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三者可以構成國家建設設計人才格局,所以目前我國社會對環境藝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很多專業設計院校也開始加大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工作,成為近幾年高校辦學的熱點。鑒于此,本文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進行分析,并根據現有問題提出合理性解決策略。
關鍵詞:環境藝術;專業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重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及對藝術品位。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環境藝術專業悄然興起,并逐漸成熟起來,很多專業院校對于該專業的教學方式不盡相同,取得的人才成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如何順應社會的發展來建立完的教學體系,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是目前學校比較重視的問題。
一、社會需求是環境藝術專業的直接動力
在我國,“環境藝術”這一名詞還沒有被大眾所認識,但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就給了環境設計專業發揮空間。顧名思義,環境藝術設計則是根據建筑物的風格來對建筑物的室內和室外進行布局和設計,讓建筑物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氛圍的同時還能滿足人們在功能上和審美上的需求,所以目前該行業已經成為令人傾心的行業之一。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都在致力于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而人們的生活也從原本只求溫飽到現在追求藝術品位,追求更有意義的人文環境,所以環境藝術建筑是必要發展[1]。目前,很多省市的建筑設計部門都加入了環境藝術設計所,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這種類型的公司有很多家。根據調查發展,這類設計公司或國家設計單位的人員構成主要是一些從事建筑學專業的設計者轉變為環境藝術設計,還有一些是由美術專業轉型的,對口專業畢業的設計者微乎其微,可以看出,目前社會上缺少由院校培養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所以國家應該大力推動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鼓勵學生申報該專業[2]。
二、在動態發展中完善專業教學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其中包含了建筑與美術兩個專業知識,所以該專業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邊緣學科。很多設計院校都比較難把握具體應該是將建筑與美術結合教學還是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教學提體系,高校領導提出,想要培養出優秀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老師需要先明確該專業的特點及關鍵,要將這門專業與其他專業區別開來,不能只做簡單的拼湊,還要在建筑與美術二者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充分的展現出環境藝術設計的魅力。通過不斷的探索,學校發現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涉及到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教學,所以該專業既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藝術性[3]。
三、以建筑學為依托辦出專業特色
籠統來講,環境藝術設計與建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學習建筑學的過程中,需要先了解空間的環境科學與藝術,通過建筑來實現人們的功能需求和藝術需求,可以說,環境藝術與建筑學有很多共同點。所以,在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學校應該從室內藝術設計和室外環境設計來制定教學任務,在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選擇建筑學作為基礎,然后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來逐漸增加專業課程。專業課程學習階段老師可以先以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為主,建筑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為輔,讓學生掌握更寬泛的知識和拓寬專業面,最后再利用所學知識來進行實踐[4]。實踐階段,老師可以給出設計題目,然后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室內外環境設計,并上交設計圖紙,老師通過圖紙可以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可以安排短學期工程實習,不僅能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能夠讓他們接觸社會,提高專業能力。設計的靈魂在于“創造”,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將無法設計出好的環境藝術結構[5]。所以,在課程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互動問答或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課下讓學生多掌握一些國內外著名的建筑物及室內藝術設計樣例,還可以讓他們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自己的想象來重新設計周圍的環境。通過不斷的討論和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慢慢的他們將會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加。環境藝術專業雖然還處于發展期,但其可以滿足現在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藝術追求和生活品位的追求。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逐漸成為朝陽產業,所以各高校應該加大該專業的教學力度,積極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為我國的環境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田燦.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大眾文藝,2017(14).
[2]房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3).
[3]于泉城.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16屆畢業生為例[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v.20;No.87(3):39-41.
[4]史銀紅,繆虹,馬娟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研究——基于大三學生學習成長調查報告分析[J].藝術教育,2017(17):174-175.
[5]嵇立琴.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湖南包裝,2018,v.33;No.179(2):114-115+125.
作者:李瑩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