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主義下景觀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生態環境愈來愈受到廣泛重視,對城市生態景觀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口暴增、資源缺乏、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等現象的出現使人類自身的生存和延續受到威脅。而生態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給新時代的人們帶來了新思路,人們也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城市發展的生態化途徑,建立一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類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地深入人心,人們對生態主義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景觀設計中,要不斷改進設計方法,堅持可持續的生態理念,進一步推動現代景觀設計朝著生態化、人文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
生態主義;景觀設計;影響
現代景觀設計起源于20世紀早期,到目前發展已逐漸成熟,形成了藝術、社會、科學三個方面相輔相成的當代景觀藝術。當前的景觀設計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審美趣味,不再以美不美來對景觀設計進行評價,而是結合科學、社會的背景進行藝術價值的評價。其目的也是為社會生活創造豐富而多元的價值。生態主義浪潮的全世界流行對這種認識有著很深的影響,使得人們站在了歷史、科學的角度去審視景觀設計,使得景觀設計師有了更崇高的使命,將自身使命與全球生態系統聯系了起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是生態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也是景觀設計的未來趨勢,景觀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城市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其改善著城市水泥建設起來的硬環境,使城市環境變得充滿生機。目前,生態主義已經成為景觀設計師對景觀設計的首要內在考慮因素,在可持續發展的處理技術、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環境和動物棲息的質量、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強調物種多樣性以及尊重自然發展過程等方面都大力倡導。本文研究生態主義影響下的景觀設計,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1現代景觀設計的含義
現代景觀生態是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中加入了當代社會發展的先進理念,特別是以人為本的生態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這些理念的加入使得現代景觀設計不再僅僅是一種景觀的創造,更是一種社會人文、生態健康體系的表現,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發展目標和口號。加強生態主義下的景觀設計就是解決人與景觀之間的問題,景觀與社會之間的問題、景觀與整個生態之間的問題,使其完美融合,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使整個社會的環境有所改善、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同時,景觀設計還要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加強其人文精神的承載,使其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植物要素在現代生態景觀設計中作用
現代生態景觀設計離不開植物,所以在景觀設計中要加強植物的研究,使其合理的應用于景觀設計之中。在景觀設計中如何合理對植物進行配置,使景觀與城市整體相和諧,是當前要研究的問題。景觀設計最基礎的就是進行植物的選擇,其對整體的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植物的品種選擇上,盡量選擇和當地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相符合的品種,彰顯其城市風格,使得人文藝術與景觀效果得到雙重滿足。在景觀設計中,植物的種植要考慮植物生態種群問題,以滿足其生態特性,在此基礎上再滿足“三季觀果”、“四季有花”等景觀效果。在進行生態群落的搭配時,也要重視其生態的特性,注意喬灌草的科學搭配以及建立科學合理的搭配方式,使不同的種族群落之間相互協調、和諧統一共同發展。科學合理的對植物生態群落進行構建,也會使得生態取得良好的效益,使生態群落擴大。例如促進微生物、小動物在其中的成長,使生態環境更加多元化。自然的協調發展可以促進人類的更好發展,兩者是命運共同體,人類只有依靠自然才能和諧發展,人類對自然的改造促進了自然的更好發展。因此在建設生態景觀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夠與大自然和諧的發展下去。
3生物要素在現代生態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現代生態景觀的設計除了要考慮植物要素以外還要考慮到生物要素在其中的作用。生物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相互改造。對動物的圈養、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對寵物的依戀都體現著生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隨著人類認識的提高,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也發生著不同的變化。最早的以打獵為生,到后來的圈養,現在又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寵物,越來越多的走進了人類的生活世界,人與動物之間形成了一種新的生物鏈。例如要在城市中設計相應的鳥類生態景觀,營造適合它們棲息的生態環境,加強對它們的保護;在可可西里設計專門的供藏羚羊通過的橋洞,保護它們的遷徙不被打擾,因為人類知道,生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沒有了它們,人類也無法“獨處”。微生物也是現代生態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的問題,微生物具有分解垃圾資源、使土地更加肥沃的好處,也有傳播疾病的壞處。景觀中主要以自然生態為模板,進行人為的改造,這就需要微生物的參與,能促進各種要素的流動,對植物和動物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
4地形要素在現代生態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城市的發展使人的生存環境更加狹小,城市超高利用率嚴重壓縮了景觀的設計,這就使得對地形的選擇要因地制宜,發揮現有的地形優勢,盡量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地形的設計中要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小而精的生存空間,同時要使得景觀滿足隔音降噪的作用,給城市嘈雜的生活找尋一片靜謐之地。
5結語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多元化,審美品味也日趨多元化,景觀的設計不再僅僅局限于改善居住環境,增加城市美感,而是越來越強調它對生態平衡的促進作用,對人文精神的表達作用,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維護作用。
作者:張藝 單位:黃淮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媛媛.探討生態主義影響下的現代景觀設計[J].城市建筑,2013,(24).
[2]于冰沁,王向榮.生態主義思想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表達與實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03).
[3]竇穎慧.解讀生態景觀的詩意———兼論生態倫理思想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影響[J].美與時代,2010,(01).
[4]于斯惟.生態主義理念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應用[J].現代園藝,2016,(02).