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汽車美容課程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汽車美容課程教學設計應結合行業崗位需求與發展,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的,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通過使用任務驅動法,案例引導法,情景模擬法,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學中做”,“做中學”的強化性訓練,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畢業后和汽車美容行業實行無縫對接。
關鍵詞:
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汽車美容;課程設計
汽車美容是高職汽車整形技術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主干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專業的汽車美容項目和規范的操作流程,使得經過專業美容后的新車保值,舊車延長壽命。為了適應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充分體現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術實用型人才的特色,我院汽車整形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汽車美容以市場為導向,結合汽車美容行業崗位需求和發展,在課程設計上,不斷思考和改進,對《汽車美容》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得畢業學生和汽車美容行業能夠無縫對接。
1項目設計
首先通過對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汽車美容企業以及在發達地區汽車美容市場的調研,和美容專家、車間主任(服務經理)們面對面的交流,對目前汽車美容企業中美容裝潢工崗位的實際狀況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接著對調研資料進行篩選、整理、提煉,而后轉換成課堂可操作、結果可評價的學習任務、能力訓練項目,從而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單元設計,最終完成對整個課程的全部設計。
2任務設計
課堂上每一個學習情境源于汽車美容崗位真實的生產任務,是生產過程中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學習情境的安排按照從單一到綜合、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編排。以美容崗位基本工作任務為載體,以汽車外部的美容護理、汽車駕駛室的美容護理、汽車車身涂層的美容護理、汽車玻璃的美容護理以及汽車美容設備保養護理為工作內容,培養學生汽車美容與保養基本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教學環境設置: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美容實訓室教學。根據調研結果把汽車美容課程教學內容分為8個項目,25個子任務,具體如表1。
3教學環節設計
根據八個典型的項目對應不同的工作任務進行開學教學,每個任務都涉及不同的學習情境。要求學生在設定的情境中完成一個或多個學習任務。在落實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作為有獨自自主思維的個體,對任務的實施效果直接負責,教師負責從旁指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忌過于主觀地控制任務實施過程。要徹底轉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以及教師主導課堂的現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承擔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把學生被動聽講變成主動參與操作,積極參與新知識的探索。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通過現場教學、分組、案例分析法等引導學生。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用案例引入項目的內容并將項目合理地分成若干教學模塊(子項目、任務),激勵學生自選任務、以“項目為主線、以完成任務為‘驅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設任務情境,為學生提出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學習途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集思廣益、優勢互補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最新的、實用的專業知識并充分利用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讓學生連貫起來獲得實際工程項目的從分析、設計到實現的完整過程的訓練,并通過任務的協作完成打造團隊協作精神。以下以“‘汽車外裝飾’項目引領,以‘汽車玻璃貼膜’為子任務”為例進行教學環節設計。
3.1課前準備
①針對項目的難易程度,結合學生技能、智能、學習風格的差異,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組,實現優勢互補,同時明確各人責任,充分體現組間競爭、組內合作、人人自主。②學生根據項目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擬定、交流汽車玻璃貼膜相關信息,提升協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和技術搜集、整理相關素材,培養信息的搜集、取舍和處理能力。③教師準備好多媒體教學網絡平臺、大屏幕投影等現代化教學媒體,同時更重要的是提供實訓所需要的合適的環境、干凈的車輛、噴壺、烤槍、鋼卷尺等教學資源。
3.2項目導入
大屏幕可以給出汽車玻璃膜優劣的判斷選擇以及汽車貼膜工藝流程圖,讓學生明白如何判斷優劣車膜,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玻璃貼膜的步驟,明確怎樣選擇質量的好膜,使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是什么,最好心理準備。
3.3任務驅動
“行動導向、項目化”教學的核心在于任務的設計。任務設計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整個課程的教學設計。任務的設計應確定算法思路,組內分工,合作完成。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指導點評,對學生加以適時的、正確的引導和激勵,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線索,通過提問、觀察、交談,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所需的策略進行探索。通過分組協作形式,學生可以借助他人幫助來完成任務,更好地補充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完善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給學生布置任務,下發任務單。接到任務后,學生采用分組協作形式,以組為單位,圍繞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查閱、收集相關知識。子任務一:完成學生工作頁部分內容。分組之后,組間成員查找資料了解玻璃車膜相關知識。子任務二:敘述出車膜的結構。組員之間通過望聞問切等方式了解車膜結構。子任務三:車膜優劣判斷。組員之間通過不同檔次車膜的感知,判斷車膜優劣。子任務四:車玻璃尺寸測量能用鋼卷尺測量車玻璃尺寸。子任務五:完成車玻璃貼膜,交流完成任務心得。
3.4任務拓展
指導學生分析曲面弧度大玻璃貼膜的工藝流程情況并制定貼膜方案。
4考核方式設計
在評價過程中,要徹底轉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傳統做法。在評價時,不僅看結果,還看過程。將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如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專業技能、學習態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作為評價的依據。同時,每個參與者也是評價者,教師進行點評的同時,學生自己也參與評價,把評價變成一種溝通交流,同時也使得評價過程更加透明。將每位學生的評價結果作為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結合起來,一起作為學生的總成績。改變傳統的一考定結果的評分標準,使評分更加公平、公正,具體評價標準參考表2。
5總結
汽車美容課程設計采用了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理實一體項目化教學模式,該模式特別適合高職學生實踐強、理論弱的特點,保證理論夠用,強化實踐,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實現理論、實踐雙線并行的教學理念。在具體學習任務的轉化和能力訓練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所有項目都是任務可操作,結果可評價。采用此教學模式進行汽車美容課程教學活動,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訓練其今后就業崗位———汽車美容工所需的各項技能,畢業后初次就業可“零距離”上崗,和汽車美容行業可以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蔡秀芳.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3]劉邦祥.以職業行動為導向“一體化地推進職業學校的教學與課程改革.2007.
[4]徐秀華.談“大專業、小方向”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J].遼寧高職學報,2012(2).
[5]楊長虎.職業教育項目課程實施研究[J].職教通訊,2003.
[6]李瑩.高職教育項目課程模式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08.
作者:王亞平 藺宏良 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