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該文以中國知網(CNKI)收錄的154篇文獻資料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分析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首先,采用可視化軟件CiteSpace作為定量研究工具并繪制知識圖譜,輔以定性分析,分別從載文量、關鍵詞、文獻時間分布特征、作者、機構、期刊、高被引文獻等方面對研究態勢進行具體分析。其次,基于上述分析,歸納出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研究建議:(1)缺乏主體合作;(2)缺少跨界研究主題;(3)研究的系統性和持續性不足。最終得出研究結論: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關鍵詞]藝術設計;實踐教學;高職;可視化分析
一方面,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主體內容[1]。另一方面,藝術設計專業具備顯著的實踐性特征。因此,對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實踐教學能否有效實施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但教育實踐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只有厘清現有理論成果,對理論研究進程予以回溯與總結,才有可能找到兼具高職特色、適應藝術設計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規律,在教育實踐中切實提升實踐教學質量。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現狀和趨勢進行分析和梳理。
一、數據來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文獻數據來源于CNKI數據庫,包含期刊、國際會議、國內會議、博士、碩士等五個子數據庫。檢索式設為:TI='高職'*('設計類'+'藝術設計'+'藝術類'+'室內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平面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實踐教學',發表時間設定為2000—2020年,手動逐頁刪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獻,共檢索得到154篇有效文獻。
(二)研究工具。本文采用可視化軟件CiteSpace繪制知識圖譜。知識圖譜是一種顯示科學知識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圖形,是一種有效的知識管理工具[2]。CiteSpace是當前較為流行的知識圖譜繪制工具之一,在文獻計量、探測學科發展前沿、發現研究熱點等方面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3]。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研究領域中,該軟件的應用還較為少見。
二、研究態勢可視化分析
(一)載文量分析。載文量可以挖掘某領域文獻數量隨時間發生的變化規律,本文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文獻按照時間序列進行載文量統計。統計數據顯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領域的載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00—2007年,年均載文量不到1篇,2010年是一個較為明顯的增長年,年載文量由2009年的一位數升至兩位數,2011—2013年為平穩期,載文量每年維持在13篇,2014年后呈現波浪式上升,在2019年達到峰值(2020年未含全年數據)。從資源類型分布看,154篇文獻中期刊文獻數量占絕對優勢,為150篇(占總文獻量的97.4%),國內會議和碩士論文各2篇,說明該領域缺乏系統性研究。
(二)關鍵詞共現分析。將時間切片間隔設置為1年,TopN選擇50,利用CiteSpace繪制154篇文獻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獲得個227節點和529條連線,采取手動方式對圖譜信息進行聚類和梳理,得到圖1,可大致從研究內容、研究視角、研究專業三個方面了解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概況:編號為1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內容的宏觀層面,包括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構建、理念思路等。由于宏觀視角涵蓋內容豐富,研究成果多以策略形式呈現。編號為2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內容的微觀層面,包括實踐教學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方法、實踐課程等,即研究者從微觀層面對宏觀體系和模式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研究。這類研究內容多依托具體案例開展研究,研究方法以定性為主,研究成果通過實踐教學改革前后的成果對比予以呈現。編號為3的矩形涵蓋了該領域的研究專業,既包括寬泛的藝術設計和藝術類專業,也包括具體的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產品造型設計、數字媒體等專業。根據字體大小,反映出除研究頻次最多的藝術設計,研究者對室內設計專業的重視程度最高,這可能與專業成熟度和認知度相關。編號為4的矩形反映的是不同的研究主題和研究視角,其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高職院校的基本辦學特征,成為高頻次研究主題。“現代學徒制”作為深化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的新途徑,在近年成為研究熱點。其他“產教融合”“工匠精神”“互聯網思維”等反映了研究者探索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徑的多元視角。
(三)時區圖分析。將時間切片間隔設定為1年,利用CiteSpace繪制時區圖,選擇timezone形式呈現主題詞共現分析結果。時區圖除了可以反映載文量,還可以根據每個時間段新出現的關鍵詞,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研究主題和研究熱點(如圖2):2000—2006年載文量少,研究主題寬泛。2010—2013年載文量大幅提升,研究主題多反映“工作過程”職教理念。2013—2015年“校企合作”成為研究熱點。2015—2020年研究視角凸顯時代性。
(四)作者發文分析及機構發文分析。1.作者發文及合作關系分析。對154篇文獻機構進行統計,154篇文獻由175位作者發表,對作者個人發表文獻數量進行統計,高產作者僅發表3篇論文,且大部分作者為獨立發文、合作僅限于本單位。2.機構發文及合作關系分析。對154篇文獻機構進行統計,文獻共來自122個機構,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呈現點狀分布,機構節點連線十分稀疏,機構間合作網絡密度僅為0.0008機構之間連線比較細,說明機構間僅存在偶發性合作,合作并不持久或頻繁。
(五)文獻來源分析和高被引文獻分析。1.文獻來源分析。按照期刊統計文獻刊錄來源,載文量達到3篇以上的期刊共8個,共刊載論文43篇(占總期刊文獻量的28.7%),其中《美術教育研究》的載文量遙遙領先于其他期刊,達到15篇,表明該期刊是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領域的領導期刊。目前專門研究藝術設計專業職業教育或高等職業教育的優質期刊非常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多發表于藝術設計類期刊的教育專欄。總體而言,文獻的期刊分布相對分散,優質職教期刊發文數量少,反映出文獻質量總體有提高的空間。2.高被引文獻分析。對154篇文獻的被引頻次進行統計,達到10次以上文獻有8篇。其中南京藝術學院何敏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屬于研究系統性相對高的文獻,被引頻次達到20。結合前文的分析,對比作者發文,高被引文獻作者中僅有肖婷發表過2篇論文,其他高被引文獻作者僅發表過1篇該領域論文。對比研究主題,高被引文獻的研究主題圍繞“現代學徒制”“創新創業”“互聯網+”等研究熱點展開。此外,未發現高被引文獻與文獻的機構來源、文獻的刊錄來源產生對應關聯。總體來看,高被引文獻以2015年之前發表的文獻為主,文獻質量不穩定,也未形成優質研究團隊。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缺乏主體合作。研究者之間、不同類型研究機構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研究者之間合作密度較低,或單打獨斗,或僅限于與本機構、本地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機構幾乎集中在高職高專院校,少見本科院校,未見企業、政府機關、學術出版機構等機構。藝術設計專業的職教研究需要扎根地方,打通與政府、行業、企業的溝通渠道,建立與兄弟院校、本科院校無間合作、信息互通的交流平臺,只有借助各方優勢,實現研究資源的共享,促進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的協同發展,才能切實提升理論研究的科學性和可用性,推動理論研究向深度發展。
(二)缺少跨界研究主題。就研究主題看,面向專業以籠統的藝術設計或單一的具體專業為主,往往就專業說專業,缺少跨專業實踐教學研究。同時,實踐課程案例的選擇也呈現基礎化趨向,多為手繪課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等。這表現出研究者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僵化程式[4],即專注于某一課程對單一技能的培訓,缺少與其他實踐課程的融合考慮。建議研究者轉變研究思路,選取綜合性實踐課程(比如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為案例,探索各項技能綜合應用的途徑和方法,實現實踐訓練的連續性和綜合性。
(三)研究的系統性和持續性不足。多數研究者和研究機構僅發表1篇文獻,高產作者發文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高產作者數有待進一步擴大。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淺嘗輒止,存在基于社會熱點、學術熱點“臨時起意”的現象,既缺乏研究基礎,也無深入研究的意愿。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的研究,不僅會導致研究內容的分散,研究深度的有限,還會導致理論體系無法構建,研究成果無法推廣。因此,建議研究者既要將初始的研究目標一以貫之,面對熱點問題更要冷靜思考,積極探索多元融合的研究范式,在持續研究中平衡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切實找到適合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
四、總結
我國的職業教育研究理論體系仍在完善階段,相對職教發展,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研究明顯滯后,文獻數量仍處在“量”的上升期,還未趨于穩定,知識基礎和高質量經典文獻仍需時日積累,核心作者和作者群尚未形成。總體而言,該領域研究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應用CiteSpace知識圖譜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理論研究進行定量分析,輔以定性分析,能夠有效避免主觀因素,使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更客觀真實地反映研究態勢。當然,本文僅對CNKI數據庫收錄的文獻數據進行了分析,數據集的完整性仍有待提升。此外,CiteSpace提供的解讀信息功能不僅限于此,未來將探索更深層應用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張龍.高職實踐教學的理論思考與體系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7):58-60.
[2]陳悅,劉則淵.悄然興起的科學知識圖譜[J].科學學研究,2005,23(2):149-154.
[3]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33(2):242-253.
[4]方方,張理暉.“可成長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群為例[J].職教通訊,2018(12):25-32.
作者:方方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