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飲食文化具象形態的交互式展示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飛速發展,交互式展示設計以其信息承載量大、靈活性高、互動性強等諸多特點受到人們的青睞,較傳統展示設計更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本文以米蘭世博會日本館為例,分析研究其如何將飲食文化具象形態應用于交互式展示設計之中。
關鍵詞:飲食文化;具象形態;交互式;展示設計
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在設計手法上采用大量的虛擬現實交互技術,將“沉浸式”、“交互式”等設計理念融入其中,把傳統展館中體驗者被動接受“信息”轉換為現在的主動尋找“信息”,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的轉變賦予了展示設計新的活力。同時,日本館采用虛擬場景、多媒體投影和圖片展墻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大量的日本美食、風景以及當地風土人情,讓展示內容豐富多彩,游客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這種飲食文化具象形態的交互式展示設計讓日本館在眾多的場館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受歡迎的場館之一。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場館內部,分析該場館的交互式展示設計有哪些成功之處。
一、與“稻田”交互
稻田是日本飲食文化的核心,為了展現稻田對日本人民以及日本文化的重要性,Teamlab設計了作品《和諧》(如圖1所示)。通過數字虛擬影像技術設計了一個大型的光影互動展廳,展廳里錯落有致的擺滿了形似稻穗的裝置,高度從參觀者的膝蓋位置到腰部位置不等,投影的影像將裝置覆蓋,影像中記錄著日本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并將這份美好帶給全世界的觀眾。與傳統“走馬觀花”式的看展方式截然不同,交互式展示空間讓參觀者完全置身于虛擬場景之中,并能與場景進行互動,更是發揮了參觀者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參觀者的探究欲望和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另外,這種與場景交互的展示形式,讓參觀者對展示信息有了最直接、最深入的了解,最大程度上減少了語言障礙帶來的影響,保障了展示信息的有效傳播。
二、與“水”交互
因為日本是一個環山靠海的國家,所以水成為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中心。季節的更替會使河流發生巨大的變化,春天積雪融化的河流與臺風季節里的河流會分別呈現兩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同時,季節的更替也會使景色逐漸發生變化,進而會產生不同的時令食材,作品《多樣性》(如圖2所示)的靈感就是來源于此。一方面通過瀑布的形態來代表水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傳達大量有關日本食物多樣性的信息。這種與“水”交互的展示設計,很好的利用了人的親水性,通過觸摸的方式獲取展示信息,有利于化解參觀者與展示信息的距離感。同時,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縱向變為橫向的多維度傳遞方式讓展示信息由原本的靜態圖片變得更加靈活和生動,無時無刻不在吸引參觀者的眼球。
三、與文化交互
“和食”也稱為日本料理,起源于日本列島,并逐漸發展形成“和食文化”。日本館的最后一個展區就是日本和食文化展區,也是整個展廳的高潮所在。通過大型的多媒體互動及節目表演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生產加工過程,以互動餐桌為概念設計的圓形影像劇場來展望“未來餐廳”,并展現了“我們開始用餐了”“多謝款待”等詞語。一方面表達日本人對于食物來自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之心,另一方面也讓人們對日本飲食和日本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最引人關注的是筷子與多媒體餐桌互動環節,通過對不同季節不同風俗的渲染,呈現在參觀者面前的菜品也各不相同。交互餐桌將前沿的科學技術與最基本的生活日常結合在一起,豐富了人們對飲食文化的解讀,讓參觀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交互餐桌的偉大之處還在于它將筷子文化推向了全世界,屆時將有幾千萬的參觀者在此使用筷子,了解文化,并將傳播給更多的人,這種文化傳遞方式是潛移默化且影響深遠的。
四、結語
交互式展示設計作為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技術在展示設計領域的綜合應用,為展示設計領域增添了新鮮血液,為展示設計朝多樣化、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交互式的展示形式實現了信息由現實向虛擬、由靜態到動態、由單一媒體到多媒體、由單向傳輸向交互式傳輸的轉變。將飲食文化的具象形態融入到交互式展示設計之中,使飲食文化比以往更為清晰直觀真實的方式表達出來,讓用戶能夠以全新的視角獲得在虛擬環境中超越限制的交互體驗,最大程度的捕捉展示設計的實質——對展品本身的感受和傳達。綜上所述,交互式展示設計不僅豐富了飲食文化具象形態的展示方式,讓展示效果得到增強,而且還豐富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激發了人們的探究欲望。交互式設計方法為今后飲食文化具象形態的傳播和展示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趨勢。
作者:張通 許藝 李偉 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