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生物科技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生物科技研究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生物科技研究

初中生物科技活動課內容選擇研究

摘要:

科技活動課程是義務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安排好課程內容,關系到整體活動課的實施和整個教育目標的實現。生物活動課程與必修課程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長期以來,必修課程主要是以學術為中心的課程,它體現了我國特有的教育價值觀念,必修課以學科知識的接受性學習為主,更加強調學科的概念系統性。而活動課程以解決問題為主,強調知識的實踐和應用,可以按照不同學生的需求能力,靈活調整自己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并能夠迅速吸收最新的科學成果,使理論和實踐聯系的更加緊密,因此,初中生物科技活動課程的選擇非常關鍵,上什么樣的課程,教什么樣的知識,怎樣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生物;科技活動課;興趣激發

初中生物課程,尤其是活動課程的內容選擇應當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主,強調生物知識的應用價值,創設一種學生熟悉的課題和活動清靜,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以動手動腦并提高生物素養為核心。在引導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的這一過程中,融合科學的思想,科學知識技術,科學方法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生物有關的道德、意志、情感、社會責任等。生物活動課程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活動能力和認識水平出發,充分發掘內容的興趣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認為,在選擇初中生物科技活動課內容中,要遵循一下幾個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初中生物活動課的內容必須符合科學性,應當正確體現應用科學的思想,貫穿科學原理和運用科學的方法。科學是人對科技活動課的內容,要積極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歸納分析。通過實踐活動驗證真理、發現整理。我們要注重對活動步驟和技術進行明確要求,對需要的藥品和條件進行量化,以保證實驗的成功率和重要性。

閱讀全文

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特點與進展

 

瑞典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半部。國土狹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面積45萬平方公里,人口920萬。瑞典雖然只是偏居北歐一角的小國,但其科技創新能力卻譽滿全球。歐盟委員會在2008年2月14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瑞典是最具創新能力的國家,它的表現不僅超過其他歐盟成員國,也優于美國、日本和以色列等創新型國家。瑞典促使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方法很多,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加強優勢產業的發展。二戰后,瑞典政府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對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作用,運用創新政策和產業政策,因勢利導,及時推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逐步培育成生物科技、信息通訊、汽車制造、清潔能源和環保設備等研發實力強大的優勢產業。本文擬對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現狀、特征和優勢等作些分析,供有關方面參考。   1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區域分布   瑞典由生物科技、生物工程、醫藥、醫學技術、醫療器械、診斷設備等組成的生物科技產業,以世界一流的大學及它們培養的專業人才為基礎,擁有雄厚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推出了呼吸器、人造腎、移植心臟起搏器、超聲波、生物傳感器、伽瑪刀、局部麻醉、靜脈營養學、阻滯劑等許多影響世界的發明創造。這一領域共有4000多家企業,其中生物科技與工程方面的企業900家,制藥企業1500家,醫療器械企業900家。瑞典生物科技產業以藥物研制為主,占行業總量的54%,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藥公司,瑞典就有兩家。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除了產品研發和制造外,還有許多從事原料采購、市場銷售、技術咨詢和業務分包的企業,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瑞典的生物科技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區:   1.1斯德哥爾摩與烏普薩拉之間的產業集群   首都斯德哥爾摩與北面的大學城烏普薩拉之間,大約相距70公里,這里是瑞典生物科技產業最重要的聚集地帶。該區域內擁有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烏普薩拉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皇家理工學院等世界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它們培育了許多生物醫藥方面的高新技術公司,并直接或間接為企業的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服務。該區域形成的產業群,聚集的生物科技企業占瑞典全國的56%,產生過法瑪西亞、阿斯特拉和安瑪西亞等著名公司。1995年,法瑪西亞和美國普強藥廠合并為法瑪西亞普強公司。2000年,它又同孟山都公司合并,成為世界最大制藥企業之一的法瑪西亞公司。2002年,法瑪西亞公司并入美國輝瑞公司,在制藥企業中名列世界第一。2009年1月,輝瑞公司以6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惠氏公司,進一步鞏固了世界最大制藥企業的地位。1999年,阿斯特拉公司和英國捷利康公司合并為阿斯利康公司,在世界制藥公司中位列第三。該公司憑借強大的研發后盾,致力于研制、開發、生產和營銷優越的產品,在心血管、消化、麻醉、腫瘤、呼吸等五大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04年,安瑪西亞公司所有股票,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組建成通用醫療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醫學影像、服務和信息技術,并擁有醫療診斷、患者監護、疾病研究、藥物研發以及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專業技術,長期致力于病癥的早期探測,并為病人確定“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目前,輝瑞、阿斯利康和通用醫療集團,都把瑞典作為研究、開發和制造生物醫藥產品的重要基地。   1.2以哥德堡為中心的產業集群   哥德堡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在瑞典國內城市中排名第二。位于卡特加特海峽、約塔運河畔,與丹麥北端隔海相望,產品向世界各地擴散十分便捷。當地哥德堡大學的健康科學研究院,是瑞典著名的醫學院,在干細胞等領域研究取得許多突破性成果,還參與了阿斯利康公司暢銷的抗潰瘍藥品研制。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生物科學研究,把自然科學理論與工程科學知識融為一體,并使其向縱深推進。這里聚集了全國20%的生物科技企業,主要從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其中重點是藥物的臨床研究。   1.3隆德與馬爾默之間的產業集群   瑞典南部斯康納省的隆德市,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至今保留著中世紀的街道布局,同時又是一個繁榮興旺的國際性現代化科學城。該市的隆德大學及其附近的科技園,集中了當地生物科技產業的主要研發力量。離隆德不遠的馬爾默市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它踞守波羅的海海口厄勒海峽東岸,對面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兩城之間有火車輪渡相通。在瑞典和丹麥兩國政府的聯合規劃下,這里形成了北歐著名的“醫藥谷”,推動生物科技產業迅速發展。除了上述三個產業集群外,瑞典北部的于默奧和東南部的林雪平兩市周圍,也集中了相當規模的生物科技企業和研發力量。   2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主要特征   瑞典生物科技產業是個非常活躍的經濟領域,它的主要特點是:吸納的資金數量巨大,科研實力雄厚,產業鏈和價值鏈不斷延長,容納的企業類型越來越多。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這一產業經歷了并購、重組,以大吃小、強強聯合等演變,形成一些巨型跨國公司。同時,由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發展,又不斷孕育出許多生機勃勃的中小企業。目前,瑞典生物科技產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產鏈,集中分布在這一產業技術鏈和價值鏈的高端領域。   2.1占據醫療藥物的高端領域   在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是醫療藥物企業。它構成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內圈層次,兩家最大的制藥公司又構成這一層次的核心部分。該層次的企業,除了瑞典本國成長起來的科技型企業外,也有不少是國外大公司在當地設立的研發機構。它們與瑞典大學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為大學科研機構提供經費,同時,又把大學研究出來的發明成果及時開發成新產品。它們主要針對肥胖癥、高血壓、神經系統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和中風、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腫瘤等各種疾病研制治療所需的藥物。還有一些企業不是開發某種藥品,而是專門研究如何提高已有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怎樣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直達體內的靶分子,如何使已有藥物在病人體內達到令人滿意的溶解效果等。#p#分頁標題#e#   2.2進入診斷設備的高端領域   瑞典從事診斷設備制造的企業,其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診斷工具與技術的開發、檢測儀器的研制,以及血液分析設備的更新等方面。瑞典這類企業,與大學或醫院的科研機構關系密切。它們經常以相互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些科研項目。其創新成果的商業化過程,往往比制藥企業快得多。   2.3攻占生物科技開發所需儀器設備的高端領域   從事生命科學研究和醫療藥物研制,需要許多高科技設備和工具,如生物芯片、生物分子分析儀、生物傳感器、生物分離機、基因擴增儀、定量PCR基因檢測儀、基因分析系統、核酸蛋白紫外檢測儀、DNA測序儀,以及發酵設備等。瑞典擁有覆蓋整個生物科技領域的儀器設備研發機構,擁有分析基因、蛋白質和生物制藥等方面最大的設備制造商,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物分子設備組裝的探測與監控技術。   2.4拓展生物制品的高端領域   瑞典的生物制品企業,主要從事生物分子、微生物或細胞等方面的開發和生產。近年,這類企業不斷向高端領域拓展,它們的產品包括:國際領先的蛋白質胺基酸勝太鍵復合物、單克隆抗體、熔化蛋白和其他重組蛋白,以及生產青霉素制品的原材料等。   2.5進入基因作物改良的前沿領域   瑞典企業運用基因技術對農作物進行改良,或進行生物性作物保護工作,已形成可在田間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它們已在油菜、芹菜、馬鈴薯和甜菜等方面培育出10多個基因改良作物。   2.6進軍生物保健的高端領域   瑞典企業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各種功能食品、保健營養品和美容用品等。其中一家最大的生物保健品公司,以雷特氏乳酸菌為原料,制造人和動物的前生素食品。前生素是一種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到達后腸道后,可被有益菌利用,而有害菌卻無法利用。前生素包括多種物質,如含氮多糖或寡糖、輔酶、某些氨基酸和維生素,甚至包括半纖維素和果膠等。瑞典企業研制較多的是寡糖類物質,如低聚糖等。大量研究表明,低聚糖能明顯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顯著提高動物的日增重量。   3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主要優勢   瑞典通過發掘生物科技領域的深厚傳統,大力整合制藥行業,激發眾多創業者涌入生物科技領域,建立風險資本的暢通渠道等措施,促使生物科技產業迅速成長為本國的支柱產業,并不斷增強自己的特有優勢。   3.1擁有整體實力強大的生物科技產業集群   據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調查資料顯示,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與烏普薩拉區域、哥德堡周圍、隆德與馬爾默區域存在的三個生物科技產業集群,名列歐洲同類產業集群前茅。它們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工具、生物科技供應鏈,以及藥物臨床試驗基地。   3.2擁有雄厚的生物科技領域研發實力   瑞典生物科技領域,通過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烏普薩拉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醫療保健單位、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等,組合成一個強大的研發群體,既深化了科學研究,又促進了應用開發。瑞典科研人員在干細胞、神經系統科學、新陳代謝和傳染性疾病等方面獲得了許多新發現,特別是糖尿病、肥胖癥、新陳代謝綜合癥、動脈硬化癥等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3.3擁有優越的生物科技產業成長環境   一是瑞典政府把生物科技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制定長期發展規劃,采取積極干預措施和許多優惠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其快速發展。二是眾多企業積極參與生物科技領域新產業鏈或價值鏈的各個環節,覆蓋著從基礎科研到臨床藥物開發的各個階段,使企業獲得節約費用的聚集經濟,提高了整個產業的效率。三是風險資本市場功能完善、渠道暢通,還有一批經驗豐富的風險投資商,專注于生物科技領域的資金動作。四是根據個人身份證號碼建立的瑞典公共醫療保健體系,便于對病人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   4瑞典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創新進展   4.1基因領域的新成果   瑞典生物科技專家與丹麥科學家發現,一種幫助農作物抵御真菌感染的基因,同樣有助于農作物吸收有毒的亞砷酸鹽。這一成果有望應用于開發不吸收砷的轉基因農作物,降低人們因飲食而導致慢性砷中毒的概率。砷是一種毒性很大的致癌物質,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亞砷酸鹽等形式存在。在世界許多國家,砷導致水、土壤和農作物污染。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水源污染導致飲用水和農作物中的砷含量較高,砷中毒成為嚴重問題。   4.2蛋白質領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生物科技專家和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合作研究揭示,抑郁癥的發生和發展與一種叫做p11的腦蛋白聯系密切。研究人員發現大腦里有種化學物質5-羥色胺,能夠調節人的情緒,也與產生抑郁癥有關,還有一種1B受體在誘發抑郁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而發現,p11蛋白控制著大腦細胞是否對5-羥色胺做出反應,它還能增加細胞表面1B受體的數量,并調動這些受體與5-羥色胺一起工作。這一發現,為人類更好地了解抑郁癥的起因,提供了新思路。⑵哥德堡大學的生物科技專家,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波蘭弗羅茨瓦夫醫科大學等學者共同組成的科研團隊,從血漿中分離鑒別出18個信號蛋白,能用于作為鑒定阿茲海默癥樣品的生物標記蛋白。同時,對這18個信號蛋白的生物學分析,也為進一步了解阿茲海默癥提供了重要資料。   4.3細胞領域的新成果   ⑴哥德堡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的生命科學家發現,如果一種叫做星型膠質細胞的腦細胞不被激活,那么植入鼠腦的干細胞就能夠產生更多、更成熟的神經細胞。這一發現,對干細胞研究是一個重大進步。目前,給大腦植入干細胞和激活人體自身干細胞,是對醫治多種神經紊亂疾病療效顯著的新方法。⑵哥德堡大學的生命科學家,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一種物質,能對新神經細胞的生成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它叫做GIP,是一種縮氨酸。由于該物質分子適合用于傳統的鼻腔噴霧劑,科學家們希望今后能用含有新成分的鼻腔噴霧劑,來治療抑郁癥•神經衰弱和癡呆癥。#p#分頁標題#e#   4.4疫苗領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烏干達馬凱雷雷大學的聯合研究,對于瘧原蟲本身是如何在胎盤中隱藏的現象有了一些重要的發現,有望開發出針對性更強的瘧疾疫苗。⑵卡羅林斯卡研究所開發新型癌癥疫苗,可抑制腫瘤血管生長。這種疫苗是利用基因技術制成的,它通過模仿血管生成抑制劑的功效來發揮作用。血管生長抑制劑,能夠通過阻止腫瘤內血管的生成來抑制腫瘤的生長。這種治療方案,被稱為抗血管生長療法。有專家稱贊道,它是一種利用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來打敗癌癥的方法,意義十分重大。⑶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生命科學家,發現一種能用于研發對抗癌癥腫瘤的疫苗分子。他們對一種免疫T細胞進行深入分析。T細胞能夠識別具有在轉移細胞中常見缺陷的其他細胞。他們找到一種短的肽分子,它能夠被T細胞識別。利用這種肽,研究人員能夠接種疫苗,并防止不同組織腫瘤的擴散。   4.5藥物領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發現,補充OMEGA-3脂肪酸,可減緩輕度早老性癡呆癥,但對重度病癥則沒有這種效果。補充OMEGA-3是安全的,病人的血壓沒有變化,驗血結果除了顯示出血液中脂肪酸含量高外也沒有別的變化。⑵哥德堡大學開發出治療白血病新藥物。據瑞典《每日新聞》報道,哥德堡大學研制的二鹽酸組胺(Ceplene)的藥物,獲得歐盟藥品委員會的檢測通過,允許在歐盟地區使用。二鹽酸組胺是骨髓移植的一種替代藥物,用于治療急性髓樣白血病(AML)。經過化療的病人服用此藥18個月就可維持約5年的生命,有40%的病人可以擺脫白血病。此藥為治愈白血病又提供了一種可能。   4.6醫療儀器領域的新成果   中瑞典大學科學家,在數字彩色X射線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數字彩色X射線技術的機理,與核物理學家用來探測新的基本粒子的先進技術是一致的。關鍵在于,怎樣使大型探測設備縮小到普通X射線相機的尺寸。為此,研究人員把X射線相機感應器每個像素點的電子讀出裝置,壓縮到55×55微米大小。進而在減少X射線裝置放射劑量的同時,發明了一種提高彩色X射線成像質量的方法。這樣,X射線相機擁有更高的分辨率,并能高質量的顯示出更多的色彩。這項成果,為醫學診斷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4.7植物領域的新發現   ⑴瑞典農業大學的生物科技專家揭示植物開花之謎:植物中有一種叫“FT”的基因。它活躍在葉子中,能夠制出一種在葉子和根尖之間傳遞信息的“信使分子”,然后“信使分子”刺激植物的基因程序,產生花蕾。此外,溫度和土壤條件是植物適時開花的重要原因,它們與“FT”基因一起影響植物開花。科研人員認為,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研究水稻。通過揭示植物開花的秘密,人們將來能讓水稻的花期提前,通過控制它的花期時間來增加每年的收獲次數,提高產量。⑵于默奧大學的生物科技專家,在位于瑞典達拉那的浮露山上,發現一棵攜帶有9550年前遺傳物質的云杉。由此推算,它是在約公元前7542年開始生根的。據考證這棵云杉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此前,人們一直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是在北美有4000多年樹齡的松樹。這顆樹的發現,把活著的古樹樹齡延長了5000年。   4.8動物領域的新成果   哥德堡大學的生命科學家成功地讓子宮移植的實驗羊懷孕,研究人員先把母綿羊體內的子宮完整地取出來,再讓子宮在綿羊體外保存一段時間,然后將子宮重新植入母綿羊體內,結果被植入的子宮恢復了先前的功能。這是瑞典醫學界,首次在大型哺乳類動物身上做子宮移植手術實驗。不久前,已經有4只接受上述手術的母綿羊在農場中與公綿羊交配后懷孕。專家認為,這項實驗的成功,為實現人體子宮移植手術的目標,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4.9食品領域的新成果   ⑴隆德大學的生物科技專家開發出一種可降低膽固醇的啤酒,它含有有益于人體健康的β-葡聚糖。有專家認為,由于該啤酒中存在天然抗氧化劑β-葡聚糖,具有潛在的保健和預防疾病作用,將使其成為促進心臟健康的營養型酒精飲料。⑵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與脫脂奶制品相比,長期食用全脂奶制品不僅不會使人體重增加,反而有助于保持體形。他們選擇近2萬名瑞典婦女,從1987年開始對她們的飲食習慣進行記錄,并計算她們的BMI體重指數,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之后每隔10年對她們的BMI指數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堅持每天喝一杯全脂牛奶或食用高脂肪奶酪的女性,其BMI指數與實驗初期相比有明顯下降,而高脂肪奶酪的瘦身效果比全脂牛奶還要明顯。⑶瑞典隆德大學一項研究表明,過多食用高脂肪食品可能會阻礙腦細胞再生,從而影響記憶力和思維發展。

閱讀全文

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進展

 

臺灣雖然地小,農業資源有限,但農業生產卻涉及農林漁牧業各方面。20世紀,臺灣島創造了農業的輝煌,其小農體制與熱帶農業技術舉世聞名,具有一流的農作技術。但全球經濟一體化給臺灣農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力。為了突破農業發展瓶頸,調整產業結構,臺灣近年來已將農業生物科技產業列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加快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究創新及其技術應用,以保證臺灣農業的持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經過20余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特別是其轉基因產品研究工作起步較早,在部分研究領域甚至超越了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水平。臺灣轉基因農產品在農業生物技術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安全管理體制也已具備雛形,建立起了系統合理的產品管理政策和體制。本文詳細分析了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及安全管理的相關政策、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旨在為大陸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安全管理提供借鑒經驗。   1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   1.1研究和發展概況   臺灣地區高度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物技術產品遍及農漁牧業,涵蓋范圍廣泛。臺灣地區分別于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舉辦了三次“臺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均設立有農業生物科技主題館,展示了284個農業生物科技項目,在這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2010年臺灣農業生技產值約新臺幣46.3億元,相較于2009年成長5.2%,主要是微生物/蛋白質飼料添加物與生物性農藥兩項領域產值的大幅成長;2010年微生物/蛋白質飼料添加物產值成長率為22.8%,主要受惠于抗生素被限用的影響,其需求與日俱增;2010年生物性農藥產值成長15.2%。2010年植物組織培養種苗相較于2009年成長4.8%,主要由于臺灣蘭花種苗對歐美出口持續擴大。因為動植物疾病檢測的重要性逐漸增加,再加上國內分子檢測技術發展成熟,臺灣2010年農用檢測診斷產值成長率為3.7%。植物組織培養種苗產值為25.1億元新臺幣,微生物/蛋白質類飼料添加物為11.9億元新臺幣,分別占52.07%和24.69%,是臺灣主要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臺灣植物組織培養種苗與動物用疫苗是發展較早且最為成熟的產業。臺灣的種苗業者目前開始走向客制化服務,生產方面則強化運輸技術及病毒檢測技術[1-2](表1)臺灣農業生技中,動物用疫苗、植物組織培養種苗產品已處于成熟期,技術成熟度高,市場穩定。基因轉殖畜禽/水產處于萌芽期,市場環境尚未健全,國內對于基因轉殖動、植物的管理法規仍逐步完善中,技術處于前期開發階段。生物性肥料、生物性農藥與農用檢驗試劑等產品則步入發展期階段,菌種篩選與量產技術逐漸成熟。在生物性肥料與生物性農藥方面,臺灣發酵技術已具有相當深厚的基礎,有利于臺灣生物性肥料與生物性農藥產品的開發。分子檢測診斷技術也逐漸成熟,加上法規門檻低,2012年投入農用檢測診斷產品開發的產商有增加的趨勢。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根據目前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情況及國內外潛在的市場,確定了農業生物技術未來三大發展重點領域,分別是種苗及種畜禽(水產種苗、植物種苗、種畜禽),安全農業,分子農場[1-2]。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廠商多集中于臺中市、屏東縣與臺北市等地。據統計,2010年主要業務是農業生技領域的52家廠商,其中北部有16家、中部17家、南部19家,跨領域廠商約14家。臺灣農業發展以中南部為主,臺中市是中部地區農業生技廠商最為集中的城市,以動物疫苗與生物性農藥、肥料廠商為主,如大豐疫苗、全亞洲、普生生技、瑞基海洋生技等;屏東縣則是以植物種苗、微生物/蛋白質飼料添加物等農業生技領域為主要特色,如世芥蘭業、臺灣孟德雨、比高暢生技等。此外也有農業生技廠商將總部設立于臺北市,工廠則設置于其他地區,如金車生技于宜蘭設立種苗生產基地。近年來,臺灣農業生技廠商積極通過產學合作取得核心技術與產品,自行投資廠房建設,并與“公協會”合作參與公開展覽爭取訂單。2010年上半年以來,隨著經濟景氣帶動許多訂單回籠,加上國際市場對微生物飼料添加物等需求的上升,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前景較好[1-2]。   1.2促進發展的公共政策   從各國發展實踐來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應歸根于其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公共政策的運用。我國臺灣地區為促進其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也制定了一系列詳細而復雜的公共政策來推動。早在1995年臺灣當局第2443次院會就通過《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的決議,決定將以農業及醫藥生物技術相關生物技術產業作為臺灣全力推動的重點科技計劃。加強生物技術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并將研發成果有效移轉民間,落實于產業界,臺灣“國科會”于1997年規劃,并于1998年開始推動《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劃》,其主要任務在選定并推動執行具有本土利益性、創新性、國際競爭力、短期內就有發展潛力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發課題,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研發資源,將研發技術或產品落實于產業上,厚植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基礎,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研發與營運中心。2008年,臺灣當局又出臺了《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以整合及擴散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發能量,并進一步落實研發成果產業化,借此推動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同時,“農委會”于2009年5月22日訂定《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輔導辦法》,以推動該方案生技商品化計劃,鼓勵業界承接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成果,并獨享執行計劃所生的各項研發成果,以落實研發成果產業化;2011年,針對該方案,臺灣擬推進產學合作項目16個,共申請經費補助0.44億新臺幣。   1.3研究機構及產業發展   臺灣當局高度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發及其產業的發展。目前,臺灣已形成一個完善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體系,對促進其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究機構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農委會下屬20個研究機構,包括6個試驗所、1個保育中心、1個生物科技園區和9個改良場以及金門縣的3個研究所;第二類是財團法人農業生物科技相關的研究機構17個,如臺灣工業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等;第三類是“中央”研究院設立的農業生物科技相關的研究機構8個;四是臺灣有41所大學設立的農業生物科技相關的研究機構115個,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并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五是其他農業生物科技相關的研究機構4個,如臺糖公司研究所、亞洲蔬菜研究與發展中心、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臺灣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等[3]。同時,臺灣當局為帶動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各縣市地區不同農業產業特色及外圍資源,6年內投入200億元經費,核定設置1處中央主導型的屏東縣《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及彰化縣《國家花卉園區》、臺南縣《臺灣蘭花生技園區》、嘉義《香草藥草生物科技園區》及宜蘭《海洋生物科技園區》等4處地方主導型園區,目的是帶動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群聚效應,促進產業的發展。在政府規劃下,目前已有兩大農業生技聚落成形,分別為臺南的《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與屏東縣的《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前者為臺灣蘭花種苗產銷平臺,每年3月舉辦的國際蘭展已成為全球性的大型蘭展之一;后者則以中草藥、動物疫苗、水產種苗等產業為主要規劃方向,已有50余家廠商進駐。#p#分頁標題#e#   2臺灣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   生物安全是建構對人類健康與生物多樣性兩大層面可能動機影響的風險評估與管理體系。1980年,臺灣開始將基因工程確立為生物技術的發展主軸,于是應用基因工程方法的生產技術成為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最大內涵。目前,臺灣百姓使用基因改造食品的情況相當普遍,主要以進口基因改造大豆及玉米為主。根據“農委會”進口大豆及玉米資料統計,臺灣每年約有200萬kg大豆及600萬kg玉米進口,其中約有80%大豆屬基因改造大豆,40%玉米屬基因改造玉米。同時市場上還有棉花、油菜、甜菜、馬鈴薯等基因改造產品[4]。轉基因技術及其產品相當新穎,其潛在的危險性普遍受到關切。   2.1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架構   臺灣對轉基因生物產品從試驗、開發到生產諸環節均對其安全性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2001年12月25日,臺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召集的“基因改造食品跨部會小組”正式運作,舉行第一次會議。2003年2月25日,“基因改造食品跨部會小組”第四次會議決議,建議“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規劃提升臺灣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層級。4月22日“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召開會議回應,提議由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推進指導小組召集。為了建立基因改造產品的安全管理體系,行政院根據“促進技術發展,落實有效管理”的目標,于同年10月在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指導小組下設置了“基因改造產品跨部會工作小組”。小組由12名委員組成,包括政府機關的代表及學術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小組召集人由農委會副主任擔任,以統籌推動基因改造產品管理體系的建設,并協調整合政府與民間的意見與資源。工作小組下設有秘書處,以協助行政文書、聯系協調等作業。2006年,該小組的職責調整為:在各主管機關現有職掌范圍內的管理基礎上,通過協調架構模式,建立制度化的協調聯系機制,以統合當前各主管機關的政策方向,凝聚臺灣轉基因科技管理法制政策[5]。轉基因生物技術產品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可能造成污染,臺灣在這方面的管理有一整套完善和嚴密的程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由三個行政機關主管。即,“國科會”管理上游的研發,其目的是防止污染或危害;“農委會”負責中游的環境生態與飼料管理,目的是進一步確認其對生態系的影響;“衛生署”負責下游的食品安全管理,目的是確保生物改造食品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利。對于進出口轉基因產品,臺灣尚未有專門的行政機關及法制政策進行管理,主要還是依據轉基因產品所處生產階段而納入相應的管理階段。   2.2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政策   為防止轉基因生物產品對人體和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臺灣當局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符合本土實際情況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臺灣“經濟部”于1998年11月宣布基因改造產品傾向采取業者自愿性標示方式,2000年“衛生署”基于各界研商所獲的共識,公告查驗登記及標示的規定。同年11月7日,“衛生署”公告了“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評估方法”,11月29日衛生署與相關部會討論,將基因改造食品容許量上限訂為5%;而基因食品標示,將從原料產品著手,預計四年后所有基因改造食品均應完成標示[6-7]。臺灣當局為了推進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規建設,發起了“基因改造產品法規環境建置二年行動計劃”,共分五大部分:基因科技研發管理、環境生態風險評估及管理監測、人體食用安全及管理監測、基因科技相關智慧財產權及基因改造微生物制劑之管理,分別由國科會、農委會、衛生署、智慧局及環保署主導。   3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及啟示   臺灣市場有限,農業生物技術產商多為中小企業,自行研發能力不足,產業資源有限,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廠商應積極透過國內外合作或授權,取得技術或資金支援,進駐國際市場;同時,必須借助于中小廠商工業技術轉移的經驗,加強專業輔導,有助于農業生物技術企業群落的形成與成長,以突破其產業的發展瓶頸。臺灣早期為了促進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利用政府資源所創造的新品種、新方法以及新技術等,幾乎都是免費提供給農民使用,使得臺灣農民和農業企業對于農業生物技術知識產權觀念意識較薄弱。為避免同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加強知識產權的取得、維護及管理,防止抄襲、仿冒和侵權,對促進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生物科技的法律管制已經是當今世界的趨勢,臺灣的農業生物技術風險也應以法律管制為主。臺灣關于生物科技的風險管制體系目前仍處于調整形成階段,雖然有相關規范存在,但由于缺乏法源依據,其規范效果仍有限。同時,臺灣的“立法進度”往往落后于科技的發展,有的規范甚至有可能阻礙科技的發展,因此臺灣應按照國際標準,加速制定或修訂農業生物技術相關法規。

閱讀全文

校園植物資源與生物科技實踐活動開展

摘要:校園植物是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園植物資源有效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應是教師努力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可從豐富校園植物資源、開展調查、開展教材實驗、種植體驗、科技創新活動等方面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

關鍵詞:利用;校園植物資源;有效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

在中學生中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有其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生物學知識;二是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三是對課本知識的有效補充和驗證(如實驗的改進、質疑,一些生產現象的重復和再現等);四是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和動力[1]。學生開展生物科技活動的地點有很多,校內、校外都可以,但主陣地還是校內。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內資源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筆者所在學校園面積大,植物資源豐富,其中僅木本植物就有100多種,草本植物種類更多,再加上我們人工種植的一些農作物,為我們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且植物資源容易再生,相比于動物資源有其更多的優勢,因此,我們在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時,更多地以校園植物作為實驗對象或材料。

1適當調整校園布局,補充植物品種

為進一步豐富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內容,在我們的努力下,學校對校園植物布局作了一定的調整,引進了一些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紫葉李等植物品種,可以作為果酒、果醋的制作原料,引種了更多的桂花,花可以作為提取精油的原料,葉子可作為制作葉脈標本的原料。學校還引種了梨、桑、杜梨、烏桕、絲棉木、山茱萸、薔薇、凌霄、枇杷、睡蓮、蓮、香蒲、菖蒲等植物,進一步豐富校園植物品種,便于學生開展植物種類及用途調查等實踐活動項目,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完成更多的其他實踐項目。學校還開辟了一塊地作為生物學科種植基地,基地中種植了一些常見的農作物,如玉米、胡蘿卜、白菜、黃瓜、豌豆、蠶豆、豇豆、姜、蒜、花生、洋蔥等,這些農作物雖然很常見,我們也經常食用,但是很多學生卻從沒有見過這些農作物的自然生長狀態,有很多學生很難理解花生為什么果實長在地下,他們還認為花生的果實是根結出來的。因此,有必要讓學生多實踐、多觀察。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植物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利用洋蔥可以開展有絲分裂、質壁分離及復原、色素提取與分離等多種實驗,利用豌豆模擬教材中的雜交實驗等。

2開展校園植物調查、培養、繁殖等實踐活動

為了能夠充分利用校園植物資源,要對校園植物進行初步調查,了解校園植物種類、用途及分布。摸清校園植物情況后,才能知道哪些植物能夠用來干什么,有新的實踐活動設計時也知道到哪兒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校園植物資源也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植物資源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這就要擴大培養植物種群。為擴大培養種群,需要組織學生開展植物組織培養、扦插、嫁接、實驗材料培養等實踐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植物組織培養相對要求較高,尤其是無菌操作及培養條件的控制,需要學生在無菌操作臺進行,還要進行必要的消毒、滅菌處理等。扦插、嫁接、壓條、分根、種植等植物繁殖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的動手能力,為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實驗材料,還能夠為校園綠化提供一些苗木,如菊花、月季、冬青、蜀葵等。

閱讀全文

高中生物教學與創新

一、做好創新教育的方法

1.改善教學方式,提高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師應該作為引領者,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提問,自主解答,在提問和解答過程中建立學生與教師的溝通橋梁。教師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正確地指導解答,允許學生有錯誤,但不批評,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的逐步成長。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做好授課準備,注重動手實踐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計授課環節,在教材基礎上設計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生物知識,掌握實驗技巧。學生們通過親身動手操作,在實驗中可以開發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激發創新欲望,在實驗中,體會生物知識的奧秘,享受實驗所帶來的樂趣。在生動活躍的實驗氛圍中,輕松理解生物知識,巧妙化解生物疑問。在不同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培養生物研究創新意識,提高生物學習的創新能力。

3.優化學習環境,建立創新氛圍

學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習質量的提高,創新更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個融洽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就無法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不能學習何談創新。這里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是教室學習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更加需要師生融洽的關系。當學生愿意與老師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時,學生的學習心理會變得輕松愉悅,這時的智力將會達到較高水平,心理達到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提高之后,才能使學生有信心進行創新性研究。

閱讀全文

探微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形式及應用

一、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應用

將此模式繼續細化,并在楊凌示范區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特別是有效地將楊凌金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凌新大陸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楊凌食用菌產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楊凌鵬程生物有機肥廠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其發展壯大,增加了企業間的抗風險能力和經濟、社會效益。將各環節細化如下:

(1)有機肥+水—(種子)—糧食/秸稈、谷殼等

將楊凌鵬程生物有機肥廠生產的生物有機肥用于糧食、水果、蔬菜生產,得到有機綠色食品,同時廢棄物有秸稈、谷殼、爛菜葉等。這部分廢棄物由楊凌金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楊凌食用菌產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共同消納。

(2)菌種+秸稈、谷殼等—(培養)—食用菌/菌糠

楊凌金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秸稈、谷殼等進行粉碎滅菌處理,加入食用菌菌種后在生產車間生產食用菌,目前可以生產杏鮑菇、雞腿菇等。生產的廢棄料主要是菌棒,也就是接種后的菌糠。這部分廢棄物由楊凌新大陸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消納用作養牛場舍的墊料。

(3)菌糠(干燥破碎)—(畜禽)—肉奶/養殖墊料—發酵—有機肥

閱讀全文

核桃青皮有機肥制備及其他應用初探

摘要:采用核桃青皮為堆肥原料,輔以米糠、木屑、菌棒、油枯、澳洲堅果皮等材料,添加3種發酵菌進行堆肥試驗,測定發酵后的堆肥pH值和養分情況,并將發酵好的堆肥分別添加3種微生物功能菌后施用于百香果田間,制備適合于百香果生長的生物有機肥。結果表明:有機肥發酵劑的發酵效果較好;EM菌+枯草芽孢桿菌、有機肥發酵劑+枯草芽孢桿菌、EM菌+巨大芽孢桿菌均對植株的促生作用較強,而EM菌+枯草芽孢桿菌、有機肥發酵劑+哈茨木霉菌均對植株開花結果影響較大,皆優于農家肥和商品有機肥處理。為核桃青皮廢棄物在有機肥生產上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新型環保;核桃青皮;生物有機肥;百香果

核桃(JuglansregiaL.)又名胡桃、羌桃,屬胡桃科核桃屬植物,是世界重要的經濟樹種,與扁桃、腰果和榛子并稱世界四大干果[1-4]。核桃青皮又稱青龍衣,是核桃外部的綠色果皮。我國核桃栽培面積居世界首位,核桃青皮的產量遠比核桃干果的產量高[5-6]。核桃果實采收后,大量青皮成為垃圾堆放在田間、地頭或溝邊,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如果對其加以利用,不僅可以防止環境污染,還可以實現廢物循環利用,提高核桃青皮的附加值,增加核桃青皮的利用率和果農的收入。近年來,經國內外研究表明,核桃青皮的溶劑提取物有抑菌、殺蟲、抗病毒活性以及化感作用等;核桃青皮乙醇粗提液對青霉菌、灰葡萄孢、匍枝根霉、交鏈孢屬和鐮刀菌等抑制效果明顯[7-8];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復配營養液對草莓植株有很好的營養效果[9];王曉玲[10]研究發現,低濃度的核桃青皮熱水浸提液可以促進苦蕎麥幼苗株高及地上生物量的增長。核桃青皮堆肥化處理是一種良好的林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方式,但核桃青皮含有多種抗菌成分,造成堆肥過程不易啟動和控制。龍思帆等[11]研究表明,60%核桃青皮+30%食用菌渣+10%草木灰處理的堆肥效果最好,pH值穩定在6.0左右,含水率50%~55%,堆肥溫度維持較高,種子發芽指數達93.27%,腐熟程度高。楊陽等[12]利用核桃青皮渣為原料進行堆肥,結果表明,青皮渣比率在40%~60%范圍內的發酵效果較好,符合且優于生物有機肥行業標準(NY525—2012)。田間肥效試驗結果顯示,施用固體混合發酵劑發酵的核桃青皮有機肥后,葡萄樹體的各項生理指標均優于混合農家肥,與常規生物有機肥無顯著性差異。核桃青皮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且貴州省核桃青皮至今未能有較好的處理方式,米糠、木屑、菌棒、油枯、澳洲堅果皮等均為貴州省黔西南地區的主要農業廢棄物,這些材料一般運送至有機肥廠用作混合堆肥的輔料。因此,本研究采用核桃青皮為主要原料,將其與米糠、木屑、菌棒、油枯、澳洲堅果皮等材料進行堆肥,制備適合于百香果生長的生物有機肥,將核桃青皮變廢為寶,進而推進百香果產業的綠色生產。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堆肥原料為核桃青皮、米糠、木屑、菌棒、油枯、澳洲堅果皮,核桃青皮來源于貴州省水城縣核桃產區,其他材料均由貴州義龍萬豐生態肥業有限公司提供,堆肥原料的pH值和養分含量見表1。菌劑包括發酵菌和微生物功能菌,發酵菌分別為:EM菌(濟寧市夏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肥發酵劑(山東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康源綠洲發酵劑(康源綠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功能菌分別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山東綠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巨大芽孢桿菌(康源綠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肥效試驗地點在貴州省貞豐縣魯容鄉里秀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東經105.788°,北緯25.393°,海拔475.5m),該果園土壤pH值4.56,全氮含量0.12g/kg,水解氮含量45.94mg/kg,全磷含量0.19g/kg,有效磷含量0.45mg/kg,全鉀含量25.68g/kg,速效鉀含量102.55mg/kg,有機質含量13.90g/kg。

1.2試驗方法

閱讀全文

硫代謝組合工藝的石化廢水處理

摘要:根據石化廢水的特點,本研究設置了硫代謝組合工藝用于石化廢水中NH3-N、TN、COD和Cl-的處理,該工藝由厭氧段、兼性反應器、好氧段3部分組成,厭氧段主要是通過硫酸鹽還原菌的作用達到降低污染物濃度的目的,兼性段廢水由厭氧段和好氧段廢水1∶1組成。結果表明,(1)該工藝連續運行100d后出水水質較好,其中COD和TN的去除率達到90%以上,NH3-N的去除率達到95%以上;(2)該工藝脫氮主要是通過自氧反硝化和異養反硝化過程進行;(3)廢水中含鹽量過高會抑制微生物群落的代謝活動,可通過延長反應時間達到污染物去除的目的。

關鍵詞:石化廢水;硫代謝;氨氮;去除率

我國水資源日益緊缺,隨之也帶來了各種環境問題,石化廢水是加劇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1],石化產品生成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硫類、酚類、氰化物等毒性較大的物質[2],這些物質摻雜在廢水中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石化廢水,這些物質融于水中會形成油膜[3],嚴重影響人類生存環境。據統計,我國石化工業每年排放廢水總量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5%以上[4]。石化廢水具有產生量大、成分復雜、難以降解、因工藝不同水質差異大等特點,因此,采用常規工藝處理石化廢水效果一直不太理想,目前,石化廢水處理方法有物化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近年來,廣大學者綜合各種工藝的優缺點,組合了石化廢水處理工藝均取得了不錯的處理效果[5]。如李文杰等[1]設計了A/O和混沉淀組合工藝,用于去除某石化企業生產廢水中COD、NH3-N、TN和DO,得出了最佳去除條件;田鳳蓉等[6]研究了催化氧化處理技術處理石化廢水時的最佳反應條件;徐斌[7]采用流砂過濾工藝深度處理煉油污水時發現,當投入15mg•L-1的聚合氯化鋁時,污水中SS去除率可達80%以上;徐海波等將臭氧氧化、過濾、反滲透等工藝耦合使用用于處理石化廢水時發現,該組合工藝對電導率和COD的去除率達到95%以上。李華兵等[8]聯用了“氣浮+催化氧化+生物濾池+沉淀池”工藝用于處理石化廢水,結果表明,該組合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等優點,同時還能保證出水中COD、TP含量達標排放;劉明國[9]設計了臭氧曝氣+生物濾池的組合工藝,發現臭氧曝氣工藝在前對石化廢水的處理效果較臭氧曝氣工藝在后的效果好。本文擬將SBR和MBR工藝組合形成硫代謝工藝用于處理石化廢水,分析不同反應時間后各反應器內COD、TN、NH3-N和Cl-含量,研究結論可為進一步揭示硫代謝組合工藝去除污水中污染物機理提供理論參考。

1實驗部分

1.1實驗用水及裝置

試驗所用廢水取自某企業脫硫后出水,通過添加NaOH或HCl調節廢水pH值保持在7左右,廢水水質如下:COD200~300mg•L-1,TN15~35mg•L-1,NH3-N2~8mg•L-1,Cl-120~200mg•L-1。本實驗處理的石化廢水組合工藝裝置見圖1。該工藝由厭氧活性污泥反應器、兼性厭氧/好氧反應器以及好氧生物膜反應器3部分組成,各部分反應器容積依次為5,6,10L。兼性反應器裝置內的水由厭氧裝置和好氧裝置內水1∶1混合組成,該工藝前面兩部分反應器均是添加活性污泥,試驗所用活性污泥取自某污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的污泥,污泥取回后添加營養液對污泥進行馴化,該營養液由葡萄糖、尿素、NaCl、無水Na2SO4按一定比例配成,污泥體積與營養鹽體積比為1∶3,第三部分的好氧生物膜反應器里添加了大孔隙的填料,該填料為好氧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好氧生物膜反應器底部安裝有曝氣裝置,設計該工藝連續運行100d,每隔10d檢測各裝置內污染物含量,參數的檢驗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10]。

1.2試劑和儀器

閱讀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伊人亚洲 | 亚洲图片欧美日韩 |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xxxx性xx另类|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日本特级淫片免费看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 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 波多野结衣系列在线观看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 午夜三级视频 | 欧美日韩国内 | 国产区在线看 |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精品不卡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伊人毛片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 久久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亚洲区中文字幕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 日本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