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項目教學中展示空間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展示空間設計與實踐》項目式教學模式探索
1.1教學內容設計
在展示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在知識上它具有理論與實踐的交叉性,具體涵蓋了形象策劃、視覺傳達、展示陳列、空間規劃等四大范疇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面臨對任務無從下手、設計的目標性不強、主題不明確等問題。第一,展示設計理論學習任務:包括國內展示設計發展的沿革及前沿,雖然技術的學習是良好的理論支撐,但掌握國內外展示設計理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觀點是必須且重要的。第二,展示設計方法學習任務:展示設計是品牌營銷或展覽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故在教學內容上將品牌形象策劃作為教學重點第一步。例如,品牌內涵、品牌形象、品牌營銷策略等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本原理及實施要點。第三,展示設計在具體工作情境中的應用任務:展示設計已廣泛用于商業展示以及其他相關展覽中。例如,商店櫥窗、商場陳列、品牌促銷、博物館及藝術館展覽等。故讓學生通過對實際商業環境中展示方案的設計是可以幫助學生練習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的。
1.2教學方法設計
在教學方法方面,本次課程授課過程中,主要采用啟發性提問法——調研分析法——互動討論法——總結性講授法,充分體現學生為教學中心的現代大學教育思想。打破單一講授法局限,突破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地域上的限制,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多元化、多渠道地接受教學信息,以達到高效率學習的目的。本課程以4個課程專題為載體,采取啟發性提問法——調研分析法——互動討論法——總結性講授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統一學習的形式,將學生分配為4~6人左右的若干小組,每12個課時完成一個專題學習。
1.3教學組織形式設計
不單一依靠課堂考勤來管理學生,而是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交流分析結果優良來判定學生平時學習成果,對改革學生學習環節進行更有效的監控。在每個專題開始之初,教師除了要布置學習專題以外還要制定詳細的學習考核要求,其中包括完成學習成果報告、調研PPT及課堂分析討論回答,并要求學生每完成一個學習過程有小組討論記錄。另外,本次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以45分鐘為教學課時的課時分配方式,而是配合教學目標的要求,以180分鐘為一個教學課時來進行教學環節安排,保證了學生學習的理論連貫性與實踐完整性。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步驟一:教師提出專題,并分配學習任務,說明完成專題學習的具體要求(20分鐘)。步驟二:學生利用部分課堂時間及課余時間,通過資料查找、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上次布置的專題學習,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內容。全體學生需要進入開放實驗室或者圖書館閱覽室等進行自主學習(50分鐘)。步驟三:教師分小組進行課堂討論分析與課外指導(課堂指導60分鐘,其余時間為課外指導)。步驟四:每個專題抽取某些小組以PPT演示及演講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習成果匯報(30分鐘)。步驟五:教師總結并啟發下一步驟(20分鐘)。
1.4教學考核設計
本課程成績的評定基本模式:平時成績(50%)+期末作品成績。其中:平時成績=課堂討論+PPT調研報告演示及演講,期末作品考試是根據作品制作難度與最終成品效果為評判標準。學生可根據調研和專題研究深度,匯集資料思考寫一篇800~1500字論文作為加分作業。藝術設計專業傳統的考試課程,是以最終作品為期末成績,但是這樣的考核辦法是導致很多平時認真上課的同學可能作品效果原因最終成績卻比平時曠課同學更低,所以加大平時調研分析成績在最終成績中的比例,可以讓學生真正地把學習重心放在學習過程上,而非最后的分數而已,也讓真正認真學習的學生能得到合理分數。最后的選做學術論文旨在幫助優秀學生形成基礎的學術觀點。
2教學過程重點步驟
2.1教學任務設計
從教學內容設計出發,結合教學任務可設計相應教學專題任務:
(1)教學專題任務一。
根據選取品牌空間性質,選擇創作空間視覺元素1~2個,并將元素構成化使用于100*200*300(毫米)硬卡紙白盒內。
(2)教學專題任務二。
在空間草稿(白盒子)的基礎之上,作展廳規劃設計,以1︰20的比例等比縮小實際展廳制作展廳空間模型。設計內容包括:空間內造型、組合、功能設計、燈光選取等方面;制作內容包括:選材、裁切、固定等方面。達到實際操作,表現真實空間氛圍的目的。
(3)教學專題任務三。
在展廳空間模型制作的基礎上,選取櫥窗位置作展廳櫥窗設計,以1︰2的比例等比縮小實際櫥窗空間,再作模型制作。制作內容包括:選材、切割、定位、燈具選配、電路設計等方面。達到深層次表達設計的作用。
2.2教學輔導過程設計
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輔導主要分為五類:第一,課題調研輔導,課題前期調研室確定項目設計主題的關鍵。第二,確立主題材料,主題的確立是對未解決問題的明確指向,探明事物本質的導向性和邏輯性。第三,表現項目主題,在設計主題和材料選取完成的基礎上,對設計主題模型的呈現方式輔導探討,探索材料和設計的物質屬性和視覺屬性的雙重體現。第四,作品展示與驗證,在作品制作過程中,要不斷地對比現實與預期效果,不斷驗證作品效果與學生共同探討、研究。
3結語
近年來對于三本學院專業的職業性教育理論日漸成熟,反觀自身,我院開設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目標定位及課程體系與其他各層次院校高度相似,而結果就是作為獨立學院畢業生在與其他藝術設計學生形成“同質”競爭中處于不利或劣勢境地。因此,本課程研究嘗試以一門專業課程為切入點,根據獨立學院掌握一定理論基礎的應用型人才這一培養要求,對項目應用教學的實踐性和操作性進行強化,對傳統理論教學的諸多弊端進行改革,基于項目式教學要求構建《展示空間設計與實踐》課程教學模式,試圖構建多元化教學過程,避免教學內容設置與實際職業要求脫節、教學方法單一,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不一致,課程考核難以檢驗學習效果等問題,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設計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設計思維和方法。
作者:劉樾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