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城市景觀設計茶文化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基于一個跨學科協同創新的視角,將我國傳統茶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交際觀念和物質符號等應用到城市景觀設計中符合人文地理和城市規劃發展強調的“詩意的棲居”命題,有利于提升現代城市景觀設計規劃的人文屬性和幸福屬性。當代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在于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趨勢、景觀設計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景觀設計的后現代化發展趨勢。傳統茶文化對于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救贖價值體現在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倡導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融合。傳統茶文化視角下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可能性策略可以嘗試人文化設計策略、生態化設計策略。
關鍵詞:
傳統茶文化;城市景觀設計;影響機制;協同創新
對中國茶文化的認知可以從多樣化的角度來審視,比如說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審視茶文化可以得出其“養生、修性、怡情、尊禮”的基本內涵;從結構功能角度來看會發現茶文化具有“和諧重道理念———和而不同交際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理念”的基本要素;從國際化、比較文學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我國茶文化比西方茶文化要更加具有價值理性追求、具有濃厚的東方閑情逸致和生活修行特點。近二十多年以來,我們對于茶文化的認知還可以從“專業學科”的角度進行把握,因為在高等教育的范疇中,茶學專業、茶文化專業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培養茶學人才的一個重要學科領域,代表著當代先進的茶學科技知識和傳統茶學人文知識的合流,體現出了一種協同創新。當前,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典型的后工業社會,知識經濟、分享經濟、信息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這些新的趨勢將傳統的現代性視角下的基于特定學科分工的知識體系徹底地進行了批判,原來純粹依靠單一學科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基于一個跨學科協同創新的視角,將我國傳統茶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交際觀念和物質符號等應用到城市景觀設計中符合人文地理和城市規劃發展強調的“詩意的棲居”命題,有利于提升現代城市景觀設計規劃的人文屬性和幸福屬性。
1當代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
需要強調的是,城市作為現代城市化、工業化、人口遷徙的必然產物,代表著更為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態。城市景觀設計作為滿足現代城市居民生活、審美等需要的一種配套公共基礎設施,本身就是融合了地理學、城市規劃學、生態學、建筑學和社會心理學等學科知識的一種復雜性知識體系,代表著知識的高度應用和混合。對于處于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我國城市景觀設計來講,在國際化、傳統化、現代化、人文化等趨勢的綜合影響下呈現出這樣幾點發展趨勢:
1.1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趨勢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在生態學理論的介入下開始強調城市功能與景觀設計之間、景觀設計與城市周邊自然環境之間的有機互動和融合,并不像傳統的設計理念那樣主張一味地植樹造林和種花種草。從景觀設計的功能來講,現代城市的景觀設計一般包括改善城市環境形象、提升城市生活品質、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產業結構之間良好互動、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等。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趨勢主要是體現為低碳化的設計理念、景觀設計突出生態功能、注重充分利用城市周邊的自然環境開展改造、強調低成本和高產出的原生態保護等。
1.2景觀設計的國際化發展趨勢
本質上來看,無論是我國的城市化過程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過程,推動其走上快速發展道路的主要力量來自于工業革命或者說工業化進程。在工業化的快速開展下,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被吸納到城市安居樂業,在短時間內促進了城市的擴張。由于很大程度上我國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的資本、技術、知識等相當部分來自于國外發達國家,因此我國城市景觀設計也順之具有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比如說,在一些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其城市景觀規劃的風格就帶有明顯的國際化特點,青島的八大關景區就普遍保留和吸收了德國、日本等國家的景觀設計風格。
1.3景觀設計的后現代化發展趨勢
在藝術史上,后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一般指向相對個性化的、自由化的、互相融合化的整體感官,不追求某種特定單一的設計風格,類似于“碎片化”的設計理路。在經過了工業化進程以后,我國城市的景觀設計開始轉而注重“后工業化”設計,這種設計理念一定程度上是吸收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設計理念,概括起來這種設計理念強調用一種“后工業化”的視角來審視“工業化”,強調現代城市對于生態、人文、人與自然互動、文化多樣性,其設計語言不單一性強調田園主義或者實用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等,而是著力突出一種“在設計中保護、尊重、恢復和更新原有的體系,推陳出新”的設計語言和設計原則。
2傳統茶文化對于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救贖價值
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間、生態、文化、載體等,是在各種資源約束條件下、生態約束條件下結合城市實際情況開展設計創新的過程。經歷了幾十年的快速城市化發展,我國城市景觀設計原來暴露出來的各種突出問題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說忽視生態化、忽視原生態保護、盲目引進昂貴苗木、城市景觀的人文性不足等。基于對這些問題的集中考量,將我國傳統茶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和元素、設計語言等引入到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1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我國城市景觀設計先后經過了從“硬化”到“綠化”再到“生態化”的發展過程,在生態化設計理念沒有形成之前,城市景觀設計盲目追求功能的實用化或者綠色化,都沒有把握住本質上城市功能與自然生態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就是沒有把握好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系。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秉承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精神文明價值內涵。比如說,在關于人的終極存在目的上,茶文化認為人是自然的一種組成,人不是自然的對立面,主體和客體之間是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而不是“主客二元論”的對立關系。傳統茶文化強調的諸如“天人合一”、“師法自然”、“五行協調”、“情景合一”等理念都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互動關系的生動表達。
2.2倡導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融合
作為一種“靈魂的飲料”,茶水本身僅僅具有保健養生、生津解渴的物質功效,指向的人的工具理性,即人喝茶是為了達到特定的保健功能。除此之外,我國傳統社會中的文化人(如詩人、學者等)還賦予了茶更為高階的道德目的,即借助于茶道這種文化形式將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一些核心理念嵌入了其中,強調人的修行、人的道德節操、人與社會的和諧交際等。比如說有學者賦予了茶文化以“君子之風”,即“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樣的情懷,也有人將茶文化作為“廉潔文化”,即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從中不難看出,我國傳統的茶文化在終極意義上關注人的目的問題,這對于我們當代的城市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人學”參考價值。
3傳統茶文化視角下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可能性策略
無論是從茶文化學科的發展角度來看還是從景觀設計的角度來看,學科與學科之間互相交融、互相協同已經成為當前知識創新的重要方式。傳統茶文化作為人們潛意識中共同遵守的一種核心價值觀,對于我們的城市規劃設計具有極強的借鑒價值:
3.1人文化設計策略
傳統的城市景觀設計過于偏向于強調“審美”、“美觀”、“綠化”、“硬化”等內涵,都是屬于相對偏向于物質化的維度;面向后工業社會時期,隨著現代人文化消費、精神消費和知識品味、生活品味的逐步提高,現代城市的景觀設計需要在人文化和人性化方面加強設計。比如說,在人性化方面要充分尊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休閑和審美的需要,在住宅小區設計規劃時可以綜合考量將諸如配套的公共基礎設施如公園綠地、城市街道、濱水公園和步行街等配置其中,滿足人們出門、消費、休閑、健身、審美等綜合性的需要。又如,可以將傳統茶文化中的一些名言佳句、茶文化符號布置到城市景觀設計中去,通過茶文化元素增加城市的人文觀感。
3.2生態化設計策略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定位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城市規劃的一個部分,景觀設計的生態化并不是簡單地植樹造林、種花種草,而是圍繞著城市的空間布局和功能發揮靈活地實施生態化策略,確保城市整體上可以和生態環境之間實現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對此,可以嘗試因地制宜的設計策略,即不盲目追求特定風格的設計理念,而是轉而尋求體現出本城市特色、鄉土特色的生態化設計思路,合理地運用城市周邊原有的自然景觀實施改造,確保原生態的基本面貌得到保留。又如,在城市景觀的硬件設施建設上,可以廣泛采用節能降耗、可以循環利用的材料,降低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再如,城市景觀的設計要與當地的產業結構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將諸如污水處理廠———產業園———城市景觀等進行通盤的設計和考慮,可以將污水處理后排入人工建構的濕地森林等,實現與產業融合的景觀設計。作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茶文化理念關懷,生態化的城市景觀設計需要靈活運用生態學和城市規劃學等學科的知識,這也向城市規劃部門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研究這些問題。
作者:姜一 單位:四川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蔣寧.試論如何將低碳理念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之中[J].現代園藝,2015(9):116-117.
[2]周加來.城市化•城鎮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城市化概念辯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1(5):40-45.
[3]戴代新.后工業景觀設計語言———上海寶山節能環保園核心區景觀設計評議[J].中國園林,2011(8):8-11.
[4]賴功歐.中國茶文化理論的新走向————讀余悅的《事茶淳俗》[J].江西社會科學,2008(9):254-257.
[5]舒波.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反生態化現象及思考[J].四川林業出版社,2005(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