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養老環境室內色彩設計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研究如何通過色彩設計為老年人營造宜居的養老場所室內視覺環境。運用色彩的物理及心理屬性,分析了色彩對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影響,提出了養老院指示標志系統、功能空間色彩設計的對策。通過對養老設施設計案例進行分析,總結色彩設計對養老院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安全性的作用。通過應對視覺退化老年群體的養老環境室內色彩設計研究,引導相關項目建設、運營方、設計師深入思考相關問題,同時為相關室內空間色彩設計提供設計手法的理論依據,從而為提升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環境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養老機構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與布配,不能僅出于視覺藝術化的設計處理,還必須綜合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等各方面因素,做好室內色彩設計的應運之道。
關鍵詞:視覺系統;室內色彩設計;空間
引言
我國人口結構從1999年開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到2018年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比重達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比重已達11.9%”[1],老齡人口增長速度不斷加快。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會達到全國人口的28%,進入深度老齡化。”[2]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下,國內養老設施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但由于國內滿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的“適老化”設計與服務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與之相關的室內環境設計研究相對滯后,使得老年人在缺乏專業設計的養老環境中易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缺乏歸屬感等問題。在養老設施的室內設計研究中,對色彩設計進行針對性研究,研究如何滿足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這些作為養老設施室內設計各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則顯得十分重要,其對促進養老機構中的室內環境質量、調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積極作用。養老環境室內色彩設計研究RESEARCHONINTERIORCOLORDESIGNFORTHEELDERLYENVIRONMENT
一、“色彩的物理及心理屬性功能”[3]
(一)色彩的物理概念及心理屬性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是人感知首先作出反應的‘第一印象’。任何一個色彩都有它特定的色相、明度、純度三個方面的性質。”[4]人對空間的“冷暖”感知來自于冷暖色調給予的視覺感受,主要與色相和純度兩方面有關。暖調色彩具有膨脹感,純度偏高,顯得熱烈、豐富、刺激、溫暖,而冷色調純度不高,有收縮感,給人以含蓄、冷靜、寒冷、清爽等感覺。色彩本身沒有性格和情感,人之所以會在看到不同色彩后產生心理感受實際上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積累的結果,視覺經驗與外來色彩刺激產生呼應時,就會在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換言之,色彩給人的感情印象是由于人們對某種事物的聯想所造成的。”[4]例如:在暖色調中,紅色使人聯想到火、血液、太陽等事物,給人以熱烈、喜慶、溫暖、熱情等感覺。橙色使人聯想到橙子、晚霞、燈光等,它象征著快樂、健康、溫情等。黃色與檸檬、香蕉、向日葵等產生聯想,象征光明、希望、爽朗等。在冷色調中,藍色象征安寧、平靜、理智等,常使人聯想到大海、天空、水等。綠色會使人聯想到植物、大自然等,象征生命、和平、春天等。
(二)室內色彩設計對老年人的影響
色彩作為一種重要設計語言,在養老機構室內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從室內設計的角度來說,不同色彩的運用可以對室內空間進行暗示性的空間劃分、可以用于標識和強調多種信息(如警示、方向、用途等)、可以通過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調節空間的性格。從功能性上來看,室內色彩設計運用得當,能夠便于老年人通過色彩記憶和區分各空間位置、辨識空間功能屬性、準確識別信息。而從心理方面來看,室內色彩設計的合理運用可以通過心理暗示的作用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體驗,通過合理的室內色彩設計來調適老年人的心理感知環境,幫助調節老年人由于環境變化而產生的某些心理問題,消除老年人在陌生室內環境空間中的不適感,進而在養老機構內達到安撫其情緒和幫助其建立積極心理的作用。
二、老年人視覺系統及心理特征
研究養老設施的室內色彩設計必然繞不開對其中生活的老年人的視覺特征展開探討。
(一)老年人的視覺系統特征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方面身體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衰退的現象,從視覺系統方面來說普遍會出現以下情況:1.老年人視覺的調節能力降低,視力逐漸衰退,眼部的調試和聚焦能力下降,出現老花眼或遠視眼。2.老年人的眼睛對光線中波長短的部分辨識度降低,如綠色、藍色、紫色光;而對紅色、橙色等波長較長的光線辨識度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無法快速區分近似色。
(二)視覺系統衰退導致的老年人心理問題
由于視覺系統的衰退,直接影響了老年人對物理環境的信息感知和反饋,極易引起老年人對環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從而導致老年人對空間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由于色彩辨識度降低、看不清等情況的出現,部分老年人不愿意走到室外進行戶外活動,從而降低了與人交往的積極性,長此以往,這類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孤獨、寂寞、傷感、情緒低落等負面心理。在了解以上由于老年人視覺感官變化的基礎上,我們在進行相關室內環境色彩設計時就應該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三、養老院室內色彩設計對策
在進行養老院室內色彩設計時,應本著人性化設計的原則,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過色彩設計對老年人的感知進行有目標調控,以合理的色彩設計應運老齡群體功能需求,以求營造出針對老年人的、功能合理的、具有歸屬感、溫馨感的養老設施室內空間。
(一)建立易于識別的標志系統色彩有助于老年人快速辨識信息
對于視覺系統衰退的老年人來說,通過易于老年人辨識的色彩,解決其對視覺信息的接收障礙,強化視覺識別性色彩的作用得尤為重要。易識別色彩是影響指示標志可識別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準確傳達標志所要表達的信息,在選擇色彩時應考慮兩個基本原則:“字體顏色所傳遞的信息;字體與其背景色間的亮度差異。”[5]在養老場所內用于提示安全的標志和引導標識應采用老年人易辨認的顏色,如紅色、橙色,以達到警示的作用。易識別標志系統色彩能為老年人提供正確引導,特別是對于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群來說極為重要,是快速辨識信息的依據;標識內容與其背景應強化反差效果,突出標識內容的識別效果??傊?,養老場所內的標志標識色彩設計時應針對老年人視覺感知效果的變化特質加于設計強化,使用波長較長的色彩;同時加大圖底反差。
(二)使用色彩對不同的功能空間進行識別性標定有助于老年人對空間的功能識別
從養老院功能空間的組織形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居住、文化娛樂、餐飲服務、醫療保健單元,各個功能空間通過公共交通系統有組織地結合在一起。而對于在其中活動的老年人來講,難免會讓他們對多種功能空間的識別產生困難,所以,在空間色彩設計上應根據空間的功能性質、人在空間中的活動頻繁度、以及空間所要營造的氛圍需求等因素合理布配相應大面積色彩背景,以求強化色彩對空間的劃分作用,努力建立環境色彩與養老場所空間功能的關聯性,具體對策如下:對于私密性較強的空間如居住單元使用淺暖色系背景,對于治療空間則采用與醫療空間相適應的淺冷色系,對于公共活動空間則可以在淺色背景的基礎上使用跳躍性較好的鮮艷色彩進行氛圍渲染,對于公共交通系統則更應該大膽使用色彩進行引導性設計,以期強化交通系統的易辨別性。但是在具體色彩選定的時候除了考慮色彩的區別性和識別性,還應該充分考慮到色彩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調節效果。
(三)合理利用色彩對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助于對老年人心理進行環境調節
室內設計時,我們往往對不同功能的空間配于與某種色彩以體現其空間功能相適宜的性格特征,養老場所室內設計也不例外。
1.養老場所居住單元色彩設計布配
養老機構內的居住空間是老年人居家活動的主要空間,同時對于生活在養老機構內的老年人來講也是最為重要、使用頻率最高、私密性較強的空間,包含就寢、衛浴、起居三個主要功能。為老年人塑造“家”的溫馨感,營造寧靜、溫暖、舒適的氛圍,是這類空間色彩設計的根本目的,我們一般在臥室和起居空間在色彩選擇上使用淺色系淡雅色作為主色調,如淡黃色、淺綠色、淺藍色等,這類色彩往往會給居住者帶來清新、自然的感覺,有助于幫助老年人平復心情,有利入睡,同時易于導入“家”的環境心理暗示,如圖1所示。居住單元中的衛生間是老年人如廁、盥洗、沐浴的場所,空間性格需塑造為整潔、明快、安全的氛圍,因此色彩應以明亮的淺色為主,如淺黃、米白色等較為適宜。在筆者對昆明某養老公寓進行調研時,其居室內衛生間墻面和地面均選用米黃色飾面材料,從整體既保證了色調的統一,又給人以溫暖、干凈的視覺感受,如圖2所示。
2.養老場所公共活動空間的色彩設計布配
此類養老場所內的公共活動空間主要包括文化娛樂空間、配套公共餐飲空間和醫療、保健空間等。養老機構內的文化娛樂空間主要功能是為老人們提供必要的日常交往娛樂活動,提高他們日常生活的質量,提高生活的幸福度。設計時應通過色彩營造積極、活潑、健康的環境空間性格,同時調動老年人參與文化娛樂的積極性。在設計時可根據“動空間”與“靜空間”進行色彩布配。如圖書室、書畫室、手工室這類需要保持安靜的場所,可用淺色調,例如使用米白色搭配小面積淺綠、淺藍色,使人保持平靜和舒適;而棋牌室、健身房、聲樂室這類動空間應讓老年人感覺心情愉悅,可以使用小面積純度較高的暖色調來提升空間的活力。某養老公寓公共空間主要以米白色為主,淡黃色、淡藍色、淺灰色作為點綴,增加了空間的溫馨氣氛,給老年人家一般的心理體驗,如圖3所示。養老機構中的配套公共餐飲空間應營造舒適、休閑、溫暖的空間性格,可通過暖色調營造溫馨氣氛,但在選擇顏色時需要注意,純度、明度高的暖色調若使用時面積過大,可能不利于健康,反之則有助于保持健康。如“紅色刺激和興奮神經系統,當接觸過多時,會產生焦慮和身心受壓的情緒;橙色產生活力,誘發食欲,有助于鈣的吸收,利于進食障礙的老人恢復和保持健康;黃色可刺激神經和消化系統,加強邏輯思維,但金黃色的裝飾卻容易造成不穩定和任意行為”。[7]因此,空間色彩應以米色調為主,中純度、中明度的橙色作為點綴,在放松的同時促進老年人食欲。養老機構中的醫療、保健空間需要塑造出作為應有的專業性空間性格,與日常所見的醫療空間相近,色彩設計時常以白色為主,以體現干凈、整潔的感受,但從視覺上來說容易給老年人帶來冰冷、緊張、有距離的感覺,情感體驗較差,我們可通過局部暖色調來進行調節,以弱化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對于接待、候診、收費等區域,由于人流量較大,容易因為嘈雜環境或長時間等待造成焦慮情緒,則設計時可通過高明度、低純度的暖色系進行局部調節已達到緩解焦慮的效果,具體如使用米黃色、淡黃色等,如圖4所示。一般而言,進入診療空間會給老年人帶來緊張的情緒,為盡量減輕這種緊張心情,宜在診療室內選用低明度的冷色調,有利于老年人平復心情、保持冷靜。具體選擇如淺綠色、淺藍色等,如圖5所示。
3.養老場所公共交通空間的色彩設計布配
養老機構中的水平交通系統(主入口門廳、走廊)及垂直交通系統(電梯、樓梯)構成了養老院主要的公共交通空間,它起到連通養老機構各功能空間的作用,這部分的色彩設計應根據不同交通空間的具體作用進行選擇。門廳空間作為室內外空間的聯系和過渡,是人流量較大的區域,老年人在此有問詢、交談、獲取信息、等候休息等活動,應體現溫馨、親切的空間氛圍。因此在色彩選擇時可選用淺暖色背景搭配小面積明度較高的暖色烘托環境氣氛。樓、電梯空間作為交通樞紐,在候梯廳或樓梯平臺位置可通過主題色彩對各樓層進行劃分,增強識別性,色彩選擇時宜使用明度較高、中等純度的色彩,如黃、綠等,使空間在視覺上更為豐富且具標志性??傊?,在對養老機構的公共空間進行色彩設計時,無論是動態空間還是靜態空間,應以塑造空間所需的性格特征為出發點,靈活地運用色彩設計手法,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視覺感官特征及老年人的心理特質進行設計布配。一般而言,建議設計中使用大面積淡雅色系點綴小面積純度、明度相對較高的色彩,且色彩種類不宜過多,避免出現大面積的對比強、變化大的色彩出現在同一空間中,努力提升環境色彩對于老年人的親和性,盡量減少老人由于辨色障礙造成心理波動。
(四)合理的室內空間界面色彩細節處理有助于環境空間增強對老年人的親和度
1.養老場所光環境營造原則
空間中的色彩呈現離不開光的作用,舒適的光環境對于養老機構室內空間的色彩呈現效果至關重要。塑造明亮、通透、開闊的空間光效果,是養老機構室內光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適當增加此類室內空間的亮度,使用光線柔和、均勻分布的照明設計,配合使用高明度、低純度的光色彩,以類日光白色最為適宜。
2.養老場所空間豎向界面色彩處理原則
墻面是空間中的豎向界面主體,其面積占比較大,是色彩的主要豎向承載基面,也是視覺最易感知的面。色彩設計時應強調其在空間中的主體背景作用,其主色調的確定決定了空間的主要性格效果,選擇原則應以前文中對各不同功能空間的使用要求為原則。但大面積的主色容易產生單調感,因此可適當使用純度較高的色彩在需要進行提示的局部位置作為裝飾調節,如柱子、出入口位置、窗洞口位置等特殊部位。這樣做,一方面可為老年人提供有辨識度、便于記憶的視覺識別信息,另一方面小面積的較高純度色彩可給予老年人較為直觀的視覺刺激,打破空間的沉悶感,形成一定的節奏和韻律,豐富視覺體驗,進而達到調節環境氛圍的作用。同時要注意避免色彩變化過于強烈或瑣碎而引起老年人出現視覺混亂或心理煩躁的現象,設計時謹慎選擇多種色彩或對比較強的顏色進行搭配。
3.養老場所空間水平界面色彩處理原則
地面作為人行為的空間承載基面,日常使用的家具、設備、設施對其有遮擋,地面色彩的背景效應低于墻面,對其進行色彩的布配時,不僅需要考慮色彩效果,還應考慮耐久性、保潔問題,安全性等相關因素。從色彩設計的角度來看,顏色應考慮與主體統一,但色彩選配如果過于接近,可能令使用者無法分辨空間界限而出現磕碰、跌倒的情況。同時,過于接近豎向界面的色彩容易使水平與豎向界面邊界不清晰,使老年人難以區分,降低其對空間的感知力,使其易在心理上產生負面影響,而養老場所的走廊內常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此散步、停留、交流,使得這一問題在公共交通空間中尤為突出。這時,養老機構交通空間的色彩設計就必須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要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通過使用與墻面產生較大反差或相對沉穩的色彩來提高老年人的辨識度;方法之二是將踢腳線、護墻板更換為深色,使其在界面交接處產生色差,增加老年人對不同尺度空間的辨識能力。養老機構的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與布配,不能僅僅進行視覺藝術化的設計處理,還必須綜合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等各方面因素,做好室內色彩設計的應運之道。
結語
室內設計必須響應室內空間使用者的需求,這體現在方方面面,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也不例外,在養老場所內,尤為突出。老年人由于視覺系統逐步出現衰退現象,對方向、空間識別存在障礙,設計研究者通過有效利用色彩進行設計,既能夠幫助老年人在室內空間中有效識別方向、位置,還能降低老年人由于生理變化和進入養老場所而產生的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體驗。養老場所室內空間色彩設計的目的是為老年人服務,設計時要做到色彩設計的適老化,應重點關注色彩設計的功能作用、環境調適作用、心理調節作用,以老年人的身心需求為出發點,以完善空間功能、塑造空間性格、營造良好友善的空間氛圍作為養老場所室內色彩設計的核心目的,多方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選擇最佳色彩設計方案。在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研究如何為老年人創造出舒適、安全、適宜的室內環境是研究者對本專業社會價值層面的嘗試,對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希望通過研究,能夠引起更多專業人士的研究關注,同時也相信,通過應對視覺退化老年群體的養老環境室內色彩設計研究,引導相關項目建設、運營方、設計師深入思考相關問題,為相關室內空間色彩設計提供設計手法的理論依據,能夠為提升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環境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國家統計局.
[2]陸紅英,楊小軍.老年人居住室內空間色彩芻議[J].設計,2017(03):76-77.
[3]吳國榮.老年人對室內色彩環境的需求特征研究[J].設計,2019,32(11):67-69.
[4]龍燕.三大構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諸葛錦慧.老年住宅空間的人性化色彩設計研究[J]智庫時代,2018(38):160-161.
[6]孫偉.王莉靜.養老社區規劃與設計[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7]朱景婷.老年人居住室內環境色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23.
[8]賈瓊,張曼琳.適老性在養老院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18(17):155-157.
[9]遲向正.基于心理和生理需求研究的養老院人性化設計[D]天津:天津大學.2008:42-43.
作者:賈嵐 馬云林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