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技術生物課外輔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為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使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育觀念等發生了重大改變,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逐漸成為教師研究的主要方向。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發現,信息技術不僅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對于課外輔導也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學生與社會的接觸多是來自于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滿足的學生和教師的需求,因此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了課堂教學的重要措施和工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已經被實踐證明,而在學生的課外輔導方面則成為人們容易忽視的地方。新課程改革一再強調,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學生的課外學習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高中階段不僅學生課業繁重,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不輕松的,且代課班級較多,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選擇參加課外輔導班。作為功能強大的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獨立開展課外學生,既能強化學科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物為載體,意在說明信息技術在學生課外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生物課外輔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不僅帶來了新的教育觀念,也使教師更加重視新的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是“一言堂”,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很大的局限性,學生在課堂接受的知識也多局限于課本,對外界的科學變化感知不強,造成學生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嚴重脫節,信息技術的推廣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資源全球化的特點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且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識具有重大的作用。經過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變現也更加活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生壓抑的生活使得他們渴望新鮮的事物,信息技術的信息化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能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認知更加“合拍”,通過信息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活化”教學內容,促進師生之間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有效提高學生復習效率,為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教師在輔導學生復習時多是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通過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系統復習,而這對于高中教師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有時即使教師費盡千辛萬苦整理出一套系統的復習方法,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卻無法完全吸收,甚至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可以幫助教師總結相關知識,把多而廣的高中知識構建成知識體系,針對重點和難點還可以作出相應的解釋,深化學生的知識體系;第三,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可以圖文并茂的展示教學內容,甚至可以用形象可愛的動畫講解艱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突破重難點的同時感知學習的樂趣。總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強大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信息技術在課外輔導方面又有哪些強大的功能呢?
2信息技術與生物課外輔導
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在近幾年的高考中以“一題多知識點”為主要考查方式,且對學生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越加重視,且每年都會保持試題的新穎性,對學生的解題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因此,在學習生物時不僅要學會“看”“、聽”“、言”,還要學生“思”“、憶”“、練”“、糾”、“研”,即學生不僅要在生物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還要在課下努力鉆研。高中課堂教學的任務繁重,教師傳授的知識多,學生無法當堂全部“消化”,課外輔導成為學生內化知識的重要方式。為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生物教師的課外輔導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因材施教原則、民主主動原則、鼓勵創新原則等,在課外輔導過程中教學相長,密切師生關系。但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學生的問題則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習成績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疑惑,甚至有的學生雖然沒有疑惑但對知識卻一知半解,導致教師的輔導也無從下手。教師在課外輔導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學生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無論是集體輔導還是個別輔導都能有所幫助。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在運用信息技術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差異性,找出他們在知識認知方面的共性和異性,使制作的輔導材料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對于同一個生物知識教師需要制作多種輔導材料:首先,針對生物成績較好且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制作的輔導材料中只需包含基礎的知識提要,對需要重點記憶的知識進行簡單提示,涉及的知識點要多且廣,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以起查漏補缺之作用,練習題的設計難度要中等偏上,以高考真題為主,在材料的結尾還要有對于下節課的預習,即讓這類學生在課外輔導中能夯實基礎知識、訓練解題方法、了解新課程,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提高他們的知識能力,不需要在輔導材料中增加不必要的趣味性的東西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針對生物成績一般但思維靈活、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學生,制作的輔導材料要以心理輔導和方法輔導為主。這類學生多是對基礎知識已經掌握,但在心理上或解題方法上有所欠缺,教師要承認和肯定他們的努力,協助他們找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在輔導材料中涉及的知識要全面,對于知識的講解拋棄傳統方式,從趣味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入手,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中掌握知識和方法,練習題的難度中等,主要以滿足學生成功欲望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為主,幫助這類學生穩步前進。再次,針對生物成績不好但學習的必要卻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制作的輔導材料要以基礎知識為主,且知識的安排要呈階梯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在認識的過程會發現生物知識并不難,知識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一通則百通”,而自己能很好地理解基礎知識,只要自己厘清思路,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不是難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便會體會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教師在學生取得成績時要及時進行表揚,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是受老師重視的、自己也是可以成功的,一旦這類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的問題所在,成績的提高是必然的且是明顯的。練習題的設計以基礎知識為主,教師切不可急功近利,有可能影響學生積極性的有一定難度的試題都不要涉及,在學生進步的過程中逐步提高難度,讓他們樹立信心、提高難度。最后,針對生物成績不好且沒有絲毫學習興趣的學生,制作的材料要以趣味性為主。這類學生要么不在乎學習成績,要么對生物學科不感興趣,他們對于學習生物動力不足,教師要在提高學生興趣方面加大力度,制作的材料同樣以基礎知識為主,但重點要放在趣味性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圖、文、聲、像等,對于生物知識以輕快的文字進行講解,增加實用性的知識,練習題也多以生活實際為材料,讓學生明確生物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意識到學習生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制作不同的輔導資料雖然前期工作量大,但實用性強,信息技術的靈活性可以讓我們在運用過程中只需對其中個別不適應的部分稍作修改,一次付出長期收益。與信息技術結合的課外輔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外學習效率,隨時關注生物前沿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還可以為教師節約出大量時間,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可知,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的課外輔導也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明確,課外輔導雖然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卻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獲得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生物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生的興趣和生物成績,切不可輕而視之,同樣,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外輔導的利用教師也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讓現代信息技術巧妙融合于課外輔導之中。無論是生物課內還是課外,我們教學的目標都是培養積極樂觀、能力突出的學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助力學生高考,迎來精彩人生。
作者:鐘陳山 單位:福建省建甌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邢斌,董新姣,林國棟.關于高中生物課外輔導答疑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2.12.28.
[2]馬希霞.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D].貴州師范大學.2006.05.28.
[3]馬天云.淺談高中生物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4.13.
[4]何小彪.運用信息技術輔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嘗試[J].中學生物學.2015.10.10.
[5]謝雯.淺談高中生物學科課外作業的有效性時間[J].文理導航(中旬).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