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改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為了改進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教學現狀,本文從實驗內容、實驗器材、教學方式三方面提出探究,探索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模擬;實驗;設計性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氣工程、電子信息、自動控制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具有基礎厚、專業活、適應性廣的特點。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是一門比較難掌握的學科。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是模擬電子技術的實踐環節,是模擬電子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進行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過程中,既能加深對理論內容的理解認識,加重記憶,又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應用,將知識升華,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
1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現狀
在傳統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中,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內容和實驗器件單一,只是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簡單驗證,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講義上規定的實驗步驟操作、測試。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遇到器件參數選擇不對,電路設計等方面的問題,并不能加強對實驗原理的認識,對電路各元件作用的了解,而只是在機械性地做實驗,更不要提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模式中,只想敷衍了事,遇到問題不動腦思考,學生缺少了自己探索設備的過程,缺少了自己動腦動手的過程,而且對老師介紹的內容不能印象深刻。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也會使后續課程的學習和畢業設計受到嚴重影響。
2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改進建議
2.1實驗內容改進。
開設實驗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實驗加強對理論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熟知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電子元器件、各基本電路的原理、作用,掌握一定的實驗方法、實驗技能,并培養出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設計、制作電路的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消除學生對模擬電路知識的恐懼感,培養出學習興趣,為后續課程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1.1保留部分基礎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仍需要保存部分基礎驗證性實驗。各種復雜電路都是由單元電路組成的,讓學生在完成驗證性實驗的過程中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及基本電路的連接,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學習實驗方法。培養獨立動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完成設計性、綜合性的復雜實驗打好堅實的基礎。對于驗證性實驗,教師除了介紹實驗設備及使用方法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該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上出現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讓學生通過完成驗證型實驗樹立用實踐檢驗理論的好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也是十分有利的。2.1.2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在模擬電路實驗教學過程中,可根據理論教學進度將相關的設計性實驗穿插到實驗教學中,由簡單到復雜,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逐步拓寬學生的設計思在完成幾個驗證性、設計性實驗后,可穿插一次綜合性實驗。[2]最后將各設計實驗整合在一起,實現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項目。例如,在完成單極放大電路、反饋電路、運算放大電路和功放電路后,可以讓學生做一個音響放大器。不僅讓學生明白相關知識點的聯系、電路之間是如何連接的,學會將多門相關課程有效地銜接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術的運用能力,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并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2實驗器材改進
2.2.1更換新型設備。由于存在面包板接觸不良,電路之間產生干擾等問題,即使實驗電路連接正確,實驗結果也未必能順利得出,而且這些棘手的問題并不是掌握理論知識就可以解決的。所以,更換新型實驗設備是有必要的,既可以為學生們節約那些不必要的被浪費的時間,將時間充分利用在認識電路,理解電路,設計電路上,也可以減輕學生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產生對模擬電子技術的興趣,對電學科目生發出熱愛之感。2.2.2自主選擇器件。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實驗教師在實驗上課前測量、調試、準備好元器件,學生只要按照實驗講義上按部就班地連接電路即可。所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將全部器件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電路要求,自己選擇合適的實驗器件進行連接、調試。這樣的實驗模式可以保證學生認真地準備、充分地思考,真正熟絡地明白元件的各參數要求,及實驗設計原理和設計要求,扎實理論知識,提升設計能力。
2.3教學方式改進
2.3.1改變授課方法。在傳統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課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動手能力不強。教師可以改變事無巨細地講解模式,而是課前布置授課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設計相關電路。課上各小組匯報設計理念、設計成果,由教師和全體學生對其提問討論,提出改進建議。實驗結束后,各小組進行答辯考核,對實驗成果進行展示。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驗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的能力。2.3.2實驗室半開放。由于實驗室開放時間的限制,許多學有余力的同學不能充分地使用實驗室的資源,遏制了他們學習探索的熱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他們能力發展的遏制。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同學,課上的時間有限,未能完成安排的任務,他們想要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來提升操作能力、加快實驗進度的想法無法實現。所以,建議實驗室半開放管理,學生與教師預約時間即可進入實驗室進行操作。實驗室半開放管理,為學生提供更豐裕的時間,讓他們較好地完成課程,為興趣濃厚者提供發展的平臺。2.3.3分組學習因材施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在同一所高校學習的學生素質差異性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相對欠缺。[3]針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差異,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案,實驗能力稍差的學生,僅需完成部分實驗;實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平臺,自主設計開發新型電路,做到分組學習,因材施教。
3結束語
電力行業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都不可或缺的行業,人才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高校的通信工程專業就是培養通信技術人才和相關領域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課程體系的研究和實踐決定了培養對象將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同時決定著教育思想能否成為現實。[4]對于電力課程及實驗的教學與實踐培養了學生所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在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扎實理論知識,充分培養實踐能力,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來適應社會對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坤.模擬電路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LABORATORYSCIENCE2008,2.
[2]王春靜.模擬電路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大學教育,2015,6
[3]程春雨.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
[4]王悅.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論壇,2016,15.
作者:陳妍希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