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發與形象設計課程建設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研究的問題、研究的目的、研究假設及研究價值
1.研究的問題
(1)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2)課程門類、內容、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權重的研究與實踐。(3)“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4)校本教材的編寫。(5)校企合作的研究與實踐。
2.研究的目標
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背景下,本課題旨在通過課程建設的研究,從實踐層面探索大連市中職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的模式、策略與方法,使其培養目標能夠根據相應企業崗位能力要求來確立實施。課程的制定及教學的評價吸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和指導,并根據勞動力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同時注重與社會特別是行業、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結合的目標。
3.研究假設及研究價值
促進校企合作模式,倡導“產教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職業性本質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原則在職業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實現了職業教育的本質回歸,最終形成校企“雙贏”的目標。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思路
首先從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出發,厘清課程與就業崗位之間的關系,明確基于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同步開展調研。然后,在課程設計上以工作崗位為核心,在教學內容上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學生提供獲得真實工作體驗,促進校企合作,建設合理的實訓手段及實訓方法等開展關聯性研究。
2.研究方法
采用“行動研究法”“實踐觀察法”“經驗總結法”“調查法”和“文獻法”等。
3.技術路線
(1)技術路線圖式。技術路線圖式:前期選題調研、論證→課題申請立項→課題正式立項→成立課題組→開題會議→分組、分項調研→研制體系框架→各分項課題實施→調整完善體系→歸納總結,形成研究報告等成果→專家鑒定與申請結題。(2)切入點。從美容美發行業崗位群對學生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進行調研并開展研究。
4.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選題,成立課題組,開展社會實踐調查,做好企業調研。第二階段建立信息渠道,進行課堂教學模塊的探索,完善學生學習特點的分析。第三階段建立課程框架,組構課程內容,開發校本課程。第四階段校本課程初步成稿,撰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標準。第五階段校本課程驗收階段,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為之相契合的教學模式。第六階段撰寫研究總報告,匯編研究成果。
三、研究結果和分析
從職業教育的使命出發,注重學生就業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參與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模擬的職業情境,通過對已有的知識、技能、態度等的類化遷移,并得到特殊的發展與整合,從而形成適合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目前,職業教育的課程開發必須打破傳統學科系統化的束縛,將學校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同時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使職業教育沖破校園的圍墻,從單純的學校教育向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轉變,構建起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方案的確立
中等職業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中等職業學校美容美發專業所面對的職業崗位是為美容美發與形象設計相關行業輸送一線崗位人員,培養具有中職知識水平,又具有綜合性、多技能、可持續發展、多渠道就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現小專業多方向、內涵豐富、外延廣闊、極具競爭和發展的專業。
2.課程體系的建設
根據實施的調研和論證,對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學生在就業時應具備的能力,采取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參與的方式,以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以選修課為輔,結合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引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制定人才培養規格,以確保培養的人才符合行業、企業的需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與企業人才共育、合作育人,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為保證,確保學生掌握美容、美發、化妝、形象設計等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使其更具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培養規格不僅具有高中文化知識水平,而且具有綜合性、多技能、可持續發展、多渠道就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不斷探索和前行。
3.教學方法的改革
逐步以適合中職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課程,以工作任務導向的課程改革為主線,形成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課程模式。以任務驅動教學法改革為主線,授課中,引入企業工作人員走進課堂,做到學習與工作情景對接,形成適應工作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的做法與教法、學法貫通的方法系統。以模擬情景的學法,完整體現工作過程及流程,讓學生在崗位實際能力實踐中體驗式學習,逐步養成職業道德素養。
4.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實踐“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建設”的研究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就提升職業學校教師的企業化素養和企業指導教師(技術人員)及帶教師傅的教育學素養問題開展系列的培訓,學校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均有很大的提高。第一,加強本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由于本校的教師要具有多年美容美發行業工作經歷,是學校寶貴的資源,提升技能、開闊眼界,與行業密切相連,對學校的專業建設起著骨干作用。第二,堅持專職和兼職相結合,引進校外的高水平、高能力的師資,帶動本校教師的師資隊伍的綜合能力。第三,加強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培養,采用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第四,加強與其他院校的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相關學術交流與社會交流,促使提高學術水平,拓寬學術視野,增強實踐教學能力。
5.校本教材的建設
校本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大連社會經濟、美容美發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行業企業的現實需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借鑒和引進國外優質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發掘和整合學校、企業和社會的課程資源,形成與國家和省規定課程有機統一的、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校本教材。
四、小結
確立了“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較為合理的課程設置體系,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機制,推進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其中“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中、高職貫通的計劃要逐步推行,最終實現中職學生同樣可以上大學的夢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貫穿專業建設體系的全過程,圍繞8個對接包括學生的“雙證”問題,需要教師、學校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各方支持,需要從教育標準、行業標準進行提升,并且要與行業企業溝通,共同制定標準,最終落實到實踐當中。
作者:趙舒琪 單位:大連女子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