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施工測量課程教學設計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育既有專業教育內容,也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中,構建“三位一體”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然選擇。本文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開設的施工測量課程為例,結合課程特點,發掘該課程下蘊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學設計中探索知識點與思想要點的融合,并應用到日常專業教育中去,為進一步促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和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施工測量;高程放樣;思政教育
0引言
在構建思政大格局的指示精神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推出了“課程思政”的改革舉措。課程思政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1-2],不僅讓學生掌握專業理論與方法,做到“授業”與“解惑”,還要讓學生鍛造優良品德[3-4],做到“傳道”。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課程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學習任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要“把好關”“抓好點”,圍繞育人目標,把思政教育貫穿專業教學的全過程,構造完善的課程思政體系。施工測量是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該課程以培養“高端技能型工程測量員”為基本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線路、橋梁以及隧道等工程建構筑的測設方法,具備團隊協作能力,養成吃苦耐勞、拼搏爭先的精神,樹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因此從該課程下能夠挖掘豐富的思政元素,那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思考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堂中,即把專業知識講出“思政味”,避免出現簡單的疊加,真正做到二者融為一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5]。在專業課教學融入課程思政,已成為各學校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6-8]。本文以《施工測量》課程中情境一里的知識點“高程傳遞放樣”為例,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設計,并應用到實踐教學中。
1教學設計與實施
本次課堂教學以“雙主體”教學思想為主導,依托云課堂平臺,將課堂教學按照課前自學、課中導學以及課后評價3個部分來組織實施,有針對性地將思政教育貫穿起來,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學做之中有感悟、有啟發。
1.1課前———任務引入。本節高程傳遞放樣給學生講解的內容為高程向上如何傳遞,其中向上傳遞主要是應用于橋梁工程,因此,課前教師有針對性地選取相關視頻,諸如《厲害了,我的國!》《輝煌港珠澳,最美中國橋》等紀錄片推送至云課堂平臺,在宏大視角下讓學生直觀認識超級工程———“中國橋”,學生在云課堂課前討論環節發表自己的觀后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及動力。隨后學生繼續學習橋梁施工模擬動畫,了解施工的工藝流程,明確期間需要的測量工作,接下來,教師任務———在橋梁的施工建設中,需要準確放樣出支座墊石的高程位置,學生集思廣益,結合所學知識,探討應如何解決。
1.2課中———任務實施。課中,教師對任務做進一步分析,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橋”這一超級工程的建成離不開測量工作的支持,領悟到測量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進而著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行業意識,同時加強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接下來,教師引導復習普通地面高程放樣知識點,結合已學過的相關理論,學生理解普通地面點放樣和地面高處點放樣的區別,通過思維遷移,學生思考“對于高處點放樣,直接利用水準尺無法完成,應如何解決”。教師針對該問題在云課堂設置討論任務,學生各抒己見,利用已有知識基礎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得出“需利用一定的工具將地面高程控制點傳遞到高處,然后依據一般高程放樣的方法即可實現”。明確這一關鍵環節后,教師引入鋼尺來進行原理的講解以及施測的步驟,關鍵的內容在于正確計算出待測點水準尺的理論讀數,同時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操作水準儀以及準確進行各項計算,學生理解作為測量工作者要有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需要注意的是,鋼尺在傳遞過程中要進行改正,包括尺長、傾斜以及溫度3項改正,學生明確在實際工作中利用鋼尺在進行傳遞時通過改正才能得到精確的結果,并從中體會作為測量人員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完成原理部分的講解后,教師在云課堂中組織測驗,進一步鞏固對高程傳遞原理的理解。同時,理論聯系實際,教師安排實訓任務,開展小組PK活動,隨機劃分小組,各組成員通過分工完成放樣元素計算、組內配合模擬實踐解決墊石的高程放樣,完成任務的實施。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小組之間的PK,學生明確與人協作的重要性,切實體會測量是一項團隊工作,每一位測量工作人員都扮演著關鍵角色,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隨后,教師按照企業生產標準和行業規范對各小組計算成果、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針對放樣成果復核進行驗收,對存在數據涂改、更換的現象進行重點教育,要讓學生養成實事求是、誠信為本的品質,這也是企業對員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同時引入企業成果驗收標準,提高學生的質量意識和規范意識。教師針對本次實訓總結完成后,給學生展示已有安全事故案例,學生進一步明確“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對于測量人員的意義,深刻領悟一名測量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1.3課后———考核評價。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課前學習情況、課堂參與情況、實習成果以及測驗等,能夠綜合評價每一位學生對于本堂課的掌握情況,學生可根據云課堂平臺查看自己在每一個環節的學習表現,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做到評價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教師在評價中,有針對性地增加對于思政因素的考核項目,納入到主觀評價中去,評價內容包括:1)團結協作性。主要包括小組解決問題的效率、實習中分工的合理性以及實習成果的質量等,由各小組組長和教師完成評價。2)工作態度。主要包括學習和實訓中表現出的認真細致、嚴謹負責以及實事求是的品質等方面,由個人自評、成員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來完成。3)規范和質量意識。主要包括各小組成員在實習中操作的規范性、成果的質量等,由教師來完成。其他方面包括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愛崗敬業的態度以及工作中的創新意識等,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會進一步完善德育方面的評價體系,真正做到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2結束語
在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探索出適合專業教學與課程思政教學相結合的教學設計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習、課程講解以及學習評價,逐步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融為一體,將思想政治內容學習與專業知識傳授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理論技能和道德修養的雙向提高,成為心系社會并有時代擔當的技術人才。
作者:柳新強 單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