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網絡信息安全法治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必然也會給網絡信息安全帶來隱患,找到影響原因所在,才能更有利于保障公民或相關組織的合法權益。
(一)網絡信息傳播快速的風險
報紙、廣播、電視等傳遞信息都不及網絡。很多社會負面問題都是通過網絡傳播才得以處理。但網絡上也會以訛傳訛,導致相關人員合法權利受到侵害,如民生花園搶劫案等。如此快速的傳播途徑,如監管不到位,必然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在網絡化發展的今天,有些人不經意間就會遭受到被網絡攻擊帶來的苦惱和傷痛,甚至有些走不出這一陰影而導致生命喪失。所以,在享受網絡信息傳播迅速捷徑時,也要充分注意到其帶來的風險。
(二)網絡系統漏洞存在的危害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網絡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勢必越來越高,且同時,網絡攻擊發生頻率也必然越來越高;雖然安全專家們正極力對付日益強大的網絡系統漏洞威脅,但攻擊者們總會擁有更為先進工具和更為尖端技術,有的攻擊者甚至能做到逃避尖端防衛系統的監視和檢測,從網絡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角度來看,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形勢正日趨嚴峻。
(三)網絡信息安全法制建設滯后的風險
網絡信息安全法律制定滯后,導致執法不嚴現象的發生。如對病毒制造者及其惡意傳播者、公然進行網絡攻擊者無法及時量罪定刑,也無法及時有效地保護相關受害者。如何保護網絡信息安全,是法律工作者必須從法律層面上思索的重要問題。如,對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競價排名”或者“關鍵詞廣告”,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及其配套司法解釋對這種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未作明確規定,由此競價排名導致網絡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案件糾紛的頻發,但審判結果卻差異紛呈,導致電商企業的無所適從。
二、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法制建設
如何在網絡化、信息化發展迅速的時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法制建設是一項必要的措施。
(一)在法律約束下發揮好網絡信息傳播快速的功能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既要利用好網絡傳播快速的作用,又要善于保護自己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網絡快餐”固然“美味可口”,但“吃撐了”或“吃歪了”都不是好事。信息時展帶來的豐盛成果,可謂觸及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不以訛傳訛,不盲目信任網友,保持一顆純凈的心,遵守信息法律法規和信息道德,才能在網絡的海洋中任意遨游。
(二)克服網絡系統漏洞危害,營造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
惡意公布或售賣漏洞的行為屬于黑客攻擊行為的幫助行為,必須對行為人按照黑客犯罪的從犯進行定罪量刑。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幫助犯的故意僅限于直接故意,如惡意公布漏洞的行為作為后續實行犯的幫助行為,則很難被認定為共犯,因為該行為人公布雖然是惡意的,但對于后續的行為往往只是一種蓋然性認知;對于非惡意的漏洞挖掘和公布行為,如白帽黑客發掘漏洞并告知廠商換取報酬或者通過烏云等網絡安全漏洞平臺予以公開的行為,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尚無針對性的界定。這方面有待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更好的打擊網絡信息系統漏洞行為。對于個人和組織來說,經常性的掃描漏洞,通過一些殺毒軟件予以清除漏洞是必備的上網手段。
(三)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制定及其實施是一種國家決策,充分又有效的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可以說,信息會直接影響到法律的制定質量和法律效果。在法律制定和形成中,靜態信息觀最具有危害性質,故需收集動態而非靜態化的信息進行動態化的立法,這需進行各種制度安排以切實保障法律形成過程中能充分吸收有效的信息。我國網絡信息安全法律制定上不夠健全,所以也需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甚至應有超強意識制定出更加適應信息時展要求的法律法規,這種動態化的法律制定才能科學的滿足人們的需要,也才能更靈活有效的保障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法治,才能更有效的保障網絡信息者、傳播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為網絡創造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
作者:高國金 程志軍 單位:江西農業大學 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