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新聞采訪課程設計思路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融媒體”記者的能力素養構成
1.“融媒體”與傳統媒體從業者能力要求差異
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形態決定了其從業者的業務能力要求相對比較單一,比如平面媒體記者主要強調對于文字的駕馭能力,而電視媒體記者雖然要求采編播一體,但往往還是突出對采訪現場的把控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融媒體”記者則應像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提出的“全能記者”一樣,分為三個層次,首先,能夠用手機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其次,能夠在一天內為網站寫稿,提供視頻和博客新聞,為報紙寫稿;最后,能夠為報紙寫深度報道,為電臺、電視臺做紀錄片。
2.“融媒體”記者核心能力素養
上述三個層次并不是要求每名記者都必須具備全面的能力素養,當然這也不可能實現,應該是在細化分工的基礎上,從業者具備融媒體的全局觀以及用戶需求至上的觀念。即要求負責文字報道的記者有深度、突出細節之外,還應該能準確、清晰的概括畫面報道內容,并補充說明視頻報道中遺漏的重要信息;視頻新聞部分除聲畫合一,表現真實外,還應該運用好畫面語言突出現場感,以彌補文字報道不直觀的劣勢;網絡報道快速、及時的同時,還需要注重篩選編輯用戶提供的海量多媒體信息,并在超文本寫作方面突出優勢。特別是利用用戶提供的海量多媒體信息,拓寬報道思路與角度的能力尤為重要。因為“融媒體”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變記者采集新聞為用戶提供內容(UGC),而且UEC將會成為“融媒體”的主要新聞信息源。“融媒體”記者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應是針對新聞事件整合多媒體資源,拓展傳播渠道的報道策劃能力。
二、傳統新聞采訪課程教學設計誤區
1.試圖讓學生全面掌握所有媒介采訪能力
許多高校新聞采訪課程主講教師(教學團隊)也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目前媒介融合的趨勢,而采取了全面強化學生各種媒體采訪能力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有人把一門采訪課程平均分為平面、廣電、網絡三個部分,甚至直接分成三門課程教學。這樣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破壞了“融媒體”環境中,采訪工作流程的完整性,使多媒體報道信息相互孤立,缺乏有機統一,甚至使因媒體融合而帶來的新的報道流程和報道機制被打破;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內容重復、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
2.以不變應萬變,教會學生基本知識技能
也有不少教師認為,面對媒介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速度無論如何也跟不上變化的速度。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管什么樣的媒介形態,教學中只介紹基本的采訪知識和技巧,讓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再去體會和掌握,這樣的教學思路顯然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突破傳統媒體單一傳播模式思維的束縛,具備融合媒體思維的大局觀,并適應用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以及充分理解用戶直接參與報道的UGC報道模式。
3.復制模仿本科院校教學設計
部分高職院校將高職新聞類專業當做本科新聞學專業的壓縮版,《新聞采訪》等課程只是減少了課時數,并未在課程設計思路上做出調整。這種做法嚴重背離了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只能使人才培養過程變得不倫不類。高職新聞專業采訪課教學更應該發揮其實踐性強的優勢,實施項目化教學,以實現“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理念。
三、高職新聞采訪課程設計新思路
1.課程設計總體思路
按照“融媒體”新聞采訪的工作過程,將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即把教學過程分為若干個工作項目,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由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工作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將采訪的方法和技巧等理論知識穿插安排任務、任務點評等環節進行講授,重點關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探索自主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個人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融媒體”的大局意識。
2.具體實施過程設計
(1)將課程分為7個工作項目其中每個項目都需要設計一份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項目教學計劃,內容應包括:該工作項目的教學目標,知識點及技能要點,采用何種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項目教學步驟,以及評價考核方法等。通過嚴謹而周密的項目教學計劃,既可以突出實踐教學過程,又能夠使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做到了如指掌。
3.實踐教學平臺構建
如上所述,高職新聞采訪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僅靠詳細的教學設計和周密的項目教學計劃安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托校內、校外的實習、實訓基地搭建起完善的實踐教學保障平臺,其中可以利用校內的實訓室、廣播站、校園電視臺、微信公眾賬號等,進行常規模擬性項目實訓。還可以與校外實習基地進行深入合作,利用媒體或傳媒企業的資源優勢,參與本地區經常性舉辦的各類展會,大型文體活動的報道宣傳,從而引入真實的多媒體采訪報道項目,讓學生參與整個工作流程,鍛煉實踐技能,提高職業素養。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媒體間融合的趨勢逐漸加強,媒體的信息形態越來越多元化,因此“融媒體”從業者的能力素養構成要求也發生了極大變化,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融合媒體的全局觀,以及整合多媒體信息資源,拓展傳播渠道的全方位報道策劃能力。為了更好地順應這種發展變化,高校的新聞專業教育的整體思路必須發生變化,而作為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新聞采訪課程的設計思路也應改變。特別是高職院校以突出實踐教學為主要特征,更應該形成一套完整的以體現“工學結合”特點的課程設計思路,其核心要素是課程設計項目化,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項目設置與實施,除了須按照采訪工作流程設置,還應該依托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引入真實工作項目任務,提高項目任務的可操作性,及營造更為真實的職業環境氛圍,更重要的是盡可能側重于引入能夠體現“融媒體”特征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報道任務,從而幫助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媒體融合的趨勢,完善未來職業發展規劃。
作者:唐毅 俞雷 馬佳明 單位:陜西青年職業學院文化傳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