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互聯網時代招貼設計風格,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招貼設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其設計風格在互聯網時代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圖像語言的視覺思維化和借助新興媒體進行立體式宣傳成為招貼設計發展的新走向。
關鍵詞:
招貼;歷史;視覺;新媒體
招貼亦稱海報,作為視覺傳達藝術中一項重要的類別,在宣傳和引導方面,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受到設計師和受眾的喜愛。互聯網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對招貼藝術的設計風格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招貼發展的三個階段
招貼隨著平面設計的發展而經歷了三次根本性的變革。一是手工復制階段。在文字產生后、印刷技術發明之前,人類用來記錄和傳播信息的方式一直是手工復制。此時比較原始的廣告和招貼也是通過手抄文和手繪圖案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達。二是印刷復制時代。印刷術的普及提高了招貼在信息傳播方面的效率,尤其是彩色圖像與文字的設計,開拓了設計師自我掌握風格的時代。三是數字傳播時代。視覺設計藝術中,信息傳播方式朝著數字化和虛擬化方向發展,并依靠計算機、手機等互動終端呈現。招貼設計也在互聯網的發展中呈現更多風格走向。
二、圖像語言的視覺思維化風格
聲音和影像已經在互聯網時代主宰了公眾,引導了審美。傳統的平面設計在互聯網時代并不會消亡,反而會借助新媒體的契機,融合科學、技術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呈現新的生命力。此時招貼設計的風格走向之一,就是圖像語言的視覺思維化,即圖像由視覺語言向視覺文化發展,并且通過國際化的圖像,使這種視覺文化具有世界性的評價。相較于文字而言,圖像的感知更迅速,可以讓受眾在觀察的瞬間就形成對圖像內容的理解,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能夠發掘人類視覺感性的豐富性。2012年,由當時香港在校學生JonathanMakLong所設計的“共享可樂”海報,以國際化的視覺語言,通過動感飄舞的絲帶和經典的曲線瓶這兩個可口可樂在全球使用的圖形元素,用最簡潔的設計和充滿聯想的方式,把廣告主題——分享精神、友誼和快樂,通過一只只手傳遞下去。招貼設計這種圖像語言的國際化和視覺思維跨越東西方文化的時空特性,讓圖像從單純的敘事層面附會至思維傳播系統,起到更好的傳播和刺激消費的作用。
三、招貼在新媒體組合中的敘述傳播
在商業信息傳遞的“組合式”發展浪潮下,單一的媒體宣傳已經在互聯網信息的海洋中風雨飄搖。互聯網給藝術設計帶來了新語境機遇,使招貼設計在文化、表現和媒介交叉點上開始進行更有效的信息傳達,這也改變了以往招貼僅僅“張貼”而靜待信息獲取者瀏覽的被動情況。互聯網時代奉行的是“無設計不生活”理念,不管是新產品的,還是電影電視的宣傳,都在借助各種媒體進行信息傳播。招貼設計的風格走向之二,就是在各種媒介的組合中,以堅定的版式、圖像、文字傳播為信息的傳達助力。它由互相連接而又各自獨立的宣傳構成,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交互作用的活力和參與性,以共享和多樣化的傳達引發了信息目標的行為、責任和互相依賴。以奧美廣告2015年的作品《全聯經濟美學》為例,全聯超市的系列招貼海報是和14個視頻短片相結合的。其創作風格單一,以一名年輕人的陳述配上一句巧妙易懂的道理。這一系列的宣傳以年輕人的視角表達“節省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經濟美學”。這些視頻通過各種新媒介傳播,展示生活情境,和招貼中可以持久觀察的人物與文案宣傳相輔相成,對一種逐漸被年輕人拋棄的“精打細算”的生活哲學進行宣傳,把這一優良傳統以精密、準確的定位,通過年輕人的口述表達出來。這些招貼圖像中人物的身份和經歷在短暫的瞬間即引發受眾的共鳴,使招貼蘊含的意圖、目標和受眾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其中“長得漂亮是本錢,把錢花得漂亮是本事”“來全聯不會讓你變時尚,但省下來的錢能讓你把自己變時尚”“花很多錢我不會,但我真的很會花錢”等14個通過觀察所提煉的文案更是使得品牌成功年輕化,也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的興起,使信息傳達成為情境提供者不斷重復的行為,也為招貼設計的風格走向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呂艷麗 單位:遼寧廣告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鄭巨欣.設計學概論.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2]于德山.中國圖像敘述傳播.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
[3]閆承恂.淺談歐美招貼設計的主要流派與風格.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