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與改革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注重對學生職業化的培養,但是目前教學效果不佳,很難通過高職階段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出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并提出五點改革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方法的措施。
關鍵詞:藝術設計;高職教學;教學現狀;改革方法
藝術設計是一門獨立的教育學科,其涉及范圍較為廣泛,擁有很強的綜合性。藝術設計專業在高職教育這個層次中,與本科階段有明顯不同。??圃盒5乃囆g設計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繪畫基礎相對薄弱、藝術設計思維相對不足、藝術感悟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不夠突出的特點,這些情況導致高職院校藝術設計生源的綜合能力稍差。在高職教學過程中,往往沒有考慮到藝術設計生源的這些特點,在開展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和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偏離了職業化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方向,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違背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初衷。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1.對學生能力認知不足
藝術設計專業無論是在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招生的標準相比于傳統專業學科都較低,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文化基礎薄弱,而且其在進入高職學習階段前的藝術設計基礎也普遍偏弱。很多高職院校在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和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時,常參考藝術設計本科的培養計劃,甚至將本科培養模式“照搬”的做法也屢見不鮮。這導致了高職學生沒有能力適應這種培養模式,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教學效果不佳。這是對高職學生能力認識不足所導致的必然現象。
2.對學生差異化教育手段的缺失
藝術設計專業不同于理工科類的學習模式,理工科的定理、公式都是唯一的也是公認的,是有對錯之分的;而藝術的眼光是需要不同視角的,對于設計成果是不能用對與錯評價的。學生在藝術設計的學習過程中會展現出不同的視角和感悟,在教學中教師沒有擅于發現學生在設計上的天賦的能力,也沒有一種可以實現差異化教學手段的教學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磨滅了學生在藝術形式上的差異化,可能造成設計成果相似、缺乏創意的現象。
3.教學課程體系守舊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學課程改革的步伐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缺少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藝術設計源于生活也發展于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設計要時刻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服務。而現在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課程體系中,大部分還是在沿用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這便限制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
4.實踐創新教學開展不夠深入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是職業化人才,理應注重學生在設計方面的實踐和創新培養。然而,某些高職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很難看到創新實踐的影子,多數是采用教師演示、學生操作的教學模式,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創新實踐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藝術設計實操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方法
1.創新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教師和課堂為主,教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接收,偶爾交流互動,這種教學方法不適用于培養職業型藝術人才。針對這種現狀,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應該采用創新的教育教法,如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所謂理論和實訓教學,是指將現有課時結構基礎上劃分為理論教學課時和實訓教學課時,加入實訓教學部分就是豐富學生實踐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快速掌握新技能、發掘新思路。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是指將課堂從校內延伸至校外,改變傳統的只在校內教室或機房完成的教學模式,增加在藝術設計公司、企業的學習實踐課時,培養學生采用藝術設計的手段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代替純理論和模擬情景的教學模式。
2.優化課程體系和評價考核方式
傳統的藝術教學課程體系是以理論為主、實踐操作為輔,以考試上交作品為成績考核和評價方式。在新形勢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應該弱化理論教學,只將重要知識點作為教學重點,而以實際設計操作的過程和成果為課程主體,將大量課堂時間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此外還要改變傳統的學生課程考試成績為主、平時成績為輔的考核標準,應當弱化最終考試成績,強化平時成績和階段性成績,在課程中分布若干個階段性目標,對每個階段完成任務情況進行評價,最后綜合評定。這樣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學生平時不學、考試“突擊”的行為,將藝術設計能力的培養融入課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3.制定合理的招生標準
在日常高職藝術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為獲得高職文憑而選擇分數較低專業的學生,對藝術設計缺乏興趣并且幾乎零基礎,無法配合教學。為保證教學質量,高校在招生時不應只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在招收藝術類學生時一定要以專業能力為重,甚至可以通過與高中建立合作等方式,開拓特招渠道,將真正有興趣和有能力的學生招入藝術設計專業。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有些高職院校并非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主,學校將師資隊伍建設資源主要放在了重點專業上,這也導致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師資隊伍建設不平衡。在今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建設上,學校領導應該意識到對藝術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在社會上招聘有能力、有豐富經驗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只有教師的水平提高,才能使學生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學習水平之上。學校應根據實際需要,按照教學計劃的開展情況,適時邀請在藝術設計領域具有一定威望的專家、在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和藝術設計行業中一流的設計師,參與課堂教學和實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5.開展藝術設計實訓基地建設
近年來,實訓基地的建設比較熱門,主要是針對一些工科類專業。參照這樣的思路,高職院校也可以建設藝術設計實訓基地。比如在學校內建立藝術設計實訓中心,內部包括理論學習區、學生藝術設計社團活動區、優秀作品展覽鑒賞區和藝術設計實踐區。這樣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加強了對藝術設計文化的宣傳,也為高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發散空間。除了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高職院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聯系藝術設計類企業或公司,聯合創辦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訓的平臺和機會,在實戰中應用所學藝術設計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化能力,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提前積累寶貴的經驗。
三、小結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藝術設計專業在社會的應用空間更加廣闊,在動漫、影視、媒體、廣告、裝潢、園林等諸多行業中,藝術設計均能夠提升行業的品質。因此,培養職業化藝術設計人才的高職教育層次,必須注重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和改革,為我國藝術設計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韓曉倩.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
[2]應琦.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7).
作者:徐子涵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