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平面設計禪宗美學特征,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在西方現代設計浪潮席卷的今天,日本現代平面設計在世界設計一直保持著它獨有的特色,設計師將禪宗與其民族傳統文化完美結合,以簡潔質樸的表達方式,為浮躁的現代生活方式營造了一種新的境界。體現出了特有的禪宗美學——原初之美、空寂之美、物哀之美,從而使日本現代平面設計在世界設計中獨樹一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一、日本禪宗美學思想概述
“禪”字,最早起源于印度佛教,是古代印度人一種調息、沉思、入定的一種修行方式。公元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禪宗。禪宗因其具有不斷創新的能力才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早在日本奈良時代,中國的部分禪宗思想已經傳入日本,但由于舊有佛教的打壓,不能成為獨立的宗派。直至鐮倉時代,禪宗才在得到廣泛的傳播,并與日本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日本禪”。日本禪宗思想經過歷史積淀,影響著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建筑、繪畫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與日本本土藝術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美學觀念——禪宗美學。禪宗美學所體現出來的寧靜、簡約、自然、詩意,不僅是現代社會喧囂浮躁的清涼劑,更是設計師設計思想與設計靈感的重要源泉。
二、禪宗美學對日本現代平面設計要素的影響
1.圖形要素
與單一的文字表達相比,圖形的視覺表達在傳達信息上顯得更加快捷。在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圖形的應用受禪宗美學的影響,表現出的是一種對自然狀態的藝術再造。禪宗思想認為世界萬物本質是沒有很大差別,人們只有通過本質的不同視角,才能發現它所呈現的不同形式。將其應用于現代日本平面設計中,使其在藝術審美上反對形式上的矯揉與造作,更加注重神韻的表達。
2.色彩要素
色彩是視覺審美的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人們的情緒——憤怒、喜悅、悲傷。西方人在色彩的運用上多是單色和堆積來表達情緒,而日本設計師則是根據色彩不同的性質來表現心情,從而形成了日本色彩淡雅、親和的風格。
3.文字要素
如若將平面設計比作無聲的語言,那么文字即為語言的視覺化表現。在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文字的禪宗美主要以墨來表達,以線條為手段,最終在墨色的深淺變化中形成無窮的韻味美,設計師正是利用這種有限的文字空間,讓欣賞者去想象文字的漫長發展歷史,從而感受到有限的文字空間中所蘊含的無限韻味。
三、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禪宗美學的特征表現
1.原初之美
自然萬物生命的延續都必須經歷萌芽、生長、成熟與凋謝的過程。原初作為生命之始,擁有純真美與質樸美。“原初之美”作為禪宗美學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所呈現的正是設計師內心對自然的反映。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設計師認為“原初”是一種未經雕琢的天然之態,它更接近于生命本真,設計師在表達時,不再以復雜的裝飾取悅觀賞者,而是減少人為的痕跡,保留材質的質感,最終向觀賞者展現最自然的原初之美。
2.物衰之美
世間萬物,既有“原初”,當然也有“物衰”。在現代設計中,設計師盲目地追求完美,而忘卻了展現事物的瑕疵也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事物逝去的物衰之美。日本領土的狹小與其明顯的四季變化,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設計師對事物的感觸。從人、自然到社會現狀,都是“哀”的表現范疇。“物哀之美”是設計師借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象來陳述所要表達的感情,以心為先,用“心”來表現事物的美,在設計中恰是一種“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的表現。
3.空寂之美
空寂之美,是一種精神與內在智慧之美,是日本傳統審美情趣與禪宗美學所倡導的的“寂滅之美”融合的結果。日本的“空寂之美”最先是由日本茶道發展而來,禪宗思想主張淡泊、摒棄雜念,才能達到“本心清凈”。只有人的心境的自由,才能達到“物我同一”的“寂滅”的境界。萬物皆“空”,只是其存在形式的不同。在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的表現,即重神不重形,形式簡約但蘊含豐富的意味,超越了紛繁復雜的形式語言,以簡潔、單純的藝術表現力來展現萬物的“空性”。
4.凈素之美
在禪宗思想中,世間萬物無論表面多么貴重華麗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就像鏡子上的塵埃迷惑了我們的心智,使我們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通過“頓悟”,透過事物的表面看本質,透過繁華后的樸素才是純凈的,能啟發人們對萬物的一種全新的看法。在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在對色彩的運用上,經常采用比較簡單及相近的顏色來進行表達。如常運用白、黑、青、紅四種顏色,并將白色奉為尊重之色。
四、結語
禪宗在日本的發展過程中,禪宗美學對設計師有著不可泯滅的影響,使得設計師從平面設計的各個要素進行思考與創作,從而使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作品展現出獨特的特征,進而使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中在世界各種各樣風格的設計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
作者:時燕明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