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問題學習模式下網絡課程設計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傳統教學環境下實施PBL教學的局限性
在傳統教學環境下實施PBL教學有很多優點,比如:在傳統教學環境中開展PBL教學,由于現場課堂環境可以營造逼真生動的問題情境,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可以面對面交流,所以“參與學習者可以感受到真實的學習激勵氣氛,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是,在傳統教學環境中開展PBL教學也具有以下的局限性:
1.學習資源的獲取極為有限
傳統教學環境中的PBL,學習資料僅局限于課堂中現有的資料,資料的來源面狹窄,資料內容的數量與質量也相當有限。
2.學習小組成員思維同質性高
傳統教學環境中的PBL,學習小組成員主要局限于同一個班級的同學,這樣,小組中各成員的思維同質性較高,不利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和提高。
3.PBL的評價受教師本身能力的制約
傳統教學環境中的PBL,教師必須扮演學科專家、資源引導者和任務咨詢者等多重角色,如果教師在這幾方面沒有較高的能力與素質,那么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就可能不夠全面、不夠客觀,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貪信心。
4.教學花費時間比較長
基于問題的學習是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出發的,是跨學科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PBL教學中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備課,并且在讓學生主動尋求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性學習。因此,教學時間會比傳統教學花費得更多。
5.知識遷移比較困難
由于受課堂環境的制約,很難顧及到問題解決的舉一反三以及解決途徑的多元化,造成知識的遷移性不強。
6.教師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參與的動機
傳統教學環境中的PBL,并不是學生們在問題討論時遇到的問題都能由教師來解答的,受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影響,有些教師因害怕自己的權威受到影響,而缺乏PBL教學的主動性。
二、網絡教學環境下實施PBL教學的優勢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相比,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環境具有時空開放性、交互靈活性、現實模擬性以及信息資源的豐富多樣等點。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可以利用網絡打破時空局限的優點,將PBL的學習者、學習資源、學習的靈活性大幅度擴大和提高。Internet網絡能為學習者提供圖文音像并茂的生動場景,能為學習者提供海量的知識庫與信息庫,為學習者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與在傳統教學環境下實施PBL教學相比,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開展PBL教學具有以下的優勢:
1.教與學的積極性共同提高
傳統教學環境下實施PBL教學,對指導教學的教師要求較高,教師在指導學生時往往會覺得心有余力而不足。而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利用網絡提供的互動交流平臺,例如BBS論壇、QQ群、MSN、博客等,使本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以及技術人員加入到學習指導中,可以將教學中的單個教師擴展成為‘專家指導團’,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索可以獲得更廣泛的指導”。在這樣一個由“專家指導團”參與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獲得了更豐富更全面的學習,教師的教學能力也獲得了提升,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隨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獲得了提高。
2.教學交互更加便利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師生通過各種網絡通訊工具進行交流,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了面對面交流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某種隔膜,師生之間能夠更加自由暢快地進行交流,無形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另外,網絡也為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對學生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指導提供了便利,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環境下教師無法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指導的不足。
3.學習資源的獲取便利豐富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學生可通過搜索引擎快速查詢到他所需要的資料,也可以通過給教師或相關專家發送E-mail來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識”,極大地擴展了問題解答的資源內容、資源呈現形式和資源獲取方式。這樣,PBL教學活動中學生探索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
4.學習社群得到了拓展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由于學習伙伴來源廣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接觸和了解到與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學習伙伴,而這些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在共同探究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僅可以共同探討學習主題在不同地域的相關信息,擴充知識,拓展思路,還能接觸和了解與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群,這對促進人類多元化學習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對提高小組的總體智慧水平和創造性思維是極具幫助的。
5.學習交流更加暢通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可以利用網絡協作平臺,或是各種交流通訊工具,例如QQ、MSN、E-mail,視頻會議系統等,加速學生之間協作、交流的速度,克服了傳統教學環境下PBL學習中學習伙伴之間因為交通、通訊等等原因造成的交流障礙。
6.問題情境的呈現更加逼真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動畫、聲音、視頻等多媒體方式去呈現PBL的問題,使問題情境的呈現更加的逼真的,這樣便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認識問題,便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7.學習評價的更加客觀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可以利用網絡工具記錄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為評價提供了客觀依據。而且,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評價教師隊伍擴大了,評價主體不僅僅限于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包括學生的家長、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社會人士等等,形成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學生可從多方面獲取綜合性的,相對客觀的評價。
三、PBL模式應用于網絡課程設計的可行性
計算機網絡環境為PBL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整合各種資源的平臺,充分地發揮網絡的優勢,能更好地開展PBL教學。前面我們已經探討過現行網絡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探討了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開展PBL教學的優勢,綜合上面的研究,我們來分析一下將PBL作為網絡課程的設計模式會有哪些優勢,是否可以彌補現行網絡課程中的一些不足。
1.PBL是一種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教學策略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活動圍繞一個真實情境的問題展開,而且強調小組協作學習。將PBL作為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可使網絡課程中呈現出優良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在這個活動里,學習者交互的信息來自于網絡,學習者之間的協作學習也通過網絡通訊工具來實現,教師對學習者指導更加及時,體現出了網絡課程的交互性特點。
2.PBL重視學習情境的創設
在情境中發揮學習者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取代灌輸式的、消極被動的知識接受方式。將PBL作為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可使網絡課程真正體現出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特點。
3.PBL重視學習評價與反思
并且評價方式力求多樣化、科學化。將PBL作為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可以利用網絡的特點和優勢,使學習評價更加客觀及時,實現多元化評價,網絡課程的評價設計豐富更合理,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四、基于PBL的網絡課程設計流程
在基于PBL的網絡課程的設計中,我們應該把握PBL的基本特征,以問題為中心,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在設計過程中要以問題情境的設計作為開始,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體現在相關情境中,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活動設計的作為設計的中心任務。PBL是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應用于網絡課程設計的,所以基于PBL的網絡課程設計流程與其他網絡課程相似,所以,我們先以流程圖的形式描述網絡課程設計的基本流程,除依照以上的網絡課程設計基本流程進行設計外,在基于PBL的網絡課程的設計中,我們還應以下注意問題:
1.問題情境設計
“問題和問題情境的設計是PBL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師在了解了課程和教學目標后,首先應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問題,問題的設計應該是逐步深入的,前一個問題的解決為后一個問題的展開做知識基礎和鋪墊,另外,問題的設計應該具有足夠的復雜性,應該包含許多相互聯系的知識內容,問題的解決是多途徑多答案的,當問題都解決了之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能對知識目標形成一個整體認識。
2.學習資源的設計
為了解決問題,學習者需要掌握一些新的知識和額外的信息,為此需要通過網絡建立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所必須的知識資源庫和相關案例給學習者。例如“,可以建立小百科資源庫、多媒體素材庫、案例庫、學習工具庫等等”。
3.學習工具的設計
在PBL的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經常進行交流和協作,教師要引導學生沒著正確的方向去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以及學生向教師提交學習成果等等,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這就需要在網絡課程設計時,設計教學活動開展所需要的常用學習工具,例如網絡通訊工具、問題解決工具、檢索工具、文件傳輸工具等。
4.學習活動的設計
學習活動是基于問題的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PBL教學設計中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設計引導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活動”。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PBL教學中,學習者和教師所進行的活動各不相同,所以在進行基于PBL的網絡課程中的學習活動設計時要將學習者和教師分成兩個不同模塊分別設計。
5.學習活動的評價設計
學習評價即對學習者的學習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判的過程,是PBL學習活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基于網絡的PBL學習活動評價可以利用電子圖表、多維成長曲線、電子檔案袋、網絡日志等多種形式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評價情況。
作者:閆秀 單位:兵團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