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數字教育與課程設計對實踐課堂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傳統教學方式已然面臨著新浪潮的沖擊。市場營銷專業原本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何在利用現代數字技術的基礎上增加營銷課程的實踐性則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設計;社會熱點;實踐課堂
一、前言
現代信息科技發展迅速,大量的數據資料和微課設計逐漸轉入教學領域。放眼世界,一些國家已經將信息技術納入了教學實踐,希望借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本篇文章基于市場營銷專業,分析了當前國內大學教學的普遍難點,探尋在數字應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并在實踐培訓中迎接新挑戰。
二、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
通過對影響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質量因素的分析和整理發現,市場營銷教師自身專業技能的缺乏是影響高職教育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現代化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恰巧與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形成鮮明反差。營銷專業教育對教師的需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很多傳統型教師還不能很好適應移動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現在的大學教育對象通常為90后、95后和00后,他們從出生便進入了數字時代,被稱為“數字原住民”,但是大部分的老師卻都是“前數字時代居民”,他們是從模擬時代過來的,于是教師與學生本身就存在著數字代溝。因此,在數字化時代,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推進教師信息化培訓及技能提升,從而使其能有效地將網絡理念與課堂內容充分結合,縮短與學生之間的數字間隙,提高課堂的實用性,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實踐的缺乏
據調查,目前我國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方法無非為情景教學和案例分析兩種主要依靠傳統講授的形式。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通過極其有限的教學條件將學生分為小組再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進行詳細案例講解從而展開教學活動。盡管也有基于模擬軟件等電腦技術的實訓課堂,但也無法避免有教師對軟件實操及信息技術知識的缺乏的軟肋。因此,傳統教學方法并不能形成系統的學習模式,課堂上的知識水平和實踐之間的差距更加不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市場營銷知識。
(三)有限的實踐也沒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各所高校都已經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實踐平臺,用于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由于容易忽視學生本身的專業需求,于是企業提供的職位與學生專業不符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此一來不僅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同時也沒能促進有效的市場營銷專業活動的有序開展。由此可見,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并未收到預期的成效。
三、教學改善策略及建議
(一)正確認識實踐的重要性
常用的經典案例教學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應用與現實中瞬息萬變的市場營銷環境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因此教師不僅應該意識到該問題的存在,并且還要正視具有真實性質的實踐教學在探索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性網絡平臺已經投入使用。對學生而言他們擁有了更多學習方式的選擇,而教師端更是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加深和拓廣學生的知識面,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從而達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定期進行教育成果評審
為進一步提高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質量,學校方面可以加大社會資源的投入,保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基礎,讓書本知識更好的活學活用才是根本目的。教師則應該主動學習先進的數字化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例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短期培訓來學習短視頻的制作及運營、微博和微博平臺的在線營銷等。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讓學生將專業知識同信息技術實操結合,實現真正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當然除了做到因材施教之外,教師更應該定期跟蹤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傳統的檢驗方式為作業氏、提問氏和溫習氏,而現在通過互聯網,評定學習效果好壞的方式也早已豐富多樣。例如,給學生進行分組后給每個小組一個案例,然后讓他們通過分析后形成匯報總結PPT進行演講;或者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選定一個人物角色后通過錄像、視頻會議等多種形式將企業運作流程、市場問題實踐甚至跨文化交流等環節模仿演繹出來,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除此之外,通過借助云課堂、學習通等課程平臺推進營銷專業課程改革進程,線上線下的結合模式不僅跨越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更加豐富了教學資源,為教學方式的優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課程內容的創新改革
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調動學生的課堂及實踐積極性也長期困擾著推動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們。在數字化營銷的大背景下,要讓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對學習“保鮮”,應該將專業特色和教學對象有機結合起來,運用網課、微課和云平臺將課程內容進行優化,顛覆守舊的教學活動設計,重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四)創新課程設計
為了讓學生對學習保持興奮和新鮮感,課程設計和創新必不可少。一般來說,當某種單一活動不能被長期重復使用時,應將其他新的活動進行交叉融合,設計出新的課程活動。同時課堂的安排也應該進行整體布局,將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相結合。例如,教師通過網絡建立模塊化資源數據包,學生即可通過教學平臺自主學習老師上傳的課件、教學視頻等資料。不僅如此,還可以建立在線討論板塊,教師可以對應的討論話題或者調查問卷,學生即可參與頭腦風暴、投票或問卷反饋。
(五)將身邊的人和事融入課堂內
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互相交談,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收集有關學校生活、潮流文化等信息,挖掘貼切的生活素材并找到與課堂教學合適的切入點,利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優化課程活動的內容設計,讓學生學會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激活課堂參與度。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制定課堂設置,加入學生所關心的話題進去,再結合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在線互動的形式進行討論或者分組,使學生認識到課堂知識是與自身生活緊密掛鉤的,而且學到的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去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由此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現實市場環境變化快、影響因素多且復雜,通過分析研究學生身邊相對來說更加熟悉、接觸更多的地方性小企業將會比典型大企業案例更加有代表性,再融合學生兼職期間容易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能夠給予他們啟發的課堂灌輸不會再讓學生覺得可聽可不聽,而是絕對的“物超所值”。
(六)不為蹭熱搜,但能巧用社會熱點
本身選擇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相對來說性格活潑外向,有思想有性格,對于時下熱點都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當前的社會熱點,打造創新型思政課堂,將社會中積極的、典型的正能量價值觀銜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們進行討論或者分享更多案例,同時嫻熟地使用一些社交熱詞,營造更接地氣的學習氛圍,學生則更愿意主動參與進實踐課堂,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職業素養的最終目的。
四、結論
綜上所述,從大環境來說,在市場營銷教學中引入數字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夠改善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實踐,達到實踐與課堂相結合的目的。因此加大數字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以進一步提高營銷教學質量必將是大勢所趨。從師資來說,網絡科技的運用只是輔助作用,教師可以運用數字平臺輔助教學實踐,而課堂活動設計才是關鍵所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既要采用靈活的活動類型,也要善用社會熱點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婧婧.數字時代高校融合式課程建設的改革方法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22):248-249.
[2]黃煜鑌,鐘軼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重要性探討[J].大學教育,2021(04):29-31.
[3]楊武軍,王超,馮楠.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堂生態”教學模式研究——在線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課程研究與實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69-70.
[4]劉侃寧.市場營銷專業在線開放課程制作及完善探討[A].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勞動保障研究會議論文集(六)[C].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3.
[5]朱磊.市場營銷專業在線教育模式研究[J].營銷界,2020(17):37-38.
作者:李諾含 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