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美術課程整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多媒體技術具有多元化、便利、立體、形象等特點,將其與美術教學相結合,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思路的拓展,從而有效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基于此,該文分析多媒體技術運用于美術教學的意義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此有效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美術;多媒體技術
動靜結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不僅有助于教師實現備課高效化,而且能顯著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在開展具體教學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一些教材中晦澀難懂的知識,教師能借助多媒體技術動態化地展示靜態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初中美術教學的優勢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初中美術教學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首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先準備紙張、顏料等相關美術材料,再提出相關創作要求,讓學生創作。學生的學習模式單一,課堂教學氛圍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長此以往,容易影響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1]。美術教師可通過圖像、視頻等呈現相關的教學內容,以此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有利于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更便于學生理解。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經典的美術作品、某種繪畫手法與形式、相關的美術創作素材,以此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相關作品[2]。同時,美術是一門較為抽象的藝術學科,教師具象、直觀地呈現相關內容,更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讓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美術知識,有效提高學習質量。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未給予美術學科應有的重視。當前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受以往的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學校和教師未給予美術學科應有的重視,存在美術課時較少、課時安排不合理、其他學科的教師隨意占用美術課時的現象。初中時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其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學校未給予美術學科應有的重視,不僅會影響到美術課的教學效率,而且會影響到學生藝術素養、審美能力的提升。
2.教學方式較為陳舊。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課的教學內容通常較為抽象,這對學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的教學手法單一,多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方法開展教學,部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有效發揮,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也會被打消。初中生的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單一,則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3]。因此,美術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進而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
3.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多以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設置教學目標,這容易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步伐,從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美術學科是藝術類的科目,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4]。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有所差異,不同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感知能力、興趣有所不同,在美術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多樣化的標準要求學生,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信。
三、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美術的整合策略
1.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美術教學。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美術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講述式的方法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較為枯燥,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教師講解相關內容的時間較多,未留足時間讓學生動手實踐,以致部分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豐富多樣的圖畫呈現給學生,并將教學內容分為不同的板塊開展教學,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美術知識,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5]。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使抽象的美術知識具體化,使零碎且復雜的美術知識簡單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學習更多的美術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在初中美術中,教師多講解色彩搭配、風格、結構、線條、畫派等知識,如果教師只是用語言進行講解,學生則難以理解其中一些較為晦澀的知識。在講解美術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教授相關內容,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6]。如,在講解陜北文化與相關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陜北門神(圖1)、年畫(圖2)、窗花(圖3)等內容,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并了解陜北地區的藝術作品及其相關特征,這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美術素養。
2.基于多媒體技術的作品動態化。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初中美術教學,有助于讓美術作品由靜態向動態轉變。通常而言,初中生接觸的美術作品都以靜態的形式呈現。部分學生不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畫家的相關流派、創作特點與技法,因此難以理解作品的內容與畫家創作的意圖,對鑒賞活動的興趣不高,只是應付了事,難以獲得預期的學習效果。為此,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動態化地呈現美術作品,以此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展示名家畫作時,首先播放與之風格類似的純音樂,以此讓學生靜下心來欣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接下來,教師呈現美術作品,并以短視頻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作品與畫家的相關內容,由此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特點與畫家的創作意圖[7]。
3.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美術教學生活化。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開展美術教學,未能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與生活實際,由此使部分學生感覺美術與自己的生活相去甚遠,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將多媒體技術引入美術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收集、整理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美術作品和藝術形象并加以呈現,還原生活中的美術場景,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美術課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美、探索美,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不僅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能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熱情,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形成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美術課堂,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美術課堂教學的高效性[8]。如,對“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開展教學時,該部分的知識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可以讓學生描繪出自己理想中的家。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與家相關的美術作品,留足時間讓學生賞析,并讓學生說出作品的獨到之處;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創作思路;最后讓學生開展創作。這一過程不僅能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而且能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與思維空間,從而使學生創作的作品形式更加豐富。此外,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相關的短視頻,在上課之前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短視頻了解下節課的內容,并總結相關問題與學習心得,在課上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交流。
四、結語
將多媒體運用于初中美術教學,不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主動性,而且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審美情趣,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潛能。因此,美術教師在具體教學時,要注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讓美術教學貼近現實生活,將抽象的美術知識具體化,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進而提升初中美術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喬慶波 單位:江蘇省東海縣溫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