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數碼技術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高校動畫教育創新發展方向探析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動畫作品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文化植根于肥沃的優秀民族文化土壤,因此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離不開教育。該文通過具體案例探究民族文化與動畫作品的聯系,分析我國高校動畫教育體系的現狀,進而為動畫教育的創新發展提出方向,以期高校能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將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與專業技術相結合,培養出能為我國動畫事業的進步與發展貢獻力量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優秀民族文化動畫教育創新發展
一、優秀民族文化是中國動畫的獨特內核
任何一個國家的動畫作品都離不開體現民族性的故事內核,動畫作品只有堅持本民族的文化內核并充分發揮其特質,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從中國動畫的發展史看,優秀的民族文化正是我國優秀動畫作品的獨特內核,筆者試以實例說明。1941年,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開創了我國民族動畫創作的道路,這是我國動畫作品中首次融入傳統民族文化,為我國動畫之后的發展探索了新的方向。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成立,其拍攝了一系列頗具中國民族特色的作品,如動畫作品《大鬧天宮》和《牧笛》、剪紙動畫《金色的海螺》、木偶片《孔雀公主》等。當時《大鬧天宮》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部影片標志了中國動畫片制作達到了一個小高峰,同時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動畫走向成熟的標志。其民族化具體體現在題材選自中國名著《西游記》、在配樂中融入傳統戲曲藝術、在造型上融入中國元素等。1979年,我國第一部大型寬銀幕彩色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問世。片中的哪吒從蓮花中誕生,扎著兩個丸子頭,穿著紅肚兜,表情堅定,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兒童形象。畫面中大量運用了祥云這一中國元素作為裝飾物,場景中的山水運用了水墨畫寫意的形式,呈現出中國畫的傳統樣式。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發現,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動畫的概念和體系逐步形成。中國動畫在畫面上脫胎于繪畫、玩具、皮影、剪紙、木偶、戲劇等藝術形式,在內容上汲取了中國古典神話、民間傳說、古典小說、傳統寓言的故事核心,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動畫“中國學派”。因此可以說,動畫“中國學派”的文化身份和基礎就是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動畫“中國學派”自誕生以來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期,在探索民族精神、傳統藝術和動畫教育方向上耗時較長,今天的中國動畫藝術終于進入了百花齊放的全新時代。2015年上映的《大圣歸來》(圖1)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影片對名著故事進行了新的演繹和拓展,通過現代的動漫制作技術,賦予動畫新的內涵。該動畫借鑒的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包括京劇、皮影戲等。此后的《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作品也延續使用了“中國學派”的經典風格。可以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華民族文化都是中國動畫作品的生命之源。
二、我國高校動畫教育體系現狀
中國動畫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學派”的發展,“中國學派”的發展也離不開對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傳承文化,教育先行,要想實現對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高校動畫教育的引導作用。自2000年以來,我國動畫教育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底,全國開辦動畫專業的院校有400余所,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約有1000所,學生有近40余萬人。
1.動畫人才培養的層次和類型
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探討(4篇)
第一篇: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探討
[摘要]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檔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關乎企業經營者科學決策,合理制定發展戰略,優化配置各項資源。而在時展浪潮中,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是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首要前提。為此,需要全方位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不斷規范企業內部各項工作,加快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步伐,提高企業檔案信息資源利用率,充分展現自身價值,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發展壯大。
[關鍵詞]
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探討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數量、種類不斷增多,運營規模不斷擴大。隨之,在數量、種類方面,企業檔案已達到歷史新高。在信息化時代下,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檔案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決策等活動,在企業整個運營過程中發揮著特殊作用。但新時期企業檔案管理工作存在各種問題,急需要改革對應的管理體制,使檔案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于企業,不斷增加企業的運營效益。
1企業檔案管理體制現狀
高校藝術設計論文(6篇)
第一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研究
一、課程的設置應該注意連貫性
學生在高校中學習專業課程,最重要的就是課堂,所以在專業課程的設置和具體安排方面必須做到連貫性,素描和色彩作為藝術專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繪畫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新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大一學生必須學習素描與色彩課程,學習造型和色彩的藝術表達形式,對于日后的設計專業會有很大幫助。在很多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素描色彩課程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繪畫,之后讓學生接觸一些設計基礎課程,如三大構成等,讓學生對設計有一個大的概念之后再開設素描色彩的提高練習。比如通過素描課后期的精細素描練習,可以讓學生在產品造型方面有更深的認識和更細致的設計;在色彩課中的色彩歸納練習,能夠讓學生在視覺傳達專業中設計出更具視覺沖擊力的色彩。有部分高校會有一到兩年的大類培養,之后分專業,通過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會更明確自己的興趣或者專長在哪一個專業,對學生選擇專業有很大幫助。現代的設計離不開計算機軟件,而最常用的最普及的是《Photoshop軟件設計》,所以在很多高校中都開設了該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軟件課,應被安排在專業課程之前。但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把《Photoshop軟件設計》課程安排在新生入校時學習,有許多學生在入高校前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知識并沒有太多認識和了解,所以在剛入校的時候學習《大學計算機》是必要的,而在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基本軟件的時候接觸Photoshop軟件,會很迷惑,很無奈,這對將來的學習有很大的阻礙。若在《大學計算機》結課后再接觸Photoshop軟件效果會更好。所以,同樣是基礎課,在課程安排上也得分先后順序。
二、課程的安排要合理、科學
普通高校的傳統課堂都是兩節/次地安排,而在課堂上基本都是老師單方面給學生灌輸知識或技術。藝術設計專業的課堂不僅僅需要教師的灌輸,更多的在于自己動手設計。同時,設計課程是一個開放性思維課程,不推薦學生閉門造車,在課堂上學生需要針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進行討論,也就是說傳統課堂兩節/次安排會使得課堂時間不夠用,所以通常設計課程會以四節/次的形式來安排,這樣在教師講授之后學生可以分析討論,并進行一些動手操作和設計。很多高校會將專業課與文化課程同時安排,大部分課程都是由學期初到學期末一直存在,還有些高校會將專業課程集中安排,如一周五天的課程中,兩天半集中上一門專業課,課時修滿即結束,一周的另外兩天半則平均分布公共文化課。這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前者各專業課程不能被合理地連貫性安排;后者雖授課彈性較大,學生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設計想法,但通常課時修滿也只需1個月左右。本文建議根據不同的課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安排,比如藝術理論課程,不需要設計或太多討論,考慮到授課教師的精力問題,可以以兩節/次的形式安排;專業設計課程可以按照幾天集中授課的方式安排,因為設計本身是需要靈感的,學生通過幾天連續接觸某專業某課程會激發更多設計靈感,同時因為時間連貫,學生可以帶著老師灌輸的知識和自己的靈感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之后再將調研的總結帶人設計中,這樣各個方面都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教學效果也會更好;有一些技術方面的課程,比如設計手繪課,需要學生長此以往地練習才會出效果,故這種課程需要貫穿整個學期,甚至可以每個學期都安排。
三、實踐教學需多樣化
幾乎所有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學生在校期間都會安排一到兩次集體實習,一次是針對基礎繪畫方面的實習課程,另一次則是針對專業設計所安排的實習。通過外出實習,學生能開拓思維,尤其是很多高校會在實習期安排學生參觀設計公司或生產工廠,這會促使學生對于自己想要從事的專業有更多更深的認識和思考。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活動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一次兩次的集體外出實習,更多的在于跟所學的課程相結合。近年來很多設計專業的院校都過于重視課堂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應在每門課的教學中都參與實踐活動,如《室內設計》課程,在講授的同時應教師應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的室內設計以及材料市場;在《景觀設計》課程中應帶領學生到植物園認識植物,并參觀比較有設計性的公共景觀;在《平面設計》課程中,應帶領學生到印刷廠等場所了解出圖的方式等等。通過此類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各設計元素之間的連接和關系,對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設計行業尤其是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并不是個人設計就可以完成的,很多時候需要團隊合作,所以在學習和實踐活動安排的時候可以適當地以分組的形式來設定完成,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在一個設計團隊中的分工與配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