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茶文化旅游酒店管理融合與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理解“新趨勢”不僅應從旅游業態發展的新格局中來展開,還應從酒店管理的新常態中來把握。植根于茶文化旅游范疇下的酒店管理已不能單純服務于住宿和餐飲,還應在茶文化普及與茶文化展示等環節下功夫,來充分發揮酒店作為空間節點的功能優勢。
隨著文化游成為了當前旅游行業的新寵,與之相關聯的酒店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酒店業的發展需要與文化游相融合,且應成為文化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二者形成有機聯系。本文在新趨勢下以茶文化旅游為文化游視角,來探究酒店管理的融合模式與創新方向。那么如何來理解這里的“新趨勢”呢。筆者認為,理解這里的“新趨勢”不僅應從旅游業態發展的新格局中來展開,還應從酒店管理的新常態中來把握。此時,問題進一步聚焦在了酒店管理的新常態范疇。簡單而言,植根于茶文化旅游范疇下的酒店管理已不能單純服務于住宿和餐飲,還應在茶文化普及與茶文化展示等環節下功夫,來充分發揮酒店作為空間節點的功能優勢。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1茶文化旅游生態環境分析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茶文化旅游的生態環境:
1.1自然生態環境分析
茶文化旅游在許多地區也被稱為茶文化生態旅游,且在全產業鏈視角下分設生態茶園觀賞、傳統制茶技藝展示與體驗,以及基于茶社的農家樂。從中可以知曉,自然生態構成了茶文化旅游的物質載體??疾觳枞~種植的區域特點可知,其主要位于高海拔地區和丘陵地帶,這也為來自于城市的游客提供了理想的生態旅游環境。為此,在酒店管理中需要思考如何與自然生態環境相融合,進而在特定區域內實現植根性。
1.2社會生態環境分析
茶文化可以解構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這兩個要件,前者主要在茶的器物層面來理解,而后者則主要在茶的人文環境下來認識。因此,這里就存在著社會生態環境之說。筆者認為,社會生態環境包括以茶藝表演為代表的社會生態,以及以茶文化思想性為代表的社會生態。這就要求,在域內的酒店管理中應努力反映出當地的茶文化社會生態,重視突出其中的可視性和思想性,最終形成助力當地茶文化旅游開展的新模式。
1.3商業生態環境分析
茶文化旅游必然屬于商業活動范疇,其存在著多元目標導向,其中的經濟效益目標不言而喻。但與傳統酒店管理不同,我們需要認識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之間的共生性和相互促進特質。酒店管理唯有在尊重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價值,才能在此基礎上增強經濟效益的實現可能。以上從三個方面所做的生態環境分析,各自都為酒店管理提出了要求,其也就成為了酒店管理融合與創新的切入點。
2與生態環境相融的酒店管理模式定位
在上文分析下,與生態環境相融的酒店管理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個環節:
2.1定位于酒店物流環節的管理
茶文化旅游的空間范圍為茶葉產區,在進行了旅游項目開發之后,旅游線路已經被合理規劃。但由于茶葉產區一般遠離城市,且地形地貌決定了不適宜自駕游。而且,為了降低旅游項目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不鼓勵開展自駕游。在這樣的背景下,域內酒店就需要加強物流環節的管理。從商業價值的視角來看待物流環節管理,其實則構成了酒店的增值服務。
2.2定位于酒店展示環節的管理
前面已經指出,域內酒店業并能僅從提供住宿和餐飲的方面來吸引游客,還需要深度融入到茶文化旅游中來。為此,酒店還需要定位于展示環節的管理。充分發揮酒店的空間節點優勢,通過展示當地器物層面的茶文化和烘托思想文化層面的茶文化,在吸引四方游客的同時,又能使自身的管理形成同業異構性。由旅游經濟學原理可知,這樣才符合旅游產品的商業價值。
2.3定位于酒店服務環節的管理
域內酒店的主體功能也是其傳統功能,即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作為茶文化旅游質量管理的組成部分,酒店服務質量也應成為管理的范疇。從調研中可知,四方游客較為重視餐飲服務,而他們對餐飲服務質量的評價主要從供應的時效性、口味的獨特性等方面來展開。
3新趨勢下酒店管理模式創新方向
在定位了酒店管理與茶文化旅游之間的融合定位,這里就在此基礎上提出酒店管理的創新方向:
3.1重塑酒店組織架構的創新方向
顯而易見,在傳統酒店業中物流環節屬于非核心要件,所以物流所屬部門也為非核心部門。但從茶文化旅游項目開展中來看待物流環節,其不僅屬于必須存在的功能要件,也是酒店實施客戶關系管理和實現服務增值的關鍵要件。因此,域內酒店管理創新的方向之一便是,重塑酒店的組織架構。其中,應以重構組織職能地位為推手。
3.2再造酒店營銷模式的創新方向
作為服務業的酒店業,目前面臨著激烈的同業競爭。在“互聯網+”時代下,酒店之間的打折促銷營銷策略比比皆是。然而,這無疑會破壞酒店的品牌價值。通過將域內茶文化資源轉換為酒店的文化名片,酒店便可以在軟實力的構建上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塑造。因此,未來酒店管理的另一創新方向便是再造酒店的營銷管理模式。
3.3強化酒店質量管理的創新方向
全面質量管理已成為酒店質量管理的常態,那么在新常態下則需要從適應市場需求結構出發,推動自身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文已經指出了游客對服務質量的關注點,從而這也就構成了強化酒店質量管理的創新方向。對此,應引起業界人士的重視。
4創新驅動下酒店管理模式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創新驅動下的酒店管理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轉換酒店管理的目標定位
融入茶文化旅游項目,首先需要在組織文化和酒店管理定位上進行轉換與調整。近期,需要轉換酒店管理的目標定位。轉換的方向為,改變傳統以行業分割的方式來開展酒店管理,使得酒店局限在住宿和餐飲行業;使之轉換為配合茶文化旅游項目開發與運營,并以分工協作和主動參與的姿態為游客創造價值。為此,酒店管理層應對酒店經營章程進行修訂,并對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崗位業務培訓。
4.2市場化運營物流服務部門
通過上文論述已知,為游客提供物流服務將產生雙邊效應。因此,酒店在組織架構再造中,需要強化物流服務部門的建設,并以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激勵該部門的員工。具體的措施為,以獨立核算的方式參與茶文化旅游項目運營,接受社會對客運資源的需求訂單,并在保證物流服務部門員工正常的工資發放外,運營收入按比例與酒店進行分配,部門所分額度一方面作為績效獎金發放,一方面作為物流服務部門設施設備的采購之用。
4.3茶文化導向營銷組合設計
對于酒店營銷策略部門而言,如何將域內茶文化資源融入到酒店內裝飾和節目創新中來,則是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建議,首先應委派營銷策略團隊進行采風,將域內茶文化資源通過營銷視角進行整合和提升。基于O2O營銷模式,分別在酒店內外裝飾上突出域內茶文化特色,然后在電商平臺上通過頁面制作來吸引四方游客。這樣一來,該酒店就與同業之間形成了顯著差異,進而增強了游客的市場識別度。
4.4實施開放的餐飲品項創新
酒店餐飲需要具有地方特色,而這種特色無法靠行政總廚通過閉關來實現,也不可能通過開發新品來實現。筆者建議,應在開放環境下來實現餐飲品項的創新。所謂“開放”是指,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策略來挖掘域內民間與茶有關的菜肴,借助現代制作工藝增強菜肴的觀感,進而以酒店特色菜的方式向游客推出。最后,針對酒店員工隊伍管理,酒店可利用自己的業務板塊,專門開辟員工茶社來搭建新員工與老員工的溝通平臺。通過學習品茗來培養自己安靜、思考的能力,并在舒適的茶社環境下來向老員工討教職場之道。在這一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選派優秀的老員工參與其中,并將其作為傳幫帶機制中的重要工作來實施。
5小結
本文認為,酒店業的發展需要與文化游相融合,且應成為文化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二者形成有機聯系。植根于茶文化旅游范疇下的酒店管理已不能單純服務于住宿和餐飲,還應在茶文化普及與茶文化展示等環節下功夫,來充分發揮酒店作為空間節點的功能優勢。通過主題討論,酒店管理融合與創新的模式包括:轉換酒店管理的目標定位、市場化運營物流服務部門、茶文化導向營銷組合設計、實施開放的餐飲品項創新。
參考文獻
[1]周三多.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2]趙惠錦.企業員工薪酬分配管理與公平性探討[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1):56-57.
[3]劉璽.淺談酒店建立良好激勵機制以提高員工服務意識[J].北京:商業經濟,2010,(3):12-13.
作者:劉普韻 單位:武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