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我國城市綠化園林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城市園林綠化及其原則。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的進一步普及,人們對于優質健康的城市生活的追求,城市園林的大力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不少地區都將城市的綠化面積當成了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各種園林綠化工程更是如火如荼的上馬。城市園林到底有什么好處?
1.1.城市園林功能多。
(1)調節城市小氣候。讓城市更加貼近自然,改善城市環境,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2)凈化空氣。吸收有害氣體,吸附粉塵、煙塵。
(3)降低噪音。能吸收城市交通及工業造成的噪音。
(4)保持水土。能夠涵養水源,固定土壤。
(5)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異常脆弱,園林綠化提高之后,能夠使得城市生態系統更加復雜,更加穩定。
(6)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城市園林綠化要遵從的原則。
(1)生態效益優先原則。
城市園林存在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城市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加強脆弱的城市生態系統。所以在園林規劃建設的過程當中要將生態效益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夠將上面提到的城市園林的功能更好的發揮出來,體現其價值。
(2)因地制宜原則。
各個地區氣候和土壤水文條件不同,其適宜種植的花草樹木的種類特點也不同。要想讓城市園林更好的繼續下去,就要必須以當地生態條件為基礎發展適宜當地自然條件的城市園林。
(3)生物多樣性原則。
自然生態系統當中生活多樣性越為復雜,其生態穩定性越強。城市園林想要長治久功的為城市提供其生態和社會價值,就必須要讓其生態系統盡量穩定。那么多物種、多層次的花草樹木的種植就必須要完善。
(4)城鄉一體,全面協調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不止是道邊、公園、住宅小區以及企事業單位附近的綠化,而是城市全方位立體綠化。這就要求城鄉連為一體,相互補充。同時,城市園林要與城市規劃、基礎設置配置相適應,與整個城市全面和諧。
(5)美觀原則。
在建設過程當中在保證以上原則的前提下,進行更加美觀的設計
2.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跟風式的城市園林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城市園林的繼續發展,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甚至南轅北轍造成了城市生態的破壞!
主要問題有:
(1)規劃不合理。
在城市園林規劃中,缺少對城市本身自然條件和基礎設配置的考慮,規劃過于片面,或者照搬其他城市的城市園林規劃方案,使得城市園林不能體現其應有的價值。[3]甚至有時因為其他城市建設不得不將已建成的大片城市園林損毀,造成了極大地浪費
(2)過分追求形式美。
一些城市園林建設過分強調外在的視覺效果,大片草坪、大面積色塊、規則式園林似乎成為現代園林的代名詞,許多城市競相采用。城市園林的外部形式當然應該符合美學規律,同時也不應忽略了它的生態學原理和生物學特性。城市園林應該是一個完善的、穩定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本質和形式和諧一致的景觀。
(3)盲目引進植物品種,樹種草種單一。
由于對城市園林綠化的認識的不足,或者是執政者的喜好不同,很多地方舍近求遠,忽視了當地氣候地質水文條件,跟風式盲目引進“流行”植物品種。這些植物品種引進之后非但沒有起到其應有的生態社會價值,反而成為城市的“嬌貴女”,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呵護之下仍然生長不好,甚至成片死亡。
(4)草坪面積偏大,園林綠化用水量大,生態效益差。
目前各地“草坪熱”愈演愈烈,據研究,同面積的喬木和草坪在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的量上分別是26.2倍和24.5倍,蒸騰水蒸氣量和蒸騰吸熱量分別相差22.3倍和31.2倍不僅如此,草坪易種難養,管理費用較大,種草費用每公頃一般45000-50000元,每年還要付出比種植費高2-3倍的如剪草、除雜、補種、病蟲害防治和澆水等費用。同時,草坪的用水量很大,大面積種植草坪必然影響城市水資源,對于我國大部分城市缺水的現狀,和現在城市節水的要求,過分發展大草坪絕不是理想的選擇。[5]
(5)植物種植養護管理混亂。
首先植物種植中的物種搭配不合理。種植密度過大,沒有顧及到植物的陰陽性、干生和濕生、淺根性和深根性等生態習性,主觀的將植物胡亂的堆砌在一起。在則,養護不夠專業,重種植,輕養護。不顧植物本身承受能力進行修剪。不擇時地進行水肥的追投,違背了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損害了植物長勢,縮短了其壽命,影響了其生態功能的發揮。另外,保護措施不夠。病蟲害和人為的損害屢見不鮮,而缺乏相應的保護監管補救措施。
(6)社會認識不足。
從政府到個人,很多地方對于城市園林的認識不夠。主要體現在:一、城市園林的功能認識不清;二、城市園林的目標認識不清;三、城市園林的建設方法不清;四、城市園林的保護措施不清。
(7)資金不足或者資金利用不合理。
不少城市由于對城市林業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認識不夠,資金投入上不夠或者片面的將資金使用在了美化和引進植物新品種上,造成了資金的使用不合理。
3.對策與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分析之后,提出以下對策。
3.1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成立專業部門。
城市園林想要健康長遠的發展,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專業的人才團隊是根本,專業的管理部門是保障。不論是規劃還是具體的建設執行,沒有了專業的人才進行專業的指導,城市園林的建設就容易出問題。所以,在城市園林建設上要人才先行!
3.2科學規劃,合理建園。
城市園林綠化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集社會、經濟、技術、自然條件為一體。不同的城市其氣候、地質、水文條件的不同,文化和經濟定位的不同,其植被物種的選擇,區域的劃分都會不同,所以城市園林的規劃必須要立足于城市本身的特點,將自然條件、城市整體規劃、城市當前基礎設置配置、城市本身技術條件等充分考慮,制定相應的短期、中期、長期的科學穩定的規劃。[6]
規劃應該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風格,經濟合理”,充分利用當地特定的生態特點,開發當地植物品種優勢,科學而慎重引入適宜當地生態條件的植物。提高植物的配置水平,豐富城市園林的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空間占用多樣性。
同時,園林綠化的規劃應該將重點放在其生態價值和生態合理性上,而不能片面的追求觀賞的美觀。
3.3加強管理,遵循自然規律,控制人為干擾。
在種植養護過程當中要對植物本身進行適應性、生長發育規律,進行研究。依照其自然規律進行最佳的水肥追加。同時盡量的減少人為的干擾,盡量減少修剪,還原城市園林為近自然森林的特點。如此以來不但其生態價值能夠最大化的體現,人地和諧自然更加的體現,同時還能夠降低管理養護成本。
3.4多渠道籌措資金,合理分配資金使用。
建立穩定的資金渠道,是保證園林綠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一些城市往往由于建設資金緊缺帶來現有的園林綠化質量標準不高,景點設施不能及時配套,管理手段落后,規劃的園林綠地無力投資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在國家有計劃的投資以外,調動社會團體結合各項建設事業發展園林綠化事業。[8]比如在綠化過程當中,能夠受益的單位和團體要承擔相應的資金比例,或者承擔一部分人力資源調配。
3.5加強社會宣傳,推進綠化公益事業。
要通過立體的宣傳手段,將城市園林綠化的目的和功能,以及措施不斷向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居民普及,讓其充分認識到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技術性。從而讓整個社會能夠清醒冷靜科學的對待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自覺的維護城市園林事業。同時,通過宣傳進行綠化公益活動,調動廣大普通市民的積極性,將公益植樹,愛護城市花草樹木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