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業綜合體公共開放空間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商業綜合體需要通過外部公共空間的景觀設計整合多種功能,考慮宜人的空間尺度,強調知覺舒適度與行為體驗,融入裝飾藝術,結合公共空間設計,利用景觀光環境營造商業氛圍,促進商業綜合體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尺度;體驗;公共藝術;光環境
1.1地域性原則
充分考慮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利用傳統元素、特色空間、主題設定,營造具有場地自身特色的商業景觀環境。
1.2人性化原則
通過適宜的尺度、無障礙設施設計,形成安全、舒適、宜人的商業景觀環境,豐富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中多樣化的社會活動,增強人們的參與性和體驗感,活躍商業氣氛,為商業空間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1.3生態性原則
增加商業綜合體公共開放空間的植物、水體等軟質景觀,能夠豐富硬質景觀的空間層次,同時,調節微氣候,發揮景觀生態價值。
1.4藝術性原則
通過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和景觀光環境,打造時尚多元的商業景觀,形成大自然的精美藝術品,營造景觀意境,烘托商業氛圍。
2設計策略
2.1設計尺度
適宜的空間尺度是人們的自然心理需求,也是環境認知的必要因素,通過設計尺度的把控,提升人們的行為舒適度。楊•蓋爾在《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在0.5~7m范圍內,對話較為細節,相互關系也較為緊密;在7~22m范圍內,人們相互間可以交流;在22~25m距離內,人們可以準確讀取面部表情,能夠簡短的進行信息交流;35m左右時,人們能夠大聲地進行單向交流;在50~70m范圍內,具有特色的肢體語言可以被解讀;在70~100m范圍內,能看到運動中的人。可見在25~100m,感官和交流的觀察變化不大,視覺的社交范圍是100m。景觀廣場的尺寸通常以20~25m作為模數控制外部空間設計,長寬比一般在1~3m。
2.2知覺感受
2.2.1視覺舒適度。通過視線分析和引導,將更好的觀賞面呈現出來。通過光影語言,營造美輪美奐的商業氛圍,增加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趣味性和靈活性。2.2.2聽覺舒適度。利用疊水、噴泉等多種形式的水景,給人不同的聽覺感受,同時隔絕噪聲。通過植物圍合空間,有效降低干擾環境的噪聲;通過室外音響、景觀音樂噴泉等渲染場所氛圍。2.2.3嗅覺舒適度。植物芳香和泥土氣味使人心情愉悅,在商業公共空間中栽植芳香植物,可以吸引人們駐足停留,怡人的氣味給人們帶來舒適的知覺感受。
2.3行為體驗
2.3.1駐足停留區域。通過較小尺度的場地,設計營造宜人舒適的環境氛圍,建議設置景觀效果好的輔助性休憩設施,隔絕外部惡劣環境,保證私密性。在公共空間設置噴泉、座椅、景觀小品等,或者通過景墻等劃分空間,通過高差、材質、顏色等豐富廣場空間。2.3.2動態休閑區域。人們在行走中感知空間,流動性較快,通過喧鬧的氣氛聚集人氣。在場地預留彈性空間,考慮時間和景觀的流動性,創造豐富和充滿吸引力的場所空間,合理利用空間觸發體驗。
2.4公共藝術
2.4.1標志型公共藝術。具有較強可識別性,營造既有圍合性,又有外延性,富有生命力的向心空間,通過強烈的個性和鮮明的張力展示場所形象,構成空間聚集力。2.4.2展示型公共藝術。常設或臨時藝術品展示,通過藝術品實物展示作為介入商業空間的方式。例如,藝術展覽、巡演、集市等,通過主題化和情景化的組織,營造商業空間文化氛圍,提升空間內涵和精神價值引導和刺激消費。2.4.3休閑型公共藝術。通過藝術手段優化商業空間環境,注重景觀造型、材質、色彩以及文化內涵,營造舒適輕松的氛圍。
2.5景觀光環境
對于商業綜合體外部開放公共空間的晚間使用來說,燈光對于場景和環境氛圍的營造具有特殊的效果,可以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藝術創作,進而表達情感、傳遞信息,通過光元素實現亮度、色彩、色溫、明暗的變化,實現各種氣氛和場景的營造,為商業空間增加視覺動感,營造商業氛圍,增加空間的趣味性和靈活性。
3結論與展望
商業綜合體公共開放空間景觀所承載的功能也日益多樣化,通過外部公共空間的景觀設計整合多種功能,將自然融入建筑,用體驗創造場所,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尹璐,吳琳.城市商業綜合體景觀設計策略研究[J].浙江建筑,2015
[2]王楨棟.當代城市建筑綜合體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于昕雅 單位: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