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媒體字體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各種設計軟件應運而生,使設計師設計字體時更富創意與表現力。新媒介的出現,使得字體設計不再局限于傳統媒介,而是應用到更大的空間環境、更寬廣的領域當中。其一,網絡媒體個性文字,電影《泰囧》之“囧”字,“囧”字本義是光明,而在網絡上卻常被賦予無奈、可憐等含義,可見網絡文化賦予漢字新的含義和形態;其二,賦予文字以空間進度、隔離、光效、變形、透明、點線面等手段。如,電影《風聲》整個片頭字體設計通過音調、光效渲染使得劇情、文字基調吻合。
二、新媒體設計中的字體互動化形態
“互動”原屬社會學術語,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分為感官互動、情緒互動、理智互動等,現指共同參與、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沃倫•韋弗認為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過程”。因此,設計師應該以互動性思維形態為導向,打破常規,關注受眾情感心理,在創作中融入多感官、多動態、多材質的互動,從而帶給受眾全新的藝術形象。
(1)多感官
人們在接受信息時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心理感受與字體設計進行交流與互動,提高受眾的存在感與參與感。設計者可以通過字體的色彩、形態、肌理等刺激人類大腦做出反應與回饋。在多感官交互設計中,央視三套《水墨篇》是一個成功案例,它以中國傳統藝術水墨畫為主要元素,用或濃或淡的墨汁幻化成種種意象,從山水、游魚到雄偉峻拔的長城、鳥巢,串成了一幅意境高遠充滿動感的畫面,使人目不暇接卻又大氣磅礴,營造了多感官互動的情感氛圍。在屏幕觸感技術設計中,蘋果手機表現得尤為突出,它融合了多點觸摸技術、傳感器技術、虛擬體驗技術等互動式手段,是“以人為本”設計的典范。
(2)多動態
如今在許多領域中,絕大多數的設計師都在使用電子媒介這一工具。它打破以往二維媒介的局限性,將文字應用到三維的巨大空間中,且以其獨特的個性形式給空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三維的形象、動態的影像、插圖和豐富的色彩會不斷通過鍵盤、光筆組合在一起,也給字體設計帶來了新鮮感和多樣性。以網站字體為例,網站頁面中的動態文字,主要以滾動、閃爍、漸變等方式強調文字的動態效果,對整體頁面起到了活躍、點綴、引導、突出重點的作用,強調編排設計與視覺效果。此外,影視片頭中字體扭曲、旋轉、融合分散、集聚,形成精彩而刺激的動態影像,這些手法為動態字體的創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3)多材質
文字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其藝術形式與材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傳統書法具有各種表現形式,其主要區別在于刻石、碑刻、金石、紙本等載體的不同,可以說材料既是文字的載體,又是文字藝術本身。現代文字藝術設計的美感是在文字與材料兩者的融合中體現出來的,這種藝術美因其應用的領域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姿態。材料的視覺肌理就像色彩一樣,讓人產生情感,石頭、木頭、樹皮等傳統材料會使人聯想一些古典的事物,產生一種樸實、自然、典雅的感覺;玻璃、鋼鐵、塑料等材料體現出強烈的現代感。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質感,給人不同的印象和美感。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設計領域,新技術、新媒體的介入,使字體設計符號的意義趨于一種更寬泛的互動與表現,是對傳統文字形態設計的革新。
作者:董璐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