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式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探討具有獨特中式美學的鄉村民宿在環境設計中形式和意境上的塑造手法,為鄉村民宿環境營造開拓新的設計思路。對比歐美日及我國鄉村民宿的發展歷史,并且結合土實際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得到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的設計方法。中式鄉村室內環境設計具有獨特塑造手法和設計審美。
關鍵詞:鄉村民宿室內設計環境設計形式意境
引言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都市生活快節奏等種種因素促進了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繁榮,間接催生了鄉村民宿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我國民宿業雖然發跡晚于歐美日等國家,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也顯現出了自身環境設計中蘊含的具有中式特色的,獨特價值內核和審美取向。都偉和范晶通過對比中外鄉村民宿發展歷史,結合本土實際設計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具有獨特中式美學的鄉村民宿在環境設計中形式和意境上的塑造手法,為鄉村民宿環境營造開拓新的設計思路。
一、國內外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發展
(一)國外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發展。20世紀60年代鄉村民宿在英國興起,一開始是在戰時為士兵們提供住所和早餐,B&B這一概念也沿用至今,也就是英文中“床與早餐”的簡寫。從這一稱呼也可以看出民宿在早期主要是提供住宿和餐飲兩種服務的場所。戰后民宿作為服務業的一員,顯現出了自身的經濟活力,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家空閑的房間打造成民宿供旅行者休憩,這種經營理念從英國發源后漸漸影響到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70年代后,民宿在美國流行起來,美國民宿被稱為“homestay”強調了其家庭的屬性。而日本的鄉村民宿業則是由租借民居歇腳或暫住而興起的行業。國外鄉村民宿都具備家庭屬性,大多倚靠自住房屋的閑置房間來進行規劃,所以在環境設計是上跟隨主人偏好的日常居家風格,少有將空間進行再設計。但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網絡民宿租賃平臺的興起,越來越多獨立民宿主出現在世界各地,租戶將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和具有創意的室內設計和規劃,室內設計吸睛與否也成為了旅行者們選擇民宿的關鍵。
(二)國內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發展。在我國內地民宿業萌芽于20世紀90年代,此時的民宿主要提供住宿和餐食兩大服務。這類民宿管理相對松散,通常以“農家樂”的形式出現,即提供“農事體驗”+“餐飲休憩”的基礎性服務。這一時期鄉村民宿空間設計上功能設置同質化嚴重,風格糅雜模糊,多為鄉村鄉土風格,很少因地制宜地進行環境設計。2017年10月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上進一步使鄉村旅游熱度飆升,加之城市生活的快節奏使得上班族需要到鄉野中舒緩壓力,種種因素促使各地鄉鎮大力發展旅游業以期帶動當地經濟。而旅行者對于旅行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以前接地氣的鄉土式環境設計已經不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此時的鄉村民宿只有通過轉型來提升自身價值。這時,“精品民宿”的概念應運而生,這類民宿擁有高雅舒適的空間設計,貼心的管家式服務,豐富的在地文化體驗活動和鮮明的品牌性格,這些特質給旅行者提供了更加高品質的旅行落腳點。內外部兩股誘因促使鄉村民宿環境設計向更加個性化、精致化方向發展,如表1。
二、中式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的形式表達
想要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民宿環境設計營造方法,需要從外部表現形式的方法即構建民宿實體的要求和手段,以及民宿內部文化內核即非物質層面的空間氣韻的營造方法兩方面進行研究。在構建民宿實體時,室內環境設計的兩大要點是風格表達和功能空間的配置與設計,這一部分的設計是比較偏向理性的,最終的成果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固定化設計要素。
(一)風格表達。經過快速發展時期,如今國內民宿業發展速度已經逐漸趨于平緩。國內民宿發展一方面承襲了外來民宿發展傳統的服務理念,一方面又因自身文化環境特點顯現出獨特的氣質,而這種氣質在直觀上主要通過民宿的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營造來體現。本文所提到的“中式”并非風格上的中式風格,而是地域界定上的“中國境內的具有特色的民宿環境設計處理方式”,其中包含多種風格的處理手法。鄉村民宿則討論在當前語境下的具有精致化傾向及獨特設計格調的鄉村民宿。經過實際案例研究不難發現,當下國內對于鄉村民宿室內環境設計的風格偏好。因國內具有大量的舊房改造鄉村民宿的案例,此時改造的思路會對室內環境設計的方向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安徽宏村張公館民宿采用修舊如舊的改造思路,即保留原有建筑元素并將改造部分向舊的風格靠攏。張公館因建筑原型為傳統徽派建筑,在進行舊房改造的過程中,設計師選擇保留建筑原有構件,加之同樣處理手法的室內裝飾,形成傳統中式風格,如圖1。同樣處理手法的還有婺源墅家墨娑民宿,這類民宿原型大多具有強烈的風格體征或建筑本身為文化遺產有可繼承性。再比如莫干山大樂之野系列鄉村民宿的極簡風格,和其“修舊如新”的改造思路成正相關,如圖2。即保留原有建筑框架但舍棄原有裝飾元素進行創新風格的再設計。而完全新建的鄉村民宿則可以擺脫遺留的風格桎梏,發展全新的室內設計風格,如西坡千島湖民宿室內采用地中海風格設計,多用拱頂以及利用白墻和高飽和度的家具形成對比效果,如圖3。風格的形成是鄉村民宿室內設計中多元素綜合協調搭配的產物,也是最終呈現的內容中最直觀,最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并產生“此民宿不同于彼民宿”的獨一性感受。雖然中式鄉村民宿在風格塑造上的選擇多種多樣,但其核心要求依然是最終空間裝飾風格的統一,即同一種風格在不同功能空間的延續使用來增強空間的同一性。如山東日照鳳凰措鄉村藝術民宿的建筑、景觀、室內家居形式和手法上的統一能夠進一步增強連貫性。
(二)功能空間配置與設計。要想民宿能夠維持經營,在配置上民宿的幾大功能空間是必不可少的:傳統公共空間(包括公共客廳和餐廳)、客房空間、附屬空間(布草間、走廊、公共衛生間等)這幾大空間提供了民宿最基礎的服務,即睡眠休憩以及餐飲。但僅僅停留在這些基礎服務上很難突出自身特色吸引旅行者駐足。此時需要結合當地人文地理進行特色空間的配置,這些特色空間能在有一定程度上豐富民宿的性格,也是吸引消費者的重點。如結合當地文化遺產配置工藝體驗空間——江西循美半山民宿,其為喜愛工藝體驗的旅行者提供蠟染體驗空間,如圖4,結合當地優秀的自然景觀資源配置觀景空間——如松陽過云山居將茶臺設置在向山一面,旅行者可以變品茶變觀云海如圖5,結合為特殊使用人群開發的具有特殊使用方式的空間如大樂之野綠山墻店為帶小孩的旅客提供公共親子區如圖6,特殊空間的配置原則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在保證空間配置完整的同時要考慮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在進行空間設計時,首先要確保行動動線的順暢,流暢的動線可以給人明確的空間感受,并且能夠提高民宿的服務效率。空間的分割能決定室內空間大的“形”,要根據客房的屬性來決定客房的私密程度。大部分鄉村民宿選址時要考慮是否有可以借景的自然景觀資源,如大理洱海附近因為優秀的湖景資源聚集了一大批設計型民宿。將客房面向景觀帶進行開窗設計也是常見的借景手法。
三、中式鄉村民宿環境設計意韻營造
中式鄉村民宿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其或禪境或灑脫的空間氣韻也是營造要點之一,并且這種氣韻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民宿的靈魂,讓使用者身居其中就能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這種氣韻的營造主要通過具體的裝飾手段來實現,即光影色彩以及最終要服務于的空間文化內核。
(一)光影和色彩。布光和色彩計劃是民宿室內環境設計中永恒不變的兩大課題,同樣的空間劃分和裝飾風格配以多變的光影效果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空間氛圍。這種氛圍的營造比實體的構件更具靈活性,能夠在空間氛圍上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作為商業空間的鄉村民宿的室內環境設計中這兩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鄉村民宿環境設計中的光影主要包括日光和人造光兩種。因為鄉村民宿客房多采用大開窗來引入室外景觀,不同的開窗方式和空間構建會給室內帶來不同的空間氛圍。如大樂之野庚村店的客房利用面狀開窗+點狀玻璃磚的方式引入天光,使室內空間活潑清透如圖7。而潤舍則是采用可以減弱光線的紙窗來讓空間氛圍呈現曖昧、溫暖的復古感如圖8。人造光的使用方式則更加多樣了,其中由于民宿空間想要做到精致需要加入欣賞展示的空間,點光源在民宿空間中是使用比較常見的方式。如壁燈、垂吊下來的床頭燈、落地燈、臺燈基本成為了鄉村民宿客房的標配。這種形式多樣的點光源的組合會使空間內容豐富,并且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燈具本身也成為了空間氛圍的制造者。光影和色彩是分不開的,色彩的呈現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依靠光影的加持。色彩本身就對人的情緒有調和作用,常見的醫療空間常用綠色藍色來緩解焦慮治愈心情,而KTV、酒吧等商業性質強的空間則偏愛高濃度強對比的色彩搭配。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師巴拉干就喜愛用高明度色彩來體現建筑蓬勃的生命力。同理,色彩在室內空間的運用能夠進一步加強空間氛圍給人留下的印象。就中式鄉村民宿這一設計對象來說,前往體驗的旅客大多是向往在鄉村中渡過放松靜謐的時光,故通過案例可以發現,較為成功的鄉村民宿設計案例在室內環境設計上喜愛使用低飽和度的色彩作為空間主色,并且整體空間色調較為統一,多為同色相不同飽和度色彩的組合搭配來打造優雅安靜的空間氛圍。也有通過色彩來界定民宿風格的案例,如洱海詩莉莉普若瓦藍民宿,其室內設計中運用大面積粉色彰顯了女性氣質的同時,更營造出了活潑輕盈的空間感受,如圖9。
(二)器物和材質。想要營造具有濃厚藝術氣氛的空間,器物的選擇和材質的挑選也是不容小覷的。所謂器物,即室內空間中軟裝飾的部分,包括家具、裝飾品、藝術品、布藝品。這些物品是占據空間中的主角,是決定空間調性的決策者。通過分析案例,發現當下我國鄉村民宿室內環境中所采用的器物大多色彩樸素,質地溫和。家具多以木制品和藤制品為主,裝飾品和藝術品多以木制品、陶土瓷器、書法畫作等為主如圖10,布藝品作為空間點綴時有飽和度高的產品出現但并不影響空間搭配同一性如圖11。民宿作為民宿主審美情趣的集合體,從其中器物的選擇可以窺見民宿主的審美傾向。低飽和度和低純度的器物選擇能夠更加具有包容性。材質則是包含空間中所能見的物品的材質,不同材質的肌理、顏色、組合方式都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氛圍。同樣是以木質為主要使用材質的民宿,潤舍和張公館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空間氛圍,潤舍中主要使用淺色系的木質作為基礎,在其之上也大面積使用白色床品、橡木色等更加素雅的材質及顏色使得空間呈現雅致、清新脫俗的感受。而張公館以深色系木質為底,其房中大部分器物也多以深色系材質呈現,最終空間呈現出的是嚴肅、厚重的氛圍。
(三)文化內核。中國傳統文化一直為室內環境設計提供養料,在鄉村民宿這一集展示和實用于一身的場所中,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給空間的氛圍搭建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道家的“師法自然”哲學思想指導我們如何借助自然資源完成場景設計,儒家“中庸”的思想內涵則要求室內環境設計在細節上講究莊重地優雅,不奢華,不張揚。在空間上的講究靈動,雖活力但不開放。“和”是中式鄉村民宿的主要表現形式和規則。和不僅僅表現在內和,更要講究形式上的空間分割與裝飾造型的和諧,更講求設計與自然、設計和人的和諧共生。由于鄉村民宿所具有的鄉村屬性,在鄉村民宿的環境設計中這一點尤為重要。特殊的文化內核也為設計手法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鑒,如室內空間的留白,陰陽比例和諧的創造和對比,傳統中式風格對稱式的布局方式等。這些不同于外來流派所帶來的,具有獨創性文化底蘊的設計方式給中式鄉村民宿環境設計打上了獨一無二的烙印。獨特的設計手法配以不同材質的器物和獨具匠心的光色設計,往往能收獲具有獨特中式韻味的空間調性。如木蘭圍場民宿中客房陽臺被設計成具有觀星冥想功能的空間,利用三面全玻璃大天光和藤藝坐墊點綴,仿佛能夠窺見夜晚處于此空間中細數天上星斗的愜意,白天透過空間的落地窗也可將草原的景色一覽無余,如圖12。
四、結語
近年來,通過大量民宿主和設計師的實踐,我國鄉村民宿越發顯現出自身環境設計上的獨特性格,國內鄉村民宿也越來越朝著“精致化”、“風格化”方向發展,文章中例舉大量優秀的室內設計案例,通過初步的歸納總結探討中式鄉村民宿在形式上和精神內涵上不同的塑造方向和初步的塑造方法。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中式鄉村民宿環境設計中可以吸收利用的方面還有很多,豐富的文化內核可以孕育出豐富的風格和可能性,中式民宿環境設計的發展將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邁進。
作者:范晶 都偉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