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民間美術藝術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中國民間美術博大精深,從漢字、中醫、武術這樣的“國粹”到各地的代表性文化,再到各地各鄉的習俗、風俗。“藝術設計以其特有的表現方式傳達著某一個地區的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同時也展現著該地區的文化特質及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民間美術博大精深,其中很多生動的設計元素,能夠給予設計師巨大的靈感和啟發,使得極具風情的民間美術在藝術設計中得以呈現和傳播。我們所處的內蒙古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可以十分便捷地從本地獲得藝術設計教學所需的各種條件:人文地理、歷史典故、遺跡古籍、文藝項目、博物館、各種校內外實訓基地、民間藝術家和學者、專家等這些都是只有內蒙古才具備的特色教學條件和資源。我們地方院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增加各種民間美術課程,如歷史典故、風土人情、傳統工藝等內容,并且根據今后的職業需要,向學生傳授具有民間美術特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技能。在地方院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結合具有區域特色的民間美術,是針對本地教學模式單一的格局而提出的一種有益嘗試,也是針對地方人才市場的需要而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和利用。
二、將蒙古族民間美術審美教育的共同性引入藝術設計教學
我區豐富、燦爛的民間美術資源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但大多數原生態形式并不適合被直接利用,必須經過篩選、解構,再用現代設計的理念對其中的元素進行重構。筆者認為應以民間美術的典型性為教學重點,唯有這樣才能做出兼具民間美術特色和現代審美要求、兼具實用性和技術性的設計。所謂典型性即所選擇的教育資源應具有審美教育的典型性。草原民族在漫長的草原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蒙古族獨特的審美:他們產生了“對天神的崇拜,對藍色和綠色的鐘愛,對遼闊景象的憧憬,對動物靈性的感悟等”情感,也形成了獨特的思維,“追求與蒼天的呼應,思維境界自然率真,藝術格調自然質樸,群體性、參與性、應對性及宗教神秘性融入其中。”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地域特色文化中的造型觀念,還要分類去看、參照著看。比如從藝術形式分類角度,建筑類、服裝類等等;從造型特征角度,單單是馬就有多種形態。還有最關鍵的一項就是“臨摹”,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生們熟悉了基本繪制過程,加強了形象的記憶力、理解力,為獲得多方面的想象創造了條件。將蒙古族民間美術審美教育引入藝術設計,不是簡單的繼承傳統,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用發展的眼光審視民間美術。引入過程可以概括為如下兩個步驟:一是“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深入了解內蒙古民間美術的精華和其蘊含的思想內涵;二是找到民間美術和藝術設計二者相互轉化的通道,從民間美術中精煉代表元素,再將代表元素用現代藝術設計的理念轉化為全新元素。這一全新元素既能體現現代設計理念,又能表達傳統民間美術思想;既開拓了藝術設計取材的眼界,又滿足了現代人們返璞歸真、崇尚本源的心理需求。
三、藝術設計教學中對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新
1.轉變思想,對民間美術科學地傳承與創新
黑格爾說,藝術的要務不是收集,是創造。因此,藝術設計學習的終極目的便是創作。藝術設計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保持民族風格是目前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所在。這是一種超越和升華——民間美術通過藝術設計的形式得以繼續流傳和發展,藝術設計則因融入了民間美術而增強歷史感和厚重感,兩者相得益彰。在教學中,教學雙方都要對藝術設計和民間美術有清醒的認識,二者的本質是相通的,僅存在表現形式的差異。我們要將民間美術最本質的、最本源的東西挖掘出來,再將其應用于藝術設計之中,依照這樣的思路才能既繼承了民族特色,又通過藝術設計表現把民間美術文化精髓傳承下去。民間美術是本源,是地下水;藝術設計是地表水,通過利用二者共同性的方法,是把地下水抽取到地表上來,讓地下水不斷補充地表水,這樣地表水可以不斷的有新鮮的內容推動其向前發展。依據本源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則事半功倍;若是本末倒置必會誤入歧途。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取內蒙古民間美術精髓
要深刻理解內蒙古民間美術的精髓,就要多種教學方式結合使用。請進來,尋找各行當的民間老藝人進入課堂,參加教學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講座、討論、演出等不一而足。讓這些活動成為課程教學的一部分,既豐富了課程內容,又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從枯燥、單調的講解變成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走出去,帶領學生到民間美術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去實地感受,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感受那里的藝術土壤。“請進來”是“授之以魚”;而“走出去”是“授之以漁”。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摸清民間美術起源、發展的脈絡,思考如何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如帶學生到克旗、翁旗、右旗草原去考察。考察中,學生們要注意收集基礎素材,用藝術設計的視角對素材進行整理、歸納,再將其提取成為可使用的設計元素加以利用。這一研究過程不僅局限于在民間美術中發掘藝術設計思想,也適用于解決此類的其他問題,“授之以漁”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在現有的藝術設計課程中,選擇內蒙古地方民族品牌的創作題目,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了解內蒙古族民間美術的特色,總結、提煉相關資料共通行,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創作。以藝術設計要富有特色,設計出水平,須依靠民族傳統加上現代意識。只有從地方民間美術的土壤中汲取養分,吸收優秀的民間美術思想和文化為我所用,去粗取精、揚長避短,才能形成既有本民族傳統特色、又不拘泥于傳統、落后于潮流的設計理念。
作者:郭曙光 李婧杰 單位:赤峰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