廉價的茶葉末在沖泡時快速地達到高濃度需求這一特性極大地滿足了德國人對于日常廉價茶飲品的需求。茶葉沖泡的快速、有效,以及在價格上迎合中低端茶葉消費市場,這是德國茶飲品快速消費行業的一大特色。大部分茶包價格低廉,包裝小,攜帶方便,易于存放,一次性消費品用后即棄,茶葉比較碎很容易沖泡,濃度高,從當前德國茶飲品消耗的主體特點來看,其與德國人語言習俗中的簡潔和實用的消費傾向一脈相承。另外,從德國人嚴謹專業的民族性格以及文化傳統來看,許多德國人基于對茶葉文化的興趣開始轉向對中國茶文化以及日本茶道探求,當前的德國高端茶文化市場已經開始涉及豐富多樣的煮茶器具、程序、規范、多層次品鑒、茶葉產地、茶葉生產等等內容,對于高品質茶葉以及高端茶文化消費前景光明。從德國文化的總體特征以及整體民族性格而論,德國茶文化和德語習俗一脈相承。茶文化作為外來文化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結合德國人自身的習慣和偏好,根據自身口味和操作傾向做了改良,而德語習俗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以及語言演變過程中受到了多民族戰爭和融合的影響,帶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和德育習俗在嚴謹、簡潔、實用方面都受到了德國主體民族文化的深重影響,都是德國文化的縮影。
綜上所述,德國茶文化和德語都是當地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面上來看,二者并無本質性關聯,但從某一特點進行分析,二者又存在密切聯系。具體來說,茶文化與德語習俗都會受到德國人習慣、意志和性格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嚴謹復雜、簡潔實用等方面,只有深入剖析茶文化與德語習俗之間存在的相同之處,才能夠對德國文化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此不僅有利于促進德國茶文化持續發展,還能夠為中國與德國茶文化交流和茶業貿易奠定基礎。
作者:司曉明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