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業平面設計過度設計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我們當前處于一種生態系統逐漸失衡的大背景中,三大產業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面設計作為第三產業的設計業,也是影響環境保護的一個癥結所在,本文將從生態保護與綠色設計的視野出發,淺論過度設計現象產生的各方面原因,并提出相關的設計解決方法。
關鍵詞:
生態,平面設計,過度設計,批評
一、當前人們所處的生態背景
隨著工農業的高度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們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嚴重失調,產生了如霧霾大面積覆蓋,水體污染,資源浪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甚至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現象。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呈背道而馳的狀態。當自然科學的發展已經超越我們大多數人日常需求,當各種環境問題映射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環節,我們才開始對自己進行人文主義關懷,我們渴望呼吸新鮮的空氣,渴望喝到純凈的水,希望食用有機食材,希望生活回歸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但是我們也是生態問題的制造者,暖飽思淫欲,金錢、權利、地位、面子等等一切外在形式的欲望,主導著人們的消費觀念,而為了取悅這些消費者,設計和制造業必然以研究這些消費心理來設計和生產產品,因此產生了很多設計作品的過度設計現象。與目前不容樂觀的環境問題相呼應的還有觀念的失衡,后者的畸形發展是前者狀態形成的導線。這種意識形態方面的觀念失衡導致的過度設計,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及心理因素的。
二、過度設計行為產生的歷史及心理因素
對于現代平面設計作品特別是商業設計中出現的許多過度設計現象,如月餅包裝、茶葉包裝、書籍裝幀等平面設計作品的過度設計,都有些買櫝還珠的意味,華麗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功能并沒有相匹配,高昂的價位僅僅是為其復雜的包裝買單,不可不說是一種本末倒置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產生甚至廣泛的應用也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從夏商周開始到鴉片戰爭期間,我國經歷了2300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皇權至上,等級制度森嚴,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大興土木,宮殿陵墓等建筑耗用大量木材石材等材料,各種奢華昂貴的物品都是王公貴族獨自擁有,階級劃分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有著極大的不平等,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也促進了民間的手工業發展,制作精美的物件都被送至與外界隔離的深宮高墻,被統治的人民渴望過上的一種與自己的生活狀態截然不同的權貴的生活。這種心理其實已經在人們心中種下了種子,科舉制度成為人們改變自己生活狀態進入所謂的上層社會的一種途徑,因此才出現了“范進中舉”這種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到了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列強的侵入,沖擊了長久以來人們的大國觀念,自上而下的等級秩序被打破,西方文化、觀念的傳播,泊來品的流傳,都在不同程度上對傳統做出了挑戰。舶來品的融入,雖然在當時戰亂時期并沒有涉及設計這種概念,但是不可不說它也是一個了解西方的一個縮影,是一種設計觀念的濃縮。從硝煙滾滾的時代走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被消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已經被翻到新的一章。物質資料及其豐富,人民翻身做主人,生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的普通人也可以體驗封建社會中權貴的生活,大家都用工業時代批量生產的商品,從何而體現自身的優越感呢?在選擇一些產品的時候,不但不從商品本身的功能合理性出發,反而以商品的外在形式來作為是否購買的依據,成了優越感的最佳體現方式。能體現面子、奢華、身份這些關鍵詞才是商品購買的第一準則。以禮儀之幫自稱的我們,以自己認為的“禮”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人際關系,但是這種行為,卻是以“非禮”的方式對待當前的生態環境。事物都是相互聯系,不斷發展的,一個禮儀之邦一個文明古國,如果任由這種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必然導致最終對自己的直接傷害。這種華而不實的消費觀念,也主導了設計師的思想,才導致了現代的商業平面設計中的高價酒盒包裝、精裝月餅盒包裝等等一系列的過度設計問題。
三、生態背景下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師的職責
首先,對于當下的過度設計問題,都是設計師“投其所好”的結果,評價一個商品的好壞,其第一價值必然是產品的本質和內涵,因為是商品而不是藝術品,外部設計僅僅是一種宣傳與豐富內涵的體現形式。而現在的商業平面設計作品,漸漸走入了一個誤區,為了迎合市場,設計師將心思都放在了材料的精美程度上而忽視了設計的核心價值——創意。從而表現在生態領域就是資源的浪費,并將商品的附加值提高,成本增加。設計師應該將自己的設計觀念,由重材質轉移到重創意,強調腦部機能,將巧妙構思用于節約資源和成本,并以此來創造出來合理實用的作品。其次,商業平面設計更多的被利益驅動,設計沒有從本源出發,沒有植根文化,每一個條紋的運用,每一種元素的搭配沒有考慮過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也許成品視覺上看起來很豐富,但是其背后是一種空虛,形式上的過度設計,內涵的空無也是當前設計的一大問題。設計師應該認真研究優秀的文化,特別是自己國家的文化,將文化作為依托來設計,結合地域性特色,做出本土設計,這些才是中國設計的出路。作為一名設計師,應該將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放大到與整個社會、民族、國家息息相關的高度,當前生態環境問題是與整個人類生存都息息相關的大問題,我整個國家都在為了建設一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社會而努力,在設計領域,我們所能做的即是從設計的角度出發,用巧妙的設計方法來節約資源,用設計的方式改變生活環境。
作者:王仕萍 單位:就讀于鄭州輕工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粱梅.世界現代設計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黃厚石.設計批評[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3]陳虹霓.從裝飾到規訓——關于身體及其性別意義的研究[D].海南大學,2008.
[4]列維•史密斯.藝術教育:批評的必要性[M].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