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技術支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小學教學中,數學知識的教學是重要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肩負教學的重任。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讓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一些教學人員提出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本文就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做簡要分析,探討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的基本原則,提出了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策略,希望能為小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貢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的起步階段,中小學數學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發現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時代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同樣可以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以此來讓課堂教學的結構更加優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需要探究影響小學生學習的因素有哪些,運用信息技術的原則有哪些,以此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提出更有實踐意義的教學策略。
一、影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因素
(一)小學生的記憶發展
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理解能力不強,記憶知識均是機械化記憶,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積累更多的知識,也能利用抽象記憶的方式記憶知識,但是需要一些良好的培養方式。
(二)小學生的思維發展
小學生思維主要為具體思維,對于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需要將問題具體化,才能更好的進行理解,為此,講解數學知識時,應該抓住這一特點,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才有助于其理解數學知識。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遵循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實踐使用信息技術時,要時刻謹記突出學生主體的問題,嚴格堅持主體性原則,不能簡單地制作出課件或者視頻等等,應讓這些輔助教學的工具貫穿整個課堂,使其同課堂融合在一起,并為小學生留出必要的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知識,而不是被一時的新鮮吸引住,忘記了學習。
(二)有效性原則
課堂教學可以在很多方面應用到信息技術,比如表現幾何圖形、統計數據、檢索數學知識、實現無粉筆化教學等等,為此,一定要堅持信息技術使用是有效的原則,依據課程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并且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征,使用信息技術的表現形式要能符合這兩點,才能讓信息技術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輕松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從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逐漸進行轉變,利用信息技術,將小學數學課堂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促使小學生提高對數學的興趣,進而更喜歡學習數學,提升學習數學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折線統計圖》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出一些貼近生活的統計數據,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有特點的課件,使用多媒體課件引入這節主要內容,像統計的數據可以班級中有多少人喜歡吃蘋果、多少人喜歡吃鴨梨、多少人喜歡吃橙子等等,以課件的形式,將不容易理解的折線統計展現出來,同學們一同討論,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學效果自然能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術備課,突出課程重難點
小學課堂教學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會讓整個數學課堂充滿信息技術的影子,時刻吸引著小學生的眼球,進而會跟隨著教師的腳步學習下去。但是,教師應該避免給小學生造成眼花繚亂的感覺,使用信息技術備課時,應該將本節課程的重點凸顯出來,并且設計出留給學生固定時間,好讓其能思考問題。利用信息技術凸顯課程重點和難點,讓教學時間有一個合理的分配,化靜止的知識為動態的知識,促進小學生了解和掌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圖形分類》時,備課過程中,教師合理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將需要分類的圖形做好整理,接下來就要留出時間給小學生討論分類之后的圖形都有什么樣的特征,討論之后,讓學生總結一下,然后教師再給出正確的結論,最后,帶領學生認識生活中是否也存在類似圖形,與其應用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樣的過程中,圖形依照什么特征分類是重點,學生掌握起來也更加方便。
(三)創新課堂導入,提高學習積極性
利用信息技術,也能使得數學課堂的導入環節更具創新性,進而吸引小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剛剛接觸數字的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將十以內的數字,以小學生喜歡的各類卡通人物的形式展現出來,使用Flash動畫播放器,播放給學生們,讓小學生掌握數字的基本形象,進而能加深其對數字的印象。或者利用視聽加強效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此作為課堂導入的基礎。比如在《對稱、平移、旋轉》的課堂上,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將教材上平面不會動的圖形,轉化成為投影屏幕上可以運動的圖形,展現圖形是怎樣進行平移、旋轉的,對稱又是怎樣的,這種具體的展示,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也就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四)構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平臺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學校已經嘗試使用其構建出學校同家長溝通的平臺,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數學教師可以把作業布置出來,教師把作業的具體答案和解題思路等傳輸到平臺上,家長提前幫助學生檢查作業,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講解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另外,還可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動態,家長配合教師構建和諧課堂。家長和教師共同配合,才能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效率,加深學生對各種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有很多創新,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依照信息技術應用原則,提出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包括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輕松教學氛圍;利用信息技術備課,突出課程重難點;創新課堂導入,提高學習積極性;構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效率,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彩虹.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電腦迷,2016,(08):172.
[2]楊尊嚴.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上),2017,(02):51.
[3]張國寧.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7,(03):4.
作者:呂靜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南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