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筑環境與能源課程設計改革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課程設計是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文分析了我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結合我院特點,從課程設計時間安排、設計內容、指導老師分工、課程設計過程及考核方式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課程設計;改革
1概述
課程設計是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它不但可以使大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而且增加了學生對日后工作的初步認識,提高其畢業后的工作能力。而課程設計正是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圍繞某一題目,按照課程設計任務書的要求,通過查閱資料,確定方案,設計計算,繪制圖紙等工作,進行一次綜合的系統訓練,既可使學生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也得到了創造性專業設計方面的基礎訓練,為以后的畢業設計以及將來畢業后的實際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堅實的基礎[1]。
2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課程設計的現狀
我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課程設計主要有空氣調節課程設計(2周)、供熱工程課程設計(2周)、建筑冷熱源課程設計(2周)、給排水課程設計(2周)、工程造價課程設計(2周)等5項,以往這些課程設計的時間都安排在每門課程的學期末,由每門課的任課老師承擔,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以上單一的課程設計模式存在著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設計題目老舊
在課程設計的題目方面,以往的教學均由教師布置具體設計內容與要求,設計選題往往是已使用多年的比較陳舊的題目,而學生則如對待一般作業一樣,根據題目及教師授意進行設計,很少有學生主動性與創意的發揮,設計成果也近乎千篇一律。
2.2設計內容獨立
以往的課程設計只隸屬于某一門課程,課程設計的內容也只片面設計一名課程,各科的相互銜接性差,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綜合考慮暖通空調的設計,也激發不了學生的設計積極性。
2.3設計周期短
五門課程設計的設計周期都是2周,時間倉促,對于有些課程尤其是空氣調節的課程,是很難保質保量完成,學生為了順利通過課程設計,只能淺嘗輒止。這種模式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不利于學生深研理論知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受到限制。鑒于我校建環專業課程設計存在的上述幾方面的問題,更新課程設計內容、調整課程設計模式已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
3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課程設計改革
為了彌補我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進行一下幾方面的改革:
3.1課程設計時間安排
對分散設置的單門課程設計進行整合,組建涵蓋空氣調節、供熱工程、建筑冷熱源、建筑給排水、工程造價五門課程的綜合課程設計,并集中安排在第七學期第6-16周,課程設計總周期由原來的10周增加到11周。
3.2課程設計內容
整合后的綜合課程設計內容為一個大系統設計,即給學生一套圖紙,5項課程設計題目共用同一張建筑圖紙,對其進行空調系統設計、供熱系統設計、建筑冷熱源設計、給排水設計、工程造價設計,五門課程設計相互銜接,如,根據空調系統設計時計算的冷負荷選擇制冷機組、由供暖系統設計計算的熱負荷選擇熱源,有冷熱源、供熱系統、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圖紙進行工程造價的預算。
3.3課程設計題目
課程設計選題及時更新,選擇一些新穎的、前沿的、具有挑戰性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供暖課程設計》方面,設計題目不僅僅局限在“某住宅樓供暖設計”或“某辦公樓供暖設計”這樣的題目。對專業課中出現的一些新原理、新技術和新設備,敢于在課程設計中嘗試。例如“分室調溫,按戶計量”的供暖系統、“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等內容,這些對學生更有吸引力。
3.4課程設計指導老師分工
課程設計由教研室所有老師共同完成,每位老師負責幾個學生的進度監督和成果考核。在指導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每位老師分工不同,空調系統課程設計由《空氣調節》的任課老師負責,派一名老師輔助;供熱系統的課程設計由《供熱工程》的任課老師負責,派一名老師輔助;冷熱源的課程設計由《建筑冷熱源》的任課老師負責,派一名老師輔助;以此類推。
3.5課程設計過程控制
每門課程設計始初,舉行專題講座,講解本門課程的設計步驟、設計要點,需注意的問題等,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設計效率。課程設計過程中,每天上午有相應任課老師或輔助老師坐班,指導學生課程設計期間遇到的問題,同時檢查考勤,加強課程設計過程的管理,謹防不勞而獲的事件發生。
3.6課程設計考核方式
課程設計的評分機制是課程設計的指揮棒,它決定了學生的設計態度和設計方法。課程設計的最終分值由平時成績(30%)、答辯成績(40%)、課程設計成果(30%)三部分組成,加強平時成績的比重,以防學生抄襲、蒙混過關,答辯時要求學生先自述工程概況、設計思路和方法,然后由指導老師提問,課程設計成果包括設計說明書和圖紙。
4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課程設計改革實施效果
課程設計改革后,通過對學生調查,學生普遍反映通過課程設計,對本專業有了整體的認識,發現了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學會解決專業交叉問題,對各科的理論知識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加強了。通過綜合課程設計,學生學會建筑內各設備系統的相互聯系,進一步消化個專業知識,學會處理復雜的的工程問題,學習工程設計內容和方法,了解本專業規范、圖集,提高了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為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作者:楊秀娥 岳麗芳 王建忠 單位:唐山學院
參考文獻
[1]車德勇,孫佰仲,秦宏.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本科生課程設計改革與實踐[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
[2]閆秋會,南曉紅,李安桂.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