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藝術設計對文化旅游質量提升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陜西擁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但是陜西文化旅游質量不高,有待提升。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藝術設計在文化旅游業的應用已成必然趨勢。文章在對陜西各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的前提下,總結陜西文化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探索信息藝術設計應用于文化旅游的優勢,從圖形的個性化設計,到圖形的延續性設計,將研究的趨勢從信息可視化研究的階段慢慢拓展到信息交互層面。文章提出以信息藝術設計助力陜西文化旅游質量的提升,提出通過打造融入地域特色的數字化景區形象設計,加大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力度,加快信息藝術設計人才隊伍建設三個途徑,提升陜西文化旅游質量,促進陜西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藝術設計;文化旅游;質量;提升途徑
陜西省是全國的旅游大省,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歷史底蘊深厚,旅游業發展形勢良好。然而,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的質量發展不佳。簡而言之,文化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是從原來的"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如何提高陜西文化旅游質量,本文從信息藝術的角度提出提升陜西文化旅游質量的途徑,推動陜西文化旅游向現代化、品質化和國家化方向的發展,在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時,促進陜西文化旅游高質量的發展。
一、陜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現存問題
陜西資源豐富,歷史遺跡眾多。先后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帝王陵墓、文物、博物館的數量和排名在全國均居首位。陜西作為重要的旅游大省,憑借著厚重的文化,豐富的自然資源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年來,游客人數迅速增加,收入持續增長,旅游面積不斷擴大。然而通過文獻資料、實地考察等方法發現,陜西文化旅游產業總體價值較低,文化旅游產業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整體上看,陜西關中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相對水平較高,陜北地區的旅游業產業附加值較低。主要體現在文化旅游活動的吸引力不足、旅游產品定位不準、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陜西文化旅游產業面臨高質量發展困境。信息藝術設計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和數字語言的,建立在社會實踐需求基礎上的,一種全新的設計概念。文化旅游業的信息密集、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決定了它成為信息藝術設計研究對象必然。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平臺,將陜西各地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相結合,通過加大文創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力度、打造數字化景區形象設計、加快信息藝術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為推動陜西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二、信息藝術設計應用于文化旅游的優勢
1.當前陜西文化旅游新趨勢。(1)研學游興起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陜西的旅游消費較之疫情期間正在復蘇。大數據顯示,后疫情時代,以周邊研學為主的陜西短期旅游正在興起。如革命圣地、古村古鎮、名山大川等。研學旅游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假期生活,對于促消費、擴內需,推動陜西文化旅游業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2)親子游火爆近些年來,親子游市場異常火爆,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教育部等11個部門也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再一次印證了親子研學旅游的重要性。[1]后疫情時期,親子游也同以往有所變化,大多數游客也更愿意選擇低密度的旅游景區,一些傳統的省內冷門景區,成了熱門景區。整體上,陜西親子游的選擇基本都是白鹿原影視城,樂華城、中國·周原景區、諸葛古鎮、恒大旅游城這樣的園區。(3)景區預約常態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旅游業復蘇迎來“春天”,旅游業為避免人流量過大給防疫工作帶來不利害影響,陜西各大旅游景區都采取了嚴格的“限量、預約、錯峰”措施,如大唐不夜城、大雁塔等多個知名景區限流制度。大唐芙蓉園、歷史博物館等景區也實行了預約制度。通過預約限流,通過網站、公眾號、App預約,有效地控制景區人流量,科學有力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供旅游大數據。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陜西各個區域文旅局也在積極探索“互聯網+”模式,開發智慧旅游平臺,根據客流分析游客的動態。[2]完善的景區預約和管理制度不僅對疫情防,乃至對于旅游業規范化等方面都有著積極影響。(4)出境游暫停受疫情影響,國際旅游業幾乎屬于停滯狀態,且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很難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旅游業紛紛開始了“抗疫”自救行動。如發揮地方文化資源優勢,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通過線上商城的方式,推銷農產品、旅游周邊產品、旅游門票和演出門票;利用抖音賬號,一方面直播帶貨賣旅游產品,另一方面借助抖音APP展示平臺將大量的旅游景點、特色民宿打造成網紅景點。
2.信息藝術設計應用于文化旅游的優勢。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圖形信息藝術設計的缺陷逐漸顯示出來。[3]信息藝術設計通過對圖形的個性化設計,增強圖形生命力,從而實現對圖形的延續性設計。第一是信息藝術設計強調的是從自然生理學的角度出發,滿足自然性需求。人類的視覺是個性化感受的起點。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注重人的視覺共性和視覺差異,適應個體生理元素和外部物質元素。第二是信息藝術設計在設計中,強調將歷史與文化聯系起來,通過對不同圖形的個性化設計,體現不同的設計共性和社會性。第三是信息藝術設計通過個性化的設計,將人們的需求通過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來,如圖形隱喻。這種方式,使整個圖形個性化設計概念和過程變得更加的豐富。
三、基于信息藝術設計的陜西文化旅游質量提升途徑
藝術設計主要包括文字藝術設計和圖形藝術設計。因為文本信息的傳播很容易造成信息交流的障礙,而圖形信息的傳播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時圖形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將多種文化融入其中,沒有民族和種族差異,沒有邊界,可以更直觀、生動地向公眾展示、傳播信息,因此人們更傾向于圖形藝術設計。信息藝術設計中的圖形的個性設計已經完全融入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廣告設計中。在多方位的整合各個城市之間旅游信息的基礎上,挖掘出豐富的視覺元素進行圖形創意設計,再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傳播和推廣,從而提升城市旅游產品的價值和影響。[4]具體可借助信息藝術設計通過以下途徑提升陜西文化旅游質量。
1.打造融入地域特色的數字化景區形象設計。陜西目前有不少旅游景區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建設都在不斷提速,利用數字化提升游客體驗感,可以更好地為游客服務。數字化景區形象設計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它用概括、抽象的手段從景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歷史文化特征中提取設計元素,將藝術和數字技術結合,設計出符合地域特色的數字化品牌形象,并推廣到景區。這些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復雜性決定了景區影像藝術設計的獨特性,打造具有獨特文化底蘊的獨特品牌視覺形象對于景區自我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陜西旅游景點的數字圖像設計已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陜西旅游景點大多存在一些不符合大多數游客認知規律的視覺信息設計,從而導致信息接收效果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5]基于上述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改變信息設計的方式,使用游客簡單易于理解的圖標來代替冗長的文字說明,從而使信息表達更加直觀,豐富和層次化。[6]使用信息藝術設計方法提取獨特的視覺元素,設計數字圖像藝術,以融合該地區的自然,歷史和文化特征,符合區域美學標準,并加深品牌知名度。[7]從而有效提升旅游景區品牌形象的可識別性,推進地域文化旅游的發展,以促進陜西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加大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力度。陜西雖是文化旅游大省,但是能夠拿得出手的文化旅游精品并不多,常見的多以仿制品為主,這些產品在全國都能買到,且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品種、特色等方面難以滿足游客的實際需求。近年來,隨著旅游者文化意識的提高,文創產品開發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文創產品開發要結合各地實際和特色,因地制宜。只有基于市場,充分利用當地特色文化和物產資源和開發特色旅游的商品,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獨特的旅游商品。一方面,信息藝術設計師通過信息藝術設計提高旅游紀念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從而激發游客的購買欲望;另一方面,在提高旅游紀念品的文化品位的同時,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力度,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文創產品進景區展銷活動、文創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對接等形式,促進優秀文創產品轉化落地,加大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力度。
3.加快信息藝術設計人才隊伍建設。信息藝術設計學科是一門交叉學科,是把藝術、設計和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學科。從事信息藝術設計需要具備對設計的理解能力和理性的思維能力。通過美感的培養和與工程師的合作,提高設計能力。[8]隨著社會發展,藝術設計人才建設被列為社會急需被列為依托陜西高校資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挖掘學生的藝術創意潛能,培養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具有文化藝術創新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9]將文化傳承、藝術創新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提升文化創新能力,為推動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現階段信息藝術設計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在美學、藝術學、社會學、天文學等領域。信息藝術設計通過為游客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便捷服務,向游客宣傳、展示陜西當地的旅游特色,提高文化旅游的附加值,從而促進陜西文化旅游的高質量發展。
四、結語
信息藝術設計在文化旅游的應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通過打造融入地域特色的數字化景區形象,加大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力度,全面提高信息藝術設計師設計水平等方面加強應用效果。創新文旅融合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信息藝術設計中,突破了傳統扁平化,直觀化設計觀念的局限性。[10]信息傳播速度快,滲透性強,將復雜煩瑣的陜西旅游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為旅游城市品牌樹立和城市文化的推廣和傳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馬平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