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不同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的結構和思路不同,需要根據旅游景區的形象特點進行設計。美學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是以考察人類審美趨向角度為設定范圍進行規劃的,具有藝術化和特色化的特點。而信息化視角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活動基礎上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信息傳播;時代特征;審美趨向;宣傳效果;
不同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具有標準化、程序化、藝術性、創造性集于一體的特點,在新媒體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創作領域。不同視域下的旅游景區需要將上述元素考慮在內,權衡每個特點的利弊,遵循不同視域下結構的特點和變化思路。在旅游景區的藝術形象設計上要以實際操作的功能為主,時尚貼切的主題可以發揮不同視域下藝術創作的優勢,確保設計的主題能夠吸引民眾的視線,高效率和優質化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與現階段的時代特征更匹配,為此可以根據不同視域下旅游景區藝術形象的特點進行設計。
1美學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
1.1界面設計
在資本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旅游業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學視角下旅游景區的規劃幾乎是從無到有,是在自然狀態下以直接性的資源作為規劃基礎,擴充旅游景區規劃的經濟效益,滿足資本市場下的需求。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是以旅游活動的全過程為對象,具有開放性和無限性的特點,依據馬克思哲學的原則,考核現實中旅游景區的優勢,以旅游活動存在的性質為空間界限,建立旅游活動和旅游全過程之間的關系,將審美作為現實景區的主要趨向,從考察人審美趨向的角度對旅游景區藝術形象進行規劃,通過獲取審美趨向確定旅游區藝術形象設定的范圍[1]。
1.2媒介設計
美學視域下的旅游景區是以美學學科的思維方式為考察標準,針對特殊化的對象進行研究。在媒介設計上,旅游景區的規劃需要針對現實個人旅游活動的規劃,圍繞現實個人和活動對象整體之間的關系,開展審美向度的規劃。利用簡單的規劃方式進行藝術形象上的設計,避免在旅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產生破壞性和負面效應。在開展藝術形象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現階段的美學特征進行規劃,全方面考核市場的需求,保留歷史景區的個性化特色。從感性角度上來說,是以個人感性活動為基礎條件進行藝術形象設計的[1]。總之,要從美學視角下對旅游景區進行規劃,呈現感性學美學視角下的界面。
2信息化視角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
2.1界面設計
從界面設計的角度上來說,信息傳播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活動,作為信息者和傳播媒介的參與者,就需要融入群體中,了解歷史文化景區形象傳播活動的目的性和創造性,其中,目的性是指人類意識受信息傳播控制的一種行為,具有較為明確的目標和對象作為規劃的主題,在信息傳播的全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動機和方向。比如通過媒介廣告對旅游景區藝術形象進行傳播,經過策劃獲取宣傳效果。在信息化視域下的旅游景區需要利用科學技術的傳播方式,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文字進行傳播,在彼此的影響和相互作用下完成整個形象的信息傳遞[3]。
2.2媒介設計
從媒介設計上來說,信息化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需要按照人類行為的感知特征對不同階段的對象進行分類。在宣傳類設施上要統一地域文化的界定范圍。不同地域文化的歷史和景物不同,形成的地域環境和生活習慣的堆積是由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傳承堆積而來的,進而在信息化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上需要遵循歷史和景物堆積的人文精神,以此為依據,對歷史文化景區的藝術形象進行設計和提煉。在提煉的過程中需要將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認識保留下來,以圖形和色彩的表現形式設計出來。
3結束語
本文對不同視域下的旅游景區藝術形象設計進行分析,主要以信息化視域和美學視域兩個層面作為設計要點,對旅游景區的藝術形象進行媒介和界面的設計,以完善景區藝術形象的設計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旅游景區藝術形象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麗梅,童鈺瑤.文化生態學視閾下的旅游景區導視系統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8,20(14):20-35.
[2]鄭?.文化傳承視野下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16,15(5):131-135.
[3]李鋼.綠色通道規劃視域下生態旅游規劃及其產品設計研究——以丹東市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12):237-242.
作者:畢宇娟 單位: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