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性化視角下兒童康復中心空間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近年來,伴隨人口數量的增長,兒童群體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殘障與患病兒童數量的增加,致使殘障兒童群體廣泛受到社會的關注。本文旨在解決兒童康復中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從患兒的需求出發,提出現代兒童醫療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策略,為患兒和家屬營造人性化、舒適便捷的康復環境。
關鍵詞:人性化;兒童康復中心;空間設計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兒童康復工作的關注度逐漸加強,針對殘疾兒童這一群體的醫療康復機構也顯得尤為重要,兒童康復中心的數量在日益增加。兒童康復中心的室內空間設計對兒童康復中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設計工作者應該研究的課題。課題的實踐并不旨在建立一個康復治療場所,而是要探究并提出現代兒童康復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策略,從根本上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最大化的去滿足患兒的需求,創造出功能完善、舒適、便捷、安全、智能的兒童康復空間。
1兒童康復中心現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殘疾兒童康復的關注度加強,怎樣才能讓更多的殘疾兒童早日走向健康,是家庭、醫院、政府所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隨著社會和政府在兒童醫療衛生這一領域的投入逐年加大,但是兒童康復機構形式依舊比較單一,大多數機構依舊重視醫療康復而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教育對康復的重要性,從而導致醫教脫節。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康復中心設置在兒童醫院里的某個科室或者設置在某個大樓里的某個樓層,而缺少針對性、功能性的獨立的康復治療場所。在不斷取得成果的新型醫療模式與環境行為學理論的共同推動下,設計師們已經意識到創新型醫療空間的環境對殘疾兒童康復產生的影響力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還是針對其安全性、空間分布進行的研究設計。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許多設計師都己經開始嘗試醫療空間的人性化設計以及針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使用更多的趣味性的設計手法,逐漸的展開以尊重空間使用者為目標的設計工作。針對兒童患者這一特殊群體,國內很多兒童專科醫院已經采用了迎合兒童心理和行為理念的室內外設計手法,在醫療空間中增加符合兒童喜好的裝飾物品,并且使用明亮的色彩代替了原先醫院冷冰呆板的白色色調,但是這些僅針對綜合性兒童醫院的局部修改還遠不夠殘疾兒童、陪護人員和醫護人員的日常使用需求,所以建立和完善兒童康復中心使用環境,促進殘疾兒童健康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協調的持續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2兒童康復中心室內空間使用者的需求
縱觀國內現有的兒童康復中心室內空間的布局和裝飾與尋常的兒童專科醫院、幼兒園沒有什么區別,在整體設計上偏于保守,除了滿足基本的功能要求以外,兒童康復中心建筑和室內空間設計呆板,形式雷同,更多的兒童康復中心設計偏“幼兒園化”。在設計中過多地考慮功能性,而忽略了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需求,例如對于陌生的環境會感到不安和緊張。有研究表明,阻礙患病兒童康復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們的緊張情緒。所以,兒童康復中心的環境設計和功能區域劃分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康復中心使用者的需求。在患病的兒童中,常見的有聽力障礙、語言障礙、心理障礙、視覺障礙等。導致殘疾有很多原因,但是大部分殘疾兒童是由于先天腦神經受損引起的腦癱,從而導致語言和肢體障礙以及心理上的障礙,這類殘疾兒童的特殊之處在于他們的情緒經常不穩定,自控能力很低,脾氣暴躁易沖動,常常哭鬧等。所以需要結合患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對康復中心的空間進行人性化的差異性設計:①康復中心的安全性對殘疾兒童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患兒在活動時造成的傷害。②由于患兒心理特征的特殊性,所以在進行對康復中心設計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空間的趣味性,所以在單獨的康復治療以外,還要按康復需求相似或按年齡進行必要的分組活動。在游戲中進行對患兒的身體和智力康復訓練,每個訓練活動要有相對應且適宜的空間。大部分患兒的康復周期較長,康復中心也應該設置相應的康復醫療和生活功能空間。總而言之,殘疾兒童需要的康復空間是充滿著溫馨、樂趣的,這樣會讓他們放下內心的緊張感,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早日恢復健康,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3兒童康復中心空間人性化設計策略
人性化設計,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設計的主體是“人”。是空間設計從之前的滿足功能需求上升到對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并且利用科技思想與美學思想相結合,建立一個平衡的環境。在對兒童康復中心的人性化設計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空間布局合理與無障礙設計。“以殘疾兒童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從空間功能的設置來滿足殘疾兒童治療、生活以及心理的需求。在診療、休息、生活、游戲等康復治療空間中,應該盡量采用相對較小的“兒童尺度”,根據兒童的身體比例進行康復空間的設計。另外,在兒童康復中心設計中還需特別注重空間的安全性。比如:裝修使用環保無害的材料;室內空間內所有的陽角進行必要的圓角處理;欄桿要防止兒童翻越,爬,鉆等危險行為;電源插座全部要設置觸電保護等。(2)色彩的多樣性。色彩除了有的導向、標志、識別、審美和視覺感知的作用之外,還會有一定的生理作用。色彩可以增強殘疾兒童對空間的感知與記憶,幫助他們區分和識別空間功能。對于不同的殘疾兒童更應考慮他們對色彩需求的不同。空間內使用適當色彩,可以緩解緊張的治療氛圍并且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兒童康復中心的色彩設計中,應該配色統一,以溫馨、活潑的色調為主。(3)趣味化空間形式,新穎清晰的導視系統。在對兒童康復中心進行人性化的設計時,不僅可以運用色彩的多樣性,還可以將空間趣味性與功能性相結合,使康復治療的功能空間能夠迎合患兒的心理特征,可以達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清晰的導視系統可以與室內空間環境的童趣元素相結合,在充滿童趣的同時具有很高的識別性。(4)合理的光源。陽光對于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對兒童康復中心的室內空間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自然光源的引用,給患兒視覺上的溫暖,利于良好的心情。在不得不使用人工照明的空間,也應該將冷暖光源進行科學的搭配,盡量運用柔和的漫射光和反射光。(5)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兒童康復中心智能化管理可以帶來高速、高效的就診空間,緩解就診壓力。智能化設備也要根據空間的色彩和材質進行安裝,在保障設備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礎上,應盡量保證外露的設備顏色、外觀與室內空間的設計風格統一。
4結語
國內針對兒童康復中心室內空間環境的研究也在逐漸展開,兒童康復中心室內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必須要在滿足康復醫療功能的基礎下,滿足殘疾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讓“人性化設計”貫穿設計的始終,使人與建筑、空間環境相融合。設計師應該利用美學和科學技術的手段來推進兒童康復空間設計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璐茜.兒童康復中心室內醫療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5.
[2]鞏永康,邱卓濤,韓碩等.兒童醫院公共就診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J].中外建筑,2018,04:116-118.
[3]張娜,汪蘭川,韓嘯.童趣元素在兒童康復中心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6,10:136-137.
[4]徐晗.人性化視角下的醫療建筑室內空間設計———以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為例[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17.
作者:王語琪 胡雪玲 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