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筑環境園林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通過對廈門某小區園林設計的理念思路和節點分析的論述,對其中庭景觀花園、架空層綠化、主次入口景觀、商業街景觀四個方面作詳細設計的展示,提出園林設計是協調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重要紐帶,有助于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優美的室外休閑園林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關鍵詞:
園林設計;花園;建筑;環境
1項目概況及設計初衷
本文所介紹的廈門某小區園林設計項目位處廈門市中心湖濱北路與湖濱東路交匯處,納筼筜千頃碧波、眺仙岳綿延山巒,匯聚青山碧水得天獨厚的優越資源,周圍有體育中心、廣電中心、人才中心、文化藝術中心,自然環境極其優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歷來廈門最適合居住的生活片區。周邊商業和生活配套齊全,交通非常便利。該小區園林設計項目工程占地12806.840m2,主要有中庭景觀花園、主次入口景觀、架空層綠化和外圍的商業街景觀四個部分組成。開發商很重視該項目工程的園林設計,邀請了眾多的園林公司來進行小區園林設計方案比選,并在幾家入圍的方案中選中我所設計的方案。我的方案設計是在多次調查研究項目現場環境條件和充分理解項目定位等的基礎上產生的,設計初衷便是:根據項目現有環境條件,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和利用項目的優越條件,用園林的手法增加自然因素、綠化覆蓋率,使建筑與周邊環境融合為一體。同時,也樹立良好的小區形象,提高了生活品質。
2設計理念與思路
在本項目中,園林設計目標是為了給居民創造一個舒適、方便、潔凈、安寧、優美的環境,使得他們過上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生態健康生活。一個優美的小區環境會給居住者的身心帶來莫大的益處[1]。該項目的園林設計主題為現代自然風格。設計理念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圓地方”的思想。中國傳統園林提倡“天人合一”,講究效法自然,風水術中推崇“天圓地方”原則。設計中借助園林設計的植物、山石等要素來營造一個活力及悠閑并重的園林環境,從而帶領城市居民的綠色健康生活風格。(1)在園林布局上用心立意和精心構思,結合園林幾大要素中的地形地貌、園林植物、山石、園林建筑、水體等要素,讓它們融合成為一體,彼此照應,彼此依托,相輔相成地創造出一種完美的園林藝術環境,取得變化多端、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成為城市居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2)在考慮開發商要求和項目基本功能分區的基礎上,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創造生態自然、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3)在環境心理學方面,園林設計考慮到建筑體量感對人的影響,特增加土壤、園林植物、水、山石等自然要素,將人工與自然有效聯系協調起來,融合成為一個整體。(4)在小區的園林植物設計方面,主要根據項目的現場條件和特殊性,按照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的要求,把各種喬灌木、地被草皮等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來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植物設計注意彼此之間疏密相間,高低錯落,曲折有致,色調相宜。以及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使得冬夏季節皆有景色可觀。當需要形成安靜、封閉的空間時,則以常綠的喬木和灌木作多層配置,緊密栽植,起隔離作用。此外,基于項目特殊性,綠化苗木主要選擇福建本土的鄉土樹種,種植淺根系的成年樹,保證效果的穩定性。
3園林設計節點分析
該項目的整體園林設計以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思想進行詮釋,精心構思布局在方形的中庭景觀花園中設計一個圓形的中心廣場節點,融合自然元素:跌水、噴泉、旱溪、木廊架、石材、木材和植被等。整體園林設計節點主要有中庭景觀花園、架空層綠化、主次入口景觀和外圍的商業街景觀四個景觀分區。在一系列空間轉換中營造一種溫馨生態、靜謐遐意的休閑園林環境氛圍和感受。具體園林設計節點分析如下。
3.1中庭景觀花園
中庭景觀花園不僅在功能使用中是建筑內部各個空間的交通樞紐和視覺中心,而且也是整個項目園林環境的核心,是各條景觀軸線的交匯點、轉折點和控制點。中庭景觀花園下部是地下室停車場,因此園林設計還必須要考慮屋面給排水、供電安全、建筑承重荷載等要求的需要,這是該項目的特殊性。整體園林設計的布局,采用“天圓地方”的理念,在方形的中庭中間設置一個圓形廣場,45度對角線則設計蜿蜒曲折的旱溪,輔以汀步和休閑平臺,以及兒童娛樂空間和樹池座椅等營造一個生態自然、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特別是中心廣場的正方形跌水、特色噴泉水景、弧形的木廊架、及休閑平庭景觀花園俯視圖臺都為中庭景觀花園帶來有趣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氛圍。植物配置上考慮項目特殊性,采用淺根系的喬木種植在建筑的柱子上,減少樓板的荷載。通過植物設計營造生態環境,讓業主更能詩意地棲居于其中。兒童娛樂區設計有橡膠墊和戶外滑滑梯等設施,為兒童的戶外活動提供方便,帶來無限樂趣。植物、水景、山石、地形地貌、園林建筑等設計要素之間相互協調、相得益彰,形成了適宜居住的優雅小區園林環境。
3.2架空層綠化
架空層是建筑與中庭景觀花園之間的過渡空間,起到過渡、鏈接、轉化和襯托的作用。設計本項目架空層綠化時考慮室外園林景觀的引入,讓其有景可賞,再現生活的氣息和場景。通過設置一些休閑木平臺座椅為小區業主們提供了舒適宜人的活動場所。在局部地方點綴些景觀石頭,結合綠化植物組景,充分體現了小區人與自然融洽的景色。
3.3主次入口景觀
設計主次入口景觀時考慮從車道和中心花園交通人流兩方面的因素。因此,設計中以簡潔明快的線型為主,使主次入口能夠一目了然。主次入口與中心花園的高差有1.3m設計時考慮主入口到中心花園的銜接,因此入口的鋪裝面積相對較大,其鋪裝與通道相呼應,采用方格子形式,而色彩與鋪法有所變化。主次入口與中心花園通過方形樹池、座椅、雕塑、花池、特色鋪裝等很好地銜接起來,另一方面也和商業街的綠化和鋪裝有機地融合起來,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雕塑平臺以磨光黑色大理石砌疊呈方形,從線型上和廣場協調,在材質上也和以花崗巖飾面的建筑及周圍的環境相協調。主次入口綠化也做了精心的設計,布置以姿態優美的雞蛋花和棕櫚類植物和色彩豐富、對比強烈的地被和色葉植物為主,烘托了主入口的氛圍,強調主入口的重要性。
3.4商業街景觀
本項目商業街園林設計突出生態化和注重實用性,因地制宜打造商業街景觀,使得購物更有樂趣。生態化體現在采用綠化植物來營造綠色生態購物環境,實用性則體現在方便購物者的使用方面。出于人性化的設計考慮,在商業街提供一些景觀樹池坐凳以方便購物者休息停留。此外,停車場設計采用生態草墊和冠大蔭濃的喬木遮擋炎熱,以及周圍喬灌木地被的搭配,一片綠色生機盎然。當然,綠化種植在融合建筑和周邊環境中起到重要作用,既豐富了小區外圍的景觀,也將小區外圍的樹木綠化與內部的園林融合為統一的整體。
4結束語
當前人們的環境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對現代小區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對這些小區的環境設計也越來越重視[2]。通過這個項目的園林設計,筆者深刻體會到:園林是協調建筑與環境的重要紐帶。特別是隨著社會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及生活品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居住環境,尤其是關注小區園林設計,要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綠色生態園林住宅小區已越來越顯現出它的魅力,并為人們所崇尚。如何為小區居民提供一個這樣的園林環境,如何使建筑與環境統一和諧,筆者認為園林設計工作者需要不斷地更新觀念和努力學習新的知識,建立行業交流經驗機制以期共同發展。
作者:張志雄 單位: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
參考文獻:
[1]李寧.創造以人為本、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J].河北林業,2010(1):11-12.
[2]張志雄.現代小區環境設計的分析與感想──以榮昌廣場A座環境設計為例[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