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涉及的操作技能和課程知識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教學的方法。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改革,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應用型;化工原理;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背景下,應用技能型課程教學改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化工操作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為適應這一變化,培養較高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的高級化工人才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本文主要從高校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著手,針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從而培養出一批素質較高的化工專業人才。
1強化課程設計
化工人才的培養途徑主要包括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合理設計具有動態性、實踐性、交互性和協作性的課程教學策略,使學生真正體驗解決工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切實地感受理論知識與工程觀念的結合和應用。
2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
2.1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
感性認知是理性認知的基礎。提升學生感性認知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水平。例如: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通過3D動畫、操作錄像、虛擬教學和仿真操作等手段,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體系,使學生在觀看動畫視頻或虛擬、仿真操作的過程中了解整個化工操作流程的重點步驟和注意事項。
2.2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化工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安全、穩定操作具有很高的要求,通過感性的認知,形象具體地把相關單元操作原理、設備結構以及工藝流程講解清楚。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提升他們的操作水平。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基礎知識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當中,不斷的積累經驗。
2.3加強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要解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就必須加強實踐教學,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邀請工廠高技能型人才舉辦工程學術講座和參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化工專業課程考核要求的制定和實施,組織學生到合作企業觀摩教學,掛職鍛煉,體驗實習等,還可以與企業合作,打造校企一體的實踐實訓基地,接受企業項目設計等訂單任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使高校培養的化工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積累更多的經驗,畢業以后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3緊追“互聯網+”教育改革浪潮,進一步加強教學模式改革
“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活動更加豐富,自由和因人而異化,新的教學模式要緊跟時代的變化,提升教學水準,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文化。通過將知識點進行拆分,將重點,難點提煉出來,搭配MOOC、網絡教學空間、微信群、QQ群、微課等現代化的通信工具提供的交流互動平臺,開展第二課堂建設,延升課堂教學,分散重點知識傳授的時間,方便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還能進行重復性學習和隨時復習,實現教學相長。通過整合微博、微信、網絡硬盤、精品課程視頻網站等,根據課程教學要求進行資源整合,定期推送,幫助學生實現在宿舍也能上名校課程的愿望,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打破知識權威壟斷,從而實現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化工人才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為實現化工專業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和為社會輸送實踐能力強的優秀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須充分利用網絡發展技術和地方企業力量,改革化工專業核心課程傳統教學模式。本文主要探討了院校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希望在日后的發展中,院校化工原理的發展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智娟,胡粉娥,王麗蘋等.化工專業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8,46(08):120-122.
[2]強葉東.淺談院校化工專業原理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9):174.
作者:曾凡花 曾足云 單位:湘南學院化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