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電子技術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改革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當前,我國的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教學課程內容仍然十分復雜,并且這些知識點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以后的實踐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當前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只有實現電子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有效改革,才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有效掌握,提高他們的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工作和實踐做好準備。
關鍵詞:電子技術;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改革
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中,工科課程特別是電工類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電工類課程就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在對電工類課程改革深化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電工類基礎課的結構,才能夠為我國的新時代經濟建設帶來充足的人才儲備,對于我國的現代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職業教育中電子技術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特點
在機電類專業和信息工程類專業的學習中,電子技術和電工技術是重要的專業課程,并且其學習對于學生之后的核心課程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更是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工程技術類職業就業和工作狀況。在電子技術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中,其特點主要有:(1)該課程主要是基礎課程,在當前的科技快速發展中,機電設備也都不斷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利用電是設備能源,并且微電路成為重要的控制核心。在以后學生進行相關職業崗位就業時,不但要能夠充分掌握數學和機械的基本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習電類知識,這也是他們職業的需要和需要。(2)在該課程中,課程主要包含兩門,分別是《電工技術基礎》和《電子技術》,前者課程中主要對基礎電路知識的學習,后者主要是一些經典模擬電路,并且包含經典數字電路的有效設計,其中,《電工技術基礎》是前修課程,之后進行《電子技術》的學習。在這兩個基礎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識點學習,并且學時比較緊張,因此需要針對兩門課程做出適當的優化和統籌安排,并且保證在內容教學上是由淺入深的過程,不斷突出重點。(3)在實際中,電的學習是十分抽象的,其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一定的苦難,因此,需要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能夠效仿企業項目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二、教學做一體化的內涵
教學做一體化指的是在一件事情中,需要自己動手去完成,這個過程是做的過程,在做這件事件事前,我們需要掌握事情的方法和原理,并且在“做”過程中,能夠感悟到新的方法和體會,在“做”之后,需要對所學的新知識進行總結,這就是“學”的過程,在進行“學”和“做”時,我們需要從別人的地方得到知識,然后將自己做的體會再告知別人,這個過程是“教”,這三個過程構成事情中的三個方面。該理論最早是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來的。“做”是“教”和“學”基礎和前提,并且“教”為“學”、“做”進行了充分的引導,“學”是“做”和“教”過程產生的結果以及收獲,之后,“學”給“做”和“教”提供反饋,將整個過程進行升華,并且構成良性循環的過程,將“教”“學”“做”視為一體,并且實現連接和結合,并非三個獨立體存在的。在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學”“做”之間是獨立存在的,學生所學的知識多數都是書本中的,并不是從實際問題中得出來的,并且學生常常不知為何而學,并且在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和實際的實踐脫節嚴重,學生難以理解,教師難以表達,形成了教學的尷尬局面。在利用知識進行問題處理過程中,學生又常常是不知道如何解決,從而陷入實踐的困境。也就是在教學改革中,需要轉變“教”“學”“做”三個相互獨立的現象,有效結合在一起。讓“學”從“做”來,“教”從“學”來,“做”中有“教”,三者相互聯系,緊密結合,從而讓學生能夠不斷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這也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三、電子技術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改革方案
不管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還是電工技術課程教學,都需要將教學做充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清楚崗位的需求,明白自己要學的內容,知道學什么,然后以“做”為“教”,將學時的知識點進行實踐化內容的轉化,讓學生解決具體問題。例如,在電路制作過程中,可以將制作經典電路作為項目,并且在項目教學中,將各個知識點充分結合起來,這樣能夠防止學生學習的知識和實踐產生脫節,并且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能夠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學生在“學”之后能夠接著利用到實踐中去,并且在課堂上進行經典電路的制作,并且鞏固所學的理論基礎。在“做”中“教”,在電路制作中,針對遇到的理論問題,教師可以給予解答,并且在動手操作中,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做”中“學”模式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并且能夠鞏固已有的理論知識,并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做好資料的搜集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等等,這樣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代入到下一個過程的學習中去,實現良性循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特點,這就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中,擔負著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的職能,并且為國家的經濟建設輸出了大量的復合型職業人才,在這個教學背景下,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改革的作用更加凸顯出來。在當前,我國更是十分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職業院校需要充分把握機會,不斷更新和改革課程,轉變教學方式,加強學校的基礎實踐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質量,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厚軍.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7):252.
[2]湯莉莉,黃啟俊.面向應用技術能力培養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46):124-125+193.
[3]乞英煥.基于“云課堂”的電子技術基礎(ME)課程信息化改革探究[J].電子世界,2019(05):87.
作者:熊瀟夢 單位: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