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路徑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前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缺口較大,該專業的學生就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在企業實際的招工中我們發現,該專業的學生對工作的適應能力并不強。這是長期以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重理論而輕實踐導致的。筆者從該專業本身的特點、要求出發,分析了當前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為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了參考意見。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教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的生活和居住環境的要求標準也逐步提高。從城市規劃到個人家居的環境設計,都在逐步向更高的層次靠攏。當前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的人才有著巨大的需求。單是從裝飾工程量每年30%以上的增長速度就能夠看出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是十分可喜的。當前的發展形勢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就業環境。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重要的應用型人才,能夠為學校和國家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然而在持續跟進學生的就業狀況時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因其在學校中缺乏實踐經驗,在工作時難以應對上級派發的任務,工作開展困難。這些問題的出現暴露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學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正是建立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點及要求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突出特點就是其實踐性很強。判斷一個環境藝術設計方案是否合格的標準有三:設計是否科學;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如果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就會導致其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不足,導致項目難以施工。此外,該專業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交流的能力。在設計方案開始之前,設計師應當先對甲方的個人喜好、審美標準等有著基本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出客戶滿意的草案。小眾的風格缺乏受眾,很難為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設計一定要做到大眾審美與設計本身的獨特性的統一。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性不強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力量薄弱。環境藝術設計在國內仍然屬于新興的專業,相關的人才儲備有限。從業教師的年齡普遍較小,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都有所欠缺。這些教師對環境藝術設計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接觸較少,因此也無法開展相關的教學,難以為學生提供有益的指導。
(二)學校的軟硬件設施不足。實踐教學開展需要有專門的教室和設備,如機房、畫室、制圖室等。部分學校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改革重視程度不高,未能及時給予相應的場地建設和設備配給。此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不足,學生的實踐活動缺乏平臺。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教學場地也是普通教室和黑板,沒有與該專業教學的實際需求相結合。
(三)學生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生源主要來自文化考生和美術考生兩大類。文化考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的自覺性相對更好。但是創新能力顯得較為局限。美術考生具有一定的繪圖功底,在圖紙設計上的想法也更為新穎和大膽,藝術表現力更強。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則稍顯不足。這兩類學生的優缺點都很明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較為看重。以上這兩類生源的不同特點導致在教學中難以有針對性的推進。在實踐教學中難免顧此失彼。
(四)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尚不健全。學校對相關層面的忽視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尚未建立。這就導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態度不夠認真,敷衍了事。學校上層建筑對學生缺乏引導使得學生對實踐的重要性的認識度不足。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也不愿選擇自己動手解決,而是依靠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這種思想不利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化。
三、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路徑
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踐教學所占的比例,能夠帶來許多顯著的成效。首先是學生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環境藝術設計中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最終仍然要交付實踐才能夠檢驗。在經歷不斷的實踐訓練之后,學生的學習成果一次次被檢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設計通過不斷的優化,最終能夠達到完美。這中間的經驗總結和錯誤反思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積累的實踐經驗也能夠讓學生順利的適應工作,為單位和領導交出滿意的成果。其次是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單是理論的教學免不了會顯得枯燥無味,加入實踐后能夠給學生一個檢驗學習成果的機會。通過加入實踐教學,讓學生的手,腦,口都得到鍛煉。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比單一的理論教學顯得更為生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夠帶來的實際效用。根據該專業當前的教學現狀,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路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老師是教學的主體。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能夠帶來的教學效果的改觀是巨大的。受國內整體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水平的發展時間限制,該方面的專業教師數量不足。但是環境設計工作的發展歷程長,工作人員在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梢詫@些人員進行引進,作為師資力量的補充。可以引進業內的杰出人才作為學校的外聘教師。這類人才的參與工作的時間長,對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著更加透徹的把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知識更新速度快,實踐性較強。針對該專業的特點,要對教師隊伍進行一定的調整。該專業對教師的實踐經驗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除了引進企業優秀員工以外,還可以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逐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企業員工相比,校內教師的理論知識更為完備和系統,學習和總結能力都比較強。比如學??梢远ㄆ诮M織教師到企業中進行工作實踐,參與企業的項目搭建。學校要支持和引導教師和學生承接適量的社會項目。這樣的實踐能夠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工作。
(二)學校提高對實踐建設的重視程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當下的熱門專業,發展前景十分樂觀,能夠顯著提高學校的就業率。且在國內屬于新興專業,各學校的起跑線基本一致。發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可謂是增強學校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有利契機,學校要抓住這一機會。學校作為教學改革推進的重要力量,要重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是財政方面的支持。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建設專門的實踐教室,配備齊全的工具設備。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此外,還要加快實踐基地的搭建,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在實踐中,學生能夠對相關材料以及項目流程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夠顯著提高設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梢约訌娕c企業的合作,讓學生進入企業一定時期的實習。這樣既能夠解決企業的用人需求,又能對學生的能力起到鍛煉作用。
(三)轉變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導向標,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展開。首先要對環境設計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有著明確的認知,并以此為標準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要明確該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就業崗位有室內設計、景觀設計、施工管理等。部分職業不僅需要設計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繪圖能力和創新能力則是該專業所需具備的基本素質。通過對這些能力的分析,來進行合理科學的課程設置,重新設計教學內容。課程的設置要有針對性,對于那些與該專業關系不大的課程可以進行適當的刪減,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專業課的學習。此外,還可以適當地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和借鑒,共同商討出一個更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培養方案。此外,還要注重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協調。讓教學從實踐開始,然后轉向理論總結,總結結束后再次投入實踐來檢驗先前的理論成果。這樣的循環能夠讓學生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通過自己的經驗總結并尋找解決方案,來實現設計能力的進步。這一過程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將教學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實踐上來。實踐課程可以模擬企業的項目設立和實施,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為今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做準備。
(四)完善考核體系??己耸潜O督學生學習行為的主要方式。學生對實踐學習的普遍不重視與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有著密切的聯系。要合理把握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比重。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主觀性較強,是學生本人審美力、自我表達以及學業水平的綜合展現。學生的作品未必能夠符合評分教師的審美。但是并不能僅因審美的不同就給學生的最終成績打上低分。因為學生在進入工作后,所面對的客戶是形形色色的。統一的審美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也是對學生天賦的一種扼殺。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考核中,應當適當的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而僅以一個最終成品作為評價依據。此外,在期末作品的評價中,可以采取多人評審的制度,組成人員可以包括專業教師、系主任和企業設計師。這樣的評價方式更為民主,能夠盡可能地使最終結果趨向于客觀公正。以上是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比重問題調整。第二個方面是考察內容方面的調整。在考核的過程中也要貫徹以實踐為主的理念。具體考察的實踐能力有軟件操作能力、繪圖能力、制圖能力等。老師在進行評判時不僅要從教學知識層面出發,還要對該設計的可行性和實用性作出評價。無法投入實踐的設計只是無用功。
作者:楊劍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