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技術在計量校準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介紹了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數字采集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以及條碼識別技術在計量校準工作中的應用,分析了軟件技術在計量校準管理中的應用,提出了計量校準工作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企業數量的增多,計量校準機構在開展業務時所處理的儀器呈現出多量、多樣化的發展趨勢[1]。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相關機構作業的難度逐步提升。基于此,為了促進計量校準機構的管理、技術、服務等水平的提升,相關單位加強了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及發展。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計量校準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常用的信息技術,并就該技術在運用過程中所取得了效果進行論述。
為了確保我國計量校準作業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實現在智能化、數字化、便捷化方向上的發展,相關單位以及工作人員加強了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而實現了計量校準流程的創新以及發展。目前,在計量校準工作中最常運用的信息技術主要為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數字采集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測試技術以及條碼識別技術等[2]。
1.1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
作為計量校準工作實現信息化的基礎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主要借助CPIB、RS232、USB等接口方式以及有線(無線)網絡實現計量工作與網絡銜接,并為條碼識別、遠程測試等信息技術的運用奠定了基礎[3]。
1.2數字采集技術
在借助數字采集技術來進行計量校準工作時,作業人員主要借助數字傳感器以及采集器等設備,對測量儀器的各項參數進行采集、分析,并借助數字信號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展示[4]。
1.3信息處理技術
信息處理技術在計量校準工作中的運用,能夠實現對于計量數據以及信息的優化處理[5]。一般而言,工作人員能夠借助信息處理技術構建的管理軟件系統,并依據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的相關要求,對計量校準工作的流程進行全方位、科學的控制以及優化,進而實現計量校準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此外,基于信息處理技術的軟件系統在投入使用過程中還能夠對計量作業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以及儲存,并對作業過程中的各環節進行監控,為計量校準管理作業的開展提供證書數據、客戶關系、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理,促進計量校準管理信息化發展[6]。目前,為了確保信息處理技術在計量校準作業中獲得廣泛運用,技術人員加強了對于虛擬儀器的運用,該儀器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借助計算機技術構建起硬件平臺以及虛擬面板。不僅如此,該設備在工作過程中還能夠借助計算機軟件對儀器的計量結果進行展示,具有較強的便利性。
1.4條碼識別技術
在開展儀器送檢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需要對各儀器的基本信息進行登記操作,以便于后續計量校準作業的順利開展。隨著送檢儀器數量的增多,各儀器的登記作業任務量也逐步增加,為了優化儀器登記操作流程,工作人員需要利用計量校準工作的周期性、重復性,采用條碼識別技術進行具體的作業。該技術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在待檢測的儀器表面粘貼條碼,并借助計算機技術以及條碼識別設備對儀器的條碼信息進行收集[7]。工作人員還可以借助二維碼加密技術對計量校準證書的各類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并通過編碼操作將其轉變為二維碼圖片,最后借助互聯網等高科技將其傳輸到驗證中心,實現了防偽目的。
2軟件技術在計量校準管理中的應用
為了確保計量校準工作高效開展,工作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先進管理軟件的運用,并由此帶動相關機構管理效率以及規模的提升。在開展計量校準管理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采用管理協同軟件進行相關操作,從而實現分級管理,并借助網上作業對計量過程進行全面監督以及管理,進而帶動相關作業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確保作業質量以及可靠性的提升[8]。伴隨著相關管理軟件的運用,計量校準工作能夠實現模塊化、流程化、標準化的發展。隨著管理軟件的廣泛運用,工作人員往往能夠實現對于計量校準工作的監控以及管理。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能夠對計量校準工作的各部分以及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分析、考核,并借助預警提示,實現對于客戶的個性化服務等,保證了計量校準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開展計量校準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借助統計軟件開展統計分析工作。一般情況下,能夠借助各類先進的技術對計量校準過程中的各類變量進行歸納、分析、測試[9],比如,工作人員可以借助數據模型以及計算方法對所計算的儀器測量誤差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信息技術應用的新趨勢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發展,我國的計量校準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加強了對于各類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我國的計量校準管理體系以及模式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實現了相關工作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并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不僅如此,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計量校準單位還能夠對于異地實驗室以及機構進行管理,實現了各地實驗室的資源共享[10]。此外,為了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在計量校準工作中獲得廣泛的推廣以及運用,還需要加強對于自動化校準技術、虛擬儀器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
4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計量校準工作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計量校準工作加強了對于信息技術體系的構建以及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數字采集、信息處理以及條碼識別等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到計量校準工作中,軟件技術的應用也為計量校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計量校準工作必將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各地實驗室的資源共享有望實現,自動化校準、虛擬儀器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也將進一步普及。
參考文獻:
[1]劉萬義.信息技術在計量校準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計量,2009(9):40-42.
[2]劉萬義.信息管理系統在計量校準工作中的應用[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13(5):60-62.
[3]劉民,曾令儒,蔣方亮.遠程計量校準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5(3):1-4.
[4]崔楠.工業4.0來臨計量準備好了嗎[J].質量探索,2015(3):29.
[5]戚世春.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計量檢測工作中的應用剖析[J].通訊世界,2015(16):231.
[6]曲海燕,張祖進,郭召平,等.信息化管理在醫學計量工作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4(1):108-110.
[7]穆然.針對遠程計量校準探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11):237.
[8]謝少鋒,王韜.校準工作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J].中國計量,2017(4):14-16.
[9]周道.認識計量管理的二重性———推動校準工作的開展[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4(9):62,64.
[10]寇亞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校準工作的市場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S2):106-108.
作者:陳鑫 單位:廣西玉林市博白縣計量檢定測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