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虛擬設計中電視美術設計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談到電視虛擬設計就必須先提到虛擬演播系統的功能,虛擬演播技術是運用計算機圖形技術和色鍵技術結合的產物。這幾年隨著虛擬演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已逐漸成為電視美術設計制作的一種不可代替的表現手段,設計者們越來越感受到它的優點,使用虛擬演播室的美術設計突破了傳統演播室美術設計的實景制作和現實場景設計的空間限制,從而達到能將真實人物與虛擬環境的自由組合,它能將現實實時視頻與計算機三維圖形所創造的虛擬場景經過鍵盤處理,使兩者完美地結合為新的電視畫面。
關鍵詞:
電視;虛擬設計;虛擬演播技術;電視美術設計
像我們看過的影片《殺出恐龍谷》《猩球崛起》《漢江怪物》《侏羅紀公園》,還有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科幻、童話影片都是采用了一些虛擬景物與實拍的物象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了美妙動人的畫面,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近幾年來虛擬演播室技術的運用在不少電視臺及其它媒體成為新的熱點。它的特點是設計制作周期短,時效性強,勞動耗能低,場景修改容易,投入少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演播室的使用率。盡管虛擬設計是從電視美術設計中派生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也應該說虛擬技術的出現給電視制作、電視美術的環境設計帶來一場新的革命,是節目的制作更具靈活性,能夠讓創作者更好地發揮,更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思想意圖。當然虛擬設計也同樣無法代替常規的現實的電視舞臺環境設計,因為兩者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虛擬的環境設計多用于電視新聞、專題報道、天氣預報、金融信息、體育報道、股市分析、兒童娛樂、教育類節目,以及小型情景劇、MTV等。那么虛擬設計比起傳統常規的電視美術設計有哪些特性呢?
一、虛擬設計在“虛幻”中創造多變的美
虛擬設計在電視節目制作中有其獨特的風格,那就是它的“虛幻”性,它是用虛擬的手段來體現真實的世界(物象),所以產生的視覺審美效果又有別于真實的東西,這也就是所謂的視覺升華,然而虛擬的寫實再求真實也畢竟是“虛幻”的,他跟實景實物對人的視覺感應有著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是這種差異產生了新奇的美。當虛擬的景致跟現實的物象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時,它就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因為它打破了自然的審美規律,所以虛擬設計的畫面圖像可以根據設計者的意向創作出“虛”“實”景結合多變的超常規的美。
二、虛擬設計可以突破常規的時空概念
作為一般的電視場景設計要構建一個固定的場景模式和不光基調,因而缺乏機動性和應變性,然而對于虛擬設計來說就不同了,它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它可以隨意變換或組合不同時空的物象按照自己的意向任意拓寬場景的縱深空間或透視變化,甚至變更場景畫面的焦點,也可以由一個場景的樣式變為另一個樣式。例如,物體可以不考慮重力的原理而懸浮在空間,物體可以從多個物體間穿插運動或上升,視頻圖像可以進行,二度創作,把不同的時空圖像和情節融合在同一主題畫面中。因此,虛擬設計能夠構建一個以多維“情節”空間為一體的精彩的意象世界。
三、虛擬設計的動靜結合使畫面“活”起來
在常規的舞臺設計中,首先要選擇一個固定的舞臺環境,用固定不變的景別來構組一個氛圍,所展示的只能是一種靜態的美,而易顯得古板,同時,固定的場景也局限了視覺傳達的信息量,無法盡情發揮創作者的思想意圖,然而虛擬設計的場景則會隨心所欲的將動態的美發揮到極致,比如說在靜坐的主持人背景上空是白云浮動的藍天,而主持人側面周圍是狂瀉的瀑布,風聲、水聲、伴隨著鳥鳴聲時遠時近,彩蝶時而從主持人面前飛過,又慢慢地消逝在遠方,主持人腳踏的地面一會變成鵝卵石,一會又變成碧綠的草坪,時而小雨淅瀝,時而風吹飄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可見表現手法豐富多變,動靜結合別有情致、韻味十足,使場景畫面變得鮮活起來。
隨著虛擬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電視美術設計領域(包括電視欄目包裝、專題片頭、片尾、片花以及電視廣告推介等方面)對視覺聽覺的再度創作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表現力、視覺感染力會更加豐富多彩,它跨越了現實時空物象表現的局限性,使創作思維的表現形式得到了完美體現,虛擬技術也必將在電視制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鄒豐泰 單位:山東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楊國建,王立峰,姜楠,張興成.虛擬仿真技術在仿真模型設計中的應用[J].森林工程,2005(5).
[2]陶然.試論動畫片創作中場景設計動靜態之美[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3]蔣英蘭,王大鎮,韓榮第.基于虛擬制造的復雜曲面NC程序驗證仿真環境的建立[J].西安工業學院學報,2002(2).
[4]邱晨鷹,鄧軍.虛擬演播室系統及其技術發展淺析[J].職教論壇,2005(26).
[5]朱學東,李勇.虛擬演播室系統設備的分析與比較[J].西部廣播電視,2002(2).
[6]郭斌.虛擬演播室系統的選擇、應用與發展[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1(9).
[7]朱勇.虛擬演播室系統及其關鍵技術[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6).
[8]朱學東,李勇.虛擬演播室系統設備的分析與比較[J].西部廣播電視,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