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在放射學教學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放射學帶教中采用病例導入、多媒體結合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學院2017—2019年入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200名,按照帶教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帶教組與綜合教學組。授課內容均選取醫學影像學教材中介入放射學章節,常規帶教組采用常規教學,綜合教學組采用病例導入、多媒體結合PBL教學模式教學,教學結束后,對比兩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分、理論知識得分情況和學生滿意度。結果:綜合教學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分與理論知識得分以及總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常規帶教組(P<0.05)。結論:通過病例導入、多媒體技術與PBL教學相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臨床帶教質量。
關鍵詞:介入放射學;PBL教學法;常規教學方法;多媒體;應用價值;滿意度
介入放射學是指在X線、超聲、CT、MRI等影像醫學和臨床診斷學為前提條件下,通過經皮穿刺途徑或通過人體原有孔道,將特制的導管或者醫療器械在借助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其與臨床治療原理相融合,采用導管、導絲等醫學器材對人體內的各種疾病進行相應診斷、治療或者組織采集的一種新的醫學技術[1-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介入放射學在診斷、治療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作為影像診斷教學中的主要課程,介入放射學的教學需要學生不僅具備影像診斷學和臨床診斷學等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較強的處理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主要是因為介入放射學中的操作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實踐性和嚴格性[4]。為了探討介入放射學帶教環節中采用病例導入、多媒體結合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本文就針對這一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學院2017—2019年入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200名,按照帶教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帶教組與綜合教學組。綜合教學組100名,男50名,女50名;平均年齡(19.56±2.4)歲。常規帶教組100名,男60名,女40名;平均年齡(20.2±2.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規帶教組采用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帶教老師采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具體講解,主要是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講解介入放射學知識、相關檢查結果的診斷方法和診斷依據,然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方式等教學內容[5]。綜合教學組采用病例導入、多媒體結合PBL教學,具體的教學如下:(1)在介入手術中,大多數是采取以血管為通道的方式進行手術,但是由于人體內部的血管我們難以通過觸覺和視覺感知到,因此在全身血管解剖上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而通過采用多媒體動畫配合體表檢查,能夠通過樹立一個立體且形象逼真的動畫圖像幫助學生進行感知,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全身臟器上血管的具體走向和供給方向,也能夠清楚了解當血管堵塞后會出現的臨床癥狀和相應的后果[6]。當學生在多媒體圖像下有了立體圖像思維后,教學老師再進行實際的體表動脈檢查指導,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全身血管解剖的學習。(2)在通過多媒體教學了解全身血管解剖的知識后,教學老師再將病例導入進行教學,主要是選擇一些典型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如:對于治療間歇性跛行患者的病例教學,在進行教學時根據間歇性跛行病理的臨床特征[7],設置相應的問題,詢問學生該疾病的臨床表現、患者患肢疼痛的特征等,隨后讓學生進行患者臨床上的診斷,再進行該疾病可能是何種血管疾病病變引起的猜想討論,根據討論結果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影像檢查,從而驗證猜想的準確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病例導入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全身血管疾病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而且不斷地病例視頻再現,能夠加強學生的視覺形象記憶能力。(3)基于多媒體和病例導入教學基礎上,在對學生進行數字減影手術演示教學,主要是在教師進行臨床操作的講解示范時,給予學生進行數字減影手術演示,主要是從介入手術的股動脈穿刺開始[8],在演示過程中不斷告知學生操作的每個步驟和重點,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如在穿刺點位上應該如何選擇、穿刺后如何有效判斷穿刺針到達血管內腔等,使得學生能夠加深對演示手術的記憶力,也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提高了整體教學的質量水平。
1.3觀察指標。(1)教學課程結束后,帶教老師進行出題測試,主要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測試[9],通過對兩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成績進行相應的考核,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每門考試成績滿分均為100分。(2)教學課程結束后,對比兩組教學下學生的滿意度情況。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成績考核。綜合教學組學生在實踐操作能力得分與理論知識得分均明顯優于常規帶教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滿意度。在學生滿意度方面,綜合教學組學生的總滿意度明顯優于常規帶教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討論
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通過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不斷的學習,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后,對學生進行臨床操作講解,這一教學方式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不佳。PBL教學法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主要是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通過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原有的教學方式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10-12]。本文中綜合教學組采用以PBL教學法為基礎,以病例導入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13],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教育模式,通過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答案,再由老師進行解析,教師及學生在教學中在進行實際的模擬操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血管解剖的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在不斷反復思考和發現答案中來回地總結和分析知識,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妙趣橫生,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理論知識。介入放射學是實操性和技術性均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14],對于學生的要求較為嚴苛,需要對全身的血管解剖進行學習,并學習對應的血管相關疾病[15],因此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掌握,還需要具備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應對臨床中面臨的各種突發問題。本文結果顯示,綜合教學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分、理論知識得分以及總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常規帶教組(P<0.05)。表明在介入放射教學中采用病例導入、多媒體技術與PBL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介入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整體教學質量。綜上所述,為有效提高此類知識的教學水平,基于現有放射科的影像平臺,通過病例導入、多媒體技術與PBL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接受此類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讓其能夠進行主動學習并提升學習興趣,增強其主動學習的意識,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提升臨床帶教質量,值得應用。
作者:李威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介入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